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22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們見挑唆不成,一怒之下,將他們盡都殺害,咱們各門派便元氣大傷,若不盡早將大夥兒救出來,後果不堪設想。”張三丰點頭稱是,道:“話雖如此,天下之大,咱們又去哪裏打探下落?光憑着武當一派的力量,委實難以辦到。”張超羣心道:在大都萬安寺裏藏着吶,這是碰到了我,若是那個什麼張無忌,還不一籌莫展麼?

“師父,弟子在來武當山的途中,已有了些眉目,相信按照這條線索去查,應該是沒什麼問題。幾位師兄、還有無忌,他們都在韃子手裏,須得儘快解救才是。”張三丰點頭道:“這又要辛苦你了,你手上的傷勢還未復原,不礙麼?”張超羣笑道:“這一路去大都,也要許多時,等到了大都,傷也就好得差不多了。師父請放心,弟子不會胡來的。”目送張超羣飄然下山,張三丰不慨萬千,沒想到當年自己在漢水小舟之上,一時起意,收了他為徒,幾年時間,他竟然有如此成就,不單武功造詣已超過他幾個師兄,而且,收服了明教,他秉純良,他明教在他指揮下,棄惡從善,這是多大的美事!今趟武當險些覆沒在韃子手上,也全仗了他,識破假空相,在三清殿上技壓羣雄,敵人敗退而去,還有岱巖的傷……

想到這些,張三丰當真是老懷大

話説張超羣一路下山而來,幾天之後,手上的傷已是好得七七八八,在附近市集買了一匹好馬,馬不停蹄向大都行去。

大都北連朔漠,南控中原,西擁太行,東瀕渤海,地勢優越,遼、金兩代都選擇為京城。忽必烈稱帝后,元朝的統治重心已由漠北移到中原。為了鞏固對這一地區的統治,忽必烈必不可免地要學習漢文化,改行漢法。因此,把都城確定在大都,並按漢文化的傳統,興築新都。

行了多,張超羣終於抵達元朝的京城——大都。

其時蒙古人鐵騎所至,直至數萬裏外,歷來大國幅員之廣,無一能及。大都即後代之北京。帝皇之居,各小國各部族的使臣貢員,不計其數。張無忌等一進城門,便見街上來來往往,許多都是黃髮碧眼的外族。

張超羣來到西城,找了一家客棧投宿。天子腳下,就連店小二這等人物也是勢利之極,見張超羣風塵僕僕,衣衫破舊,愛理不理,張超羣心知為何,也不多話,徑自去了衣飾商鋪,換了一身質料上乘的衣衫來,這下一打扮,渾然成了個富家公子哥,超羣哥本就英俊不凡,換了這身衣裳,大街之上,大姑娘小媳婦都是瞧得呆了。

有詩為證:心蕩漾百花放,裙底褻褲濕嗒嗒……

(呃,石頭的狗詩,沒嚇到大家吧?呵呵。

第124章神秘篇章(二)回到客店,那店小二果然態度一百八十度轉彎,奔走趨奉,服侍殷勤。

叫了一桌好酒好菜,慢慢吃喝着,酒足飯飽之際,張超羣賞了些散碎銀子給那小二,小二喜出望外,千恩萬謝,張超羣問起大都城裏的名勝古蹟,談了一會,漫不經意的問到有什麼古廟寺院。那店小二第一所便説到西城的萬安寺:“這萬安寺真是好大一座叢林,寺裏的三尊大銅佛,便走遍天下,也找不出第四尊來,原該去見識見識。但客官來得不巧,這半年來,寺中住了西番的佛爺,尋常人就不敢去了。”張超羣道:“住了番僧,去瞧瞧也不礙事啊。”那店小二伸了伸舌頭,四下裏一張望,低聲道:“不是小的多嘴,客官初來京城,説話還得留神些。那些西番的佛爺們見了人愛打便打,愛殺便殺,見了標緻的娘兒們更一把便抓進寺去。這是皇上聖旨,金口許下的。有誰敢老虎頭上拍蒼蠅,走到西番佛爺的跟前去?”其時,西域番僧倚仗蒙古人的勢力,橫行不法,欺壓漢人,若換了旁人聽到,也不算什麼稀罕事,偏偏超羣哥卻是聽得火冒三丈,當下也不跟那店小二多説。

回到房中,取出九陽真經的第二捲來瞧,此時張超羣的內功造詣已是極高了,但不將這九陽真經都學了全,心中自也不甘,照着第二捲上面所教,張超羣運氣調息,等到二更時分,方才收功,從窗中躍出,向西尋去。

那萬安寺樓高四層,寺後的一座十三級寶塔更是老遠便可望見。張超羣施展輕功,片刻間便已到了寺前。

瞧了一會兒動靜,繞到寺院左側,想登上寶塔,居高臨下的察看寺中情勢,不料離塔二十餘丈,便見塔上人影綽綽,每一層中都有人來回巡查,塔下更有二三十人守着。戒備如此森嚴,想要救人必定極不容易。趙手下能人極多,那鹿杖客和鶴筆翁都還沒有現身,倘若就這麼闖進去,只怕是糟之大糕,張超羣不是莽夫,自然不會魯莽從事,當下悄悄退開。

突然之間,第六層寶塔上亮起火光,有八九人手執火把緩緩移動,火把從第六層亮到第五層,又從第五層亮到第四層,一路下來,到了底層後,從寶塔正門出來,走向寺後。

張超羣忍不住好奇,從側面慢慢欺近。萬安寺後院一株株都是參天古樹,超羣哥躲在樹後以為掩蔽,一聽有風聲響動,便即奔上數丈。他輕功雖高,卻也唯恐為人察覺,須得乘着風動落葉之聲,才敢移步。超羣哥前世是特工,這點手段,自然是家常便飯,更何況自己的輕功與韋一笑都能有得一比,如此走上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