第679章王玄策出使蒙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諸葛亮向李顯忠推薦了不久前亂入而出的王玄策,這個集外與統帥能力於一身的傑出人才。

這王玄策的亂入身份,乃是西涼人士,商賈出身,但他行商是往西域以及更遠的西方大秦販賣貨物。羅馬,在古時候大漢並不是稱呼其為羅馬,而是大秦。

説來也巧,諸葛亮從陳倉往上邦而來,就遇到了王玄策從西域返回,二人巧合之下相識,一見如故。

由於西域被蒙古人佔據,西域諸國可謂國破家亡,成為蒙古的僕從國,不在獨立自主,他們哪裏還有能力購買王玄策手中昂貴的陶瓷茶葉等貨物呢?

因此這些年來,王玄策的生意每況下,更因為蒙古殘暴,雖然多番賄賂,但經過層層剝削,辛苦所得幾乎所剩無幾。

可王玄策不僅僅是一個人,他還有一支商隊,靠着這支商隊,他來往與羅馬與大漢之間,多次逢凶化吉。可行商所得越來越少,他的騎兵商隊也一度難以維繼。

諸葛亮一番打聽下來,得知這王玄策不僅通各個國家的語言,並且生的一張巧嘴,巧舌如簧,若是生在戰國,只怕是蘇秦張儀這一類人。除此之外他還通兵法,也頗有智慧。

得知王玄策也十分怨恨蒙古,並且他對大漢也頗為忠心。諸葛亮便向王玄策拋出了橄欖枝,希望王玄策能配合他,完成此次的行動。

王玄策當即答應下來,因此才有了諸葛亮向李顯忠舉薦人才的事情。

很快王玄策被帶了上來,只見他身高八尺,長得氣宇軒昂,年紀不過三十歲上下。絲毫沒有商賈那唯利是圖的氣質,反而有些書生意氣。

“王玄策見過都督,見過幾位將軍!”王玄策大步走進大殿,不卑不亢朝着眾人行禮。

“你就是王玄策?”李顯忠胡疑的看着王玄策道:“你這年紀可不像多年行商的啊!”

“在下年幼便跟隨父親往來行商,因此積累了不少經驗,一路上也結識了不少朋友,倒是讓將軍見笑了!”王玄策拱手説道。

李顯忠點了點頭,自幼磨練有此才能膽魄倒也不足為奇。見王玄策談吐不凡,李顯忠帶着一股期盼問道:“王先生,孔明説你有破蒙古之策,不知是真是假?”王玄策沉道:“都督,在下行商這些年,基本上認識西域各國貴族,甚至王公大臣,在下願意一試!”

“可否給我們講解一下西域諸國的情況?”王玄策點了點頭,便侃侃而談:“西域東起玉門、陽關,西至、葱嶺,北為天山,南為崑崙山,東西6000餘里,南北幹餘里。自高祖皇帝開始,到先帝駕崩,我朝便一直與北匈奴整頓西域地區的控制權!”王玄策説的雖然是歷史,但眾人也耐心傾聽,王玄策不厭其煩給眾人講解西域的情況:“塔里木河橫貫西域,將西域分為南北兩道,自光武皇帝開始,國內忙於戰事,無暇顧及西域,北匈奴趁機進攻北道諸國,征服了北道諸國,並且拿下南道大國於闐,致此正式掀開了我大漢與北匈奴爭奪西域控制權長達百年的鬥爭!”眾將雖然清楚這一段歷史,但如今再次傾聽,卻一個個義憤填膺。

北匈奴拿下北道諸國以後,不斷襲擾東漢邊境,為了打開西邊商道,內安邊境,自明帝水平十六年起,開始派兵前往西域,以“以夷制夷”的戰略,經營西域。

這段歷史當中,最為出名的當是班超出使西域,他孤身經營西域,驅逐南道匈奴,北道東西兩站也為東漢朝廷所掌控。

後來大漢朝廷動盪,一度又讓匈奴佔據,數十年來,雙方各有勝負。

到黃巾之亂時期,大漢朝廷基本喪失了西域的控制權利。

“只陛下建安初年,蒙古崛起,派遣郭侃,哲別,忽必來等將覆滅北匈奴,進軍西域。北匈奴殘暴不仁,苛捐雜税極其沉重,時匈奴北滅,西域數國期盼能重歸我大漢朝廷的掌控,只可惜蒙古更為強大,他們進軍西域,大肆屠殺親近我大漢的西域國家,在郭侃鐵血的鎮壓之下,故有他一月拿下西域諸國的事蹟!”王玄策終於將這段隱秘説了出來。

高思繼恍然大悟道:“西域諸國加起來一共五十多個國家,人口數百萬,兵馬數十萬。我道郭侃怎麼能一月征服西域,原來大半國家臣服於北匈奴又轉投蒙古,他只屠殺少數心向我大漢的國家,因此才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便征服了西域諸國!”薛安都憤憤道:“最可恨的不是蒙古人,而是那韓遂牛輔,他們勾結蒙古人,賣國求榮,將張掖,敦煌,酒泉拱手送出,以至於我大漢西部屏障玉門關落去蒙古人之手,導致如今蒙古侵略我大漢無險可守,如今只得被動防守,不知多少二郎,死於蒙古人鐵蹄之下!”李顯忠較為理智,沒有憤怒的去責怪,而是看向王玄策滿臉的擔憂的説道:“王先生按你所説,西域諸國原本大半臣服北匈奴。如今北匈奴亦臣服更加強大的蒙古。而心向我大漢的國家死傷慘重,孔明所獻反間計如何能成?”

“將軍,若是四五年前我提的計策難以成功,但今時卻不同往!”諸葛亮拱手笑道。

“哦?這裏面有什麼玄機不成?”李顯忠疑惑道。

諸葛亮説道:“鐵木真不愧為一代雄主,短短數年時間便一統北方草原,覆滅北匈奴,以郭侃為將施加鐵血手段一個月便拿下西域諸國,只可惜他卻用錯了策略!”賈詡冷笑道:“鐵木真志在天下,他想拿下我大漢,但我大漢百姓眾多,他深知不能以鐵血手段奪取,故而以安民為上,以扶持韓遂,牛輔等人,實行“以漢制漢”的政策。這就是長久之計,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而西域是蒙古進攻我大漢的跳板。這些錢財從哪裏來?若是我猜的沒錯,他必定是對西域諸國橫徵暴斂吧?”諸葛亮冷笑道:“文和先生説的沒錯,鐵木真攻入大漢實行以穩為主的長久之計,花費的錢財便是從西域諸國裏面出。這些年來,鐵木真對西域諸國橫徵暴斂,西域諸國之中民怨沸騰,如今他們倒是懷念我大漢的仁慈了!”李顯忠心下大喜,向着王玄策問道:“王先生走南闖北,必知西域諸國民心所向!”賈詡,諸葛亮畢竟沒有親自前往西域打探情況,李顯忠不敢貿然相信,故而問王玄策求證。

王玄策點了點頭道:“賈先生與孔明説的沒錯,自兩年前起,西域諸國之中百姓便民不聊生,我一路所過,他們言語之中懷念大漢的不在少數。而去年起,便有許多國家爆發起義,想要歸附大漢。只可惜蒙古人封鎖玉門關,消息無法傳出,他們手段殘忍,西域諸國是有心而無力啊!”

“呼!”李顯忠心中終於鬆了口氣,若西域諸國真是這種情況,此計未嘗不能一試!

李顯忠起身朝着王玄策躬身一禮説道:“眼下西涼我大漢局勢不容樂觀。還請先生相助!”

“這計策是孔明向我提議的,我已經答應下來!將軍不必如此客氣,這是我義不容辭之事!”王玄策扶起李顯忠笑道。

“先生此去敵營,不知需要我等如何配合?”李顯忠詢問道。

“我此去乃是聯絡蒙古大軍中的西域諸國首領,若是成功我當留在營中為內應,若是不成,我也有法子全身而退,來去全憑一張嘴,不需要都督費心!”王玄策指着自己的嘴説道。

李顯忠擔憂道:“若是你成功聯絡到西域諸國首領,那咱們又如何聯絡呢,只怕你進去了,就沒辦法出來了吧?”

“這個孔明已經有了計策,將軍不必擔心,事不宜遲,我便前往蒙古大營!”王玄策哈哈大笑道。

如何聯絡的方法李顯忠也沒問,心中卻驚訝於諸葛亮的智慧,自己正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去救曹,而諸葛亮卻不聲不響的琢磨出了破地之策,當真讓人佩服。

“李某攜雍州眾將祝先生得勝歸來!”李顯忠望着王玄策離開的背影,帶着眾人向他躬身一禮。做內應,用反間計,這是最為兇險的事情,一但事情敗便只有死路一條。

王玄策離開上邦,攜帶着自己的騎兵商隊,往金城郡蒙古大營而去。數之後抵達蒙古軍大營所在。

司馬懿率領益州兵馬匯合蒙古軍後,在不遠處也建立了一座營寨。一共二十多萬兵馬,營寨連綿數十里,蔚為壯觀。

李顯忠並未用計,而是直接抵達蒙古軍大營之外,用蒙語向着蒙古士兵:“我是西涼的商人,名叫王玄策,有一筆大買賣要找你們王子做,你們速速通報!”蒙古士兵一聽王玄策説的是蒙語,心生好,畢竟蒙古軍,是由匈奴,鮮卑,西域諸國等各個勢力所組成,其中蒙古人並不多,如今聽到蒙語,就彷彿出門在外,碰到老鄉了一樣親切。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