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68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的對手?舉手投足間,連斃數人,輕輕鬆鬆,毫不費力,西軍營戰士見此情形,無不呼喝叫好,隨即又見他手中長劍手飛出,遠處一名騎在馬背上的百夫長已被他一劍穿身體,慘叫着跌下馬來,死得透了。

蒙古兵見他如此悍勇,無不心驚,有人認出他來,驚呼道:“是他!又是他!白臉將軍!白臉將軍來了!”正殺得痛快的張超羣聽到有人叫他白臉將軍,不由得瞠目,切他們jj,什麼叫白臉將軍了!老子又不是小白臉,楊過能叫神鵰大俠,老子人品就那麼不好麼?叫白臉將軍!就算老子皮膚好,你們好歹也叫帥哥將軍啊!都説韃子是野蠻民族,果然是沒有一點文化。他心中鬱悶,手中卻是一點也沒慢,為了讓身後的西軍營戰士看到以截拳道改進的格鬥術有何種威力,他並未使用古墓派的武功和落英神劍掌或蘭花拂手等武功,只是以格鬥術來攻敵,不錯,這古代的武功的確是了得,但在戰場上,簡改進的格鬥術卻是最好的殺敵取勝的武功,每招每式在他施展出來,都是威力無比,而且這還不算,他更將偷學來的少林龍爪手也加入到格鬥術中,因此,韃子雖多,卻是分毫奈何張超羣不得,反而在他的兇狠攻擊下,若非一招格殺,也必定是斷手斷腳,他下手毫不留情,就連武林中大忌諱的傷人下蔭的手段也使了出來。

他邊戰邊退,經過上次在樊城的一場惡戰之後,他比以前更機警了,依仗着靈的嗅覺和高超的輕功,總能在敵人企圖合圍之前身而出,慢慢的向本方靠近。

一聲大喝,他招式再變,左手疾伸而出,準確無誤的抓住一兵的刀背,往自己懷中一扯,那兵失去重心,跌撞上來,張超羣奪下他的蒙古刀,極為花俏的在手中一轉,到自己的右手,刀光一閃,登時將那人喉嚨割斷,再一聲怒吼,抓住那人樣式古怪的髮辮,一刀下去,硬生生地將他腦袋割了下來,鮮血如噴泉般,將張超羣得一頭一臉的熱血。

也不知是出於什麼心理,張超羣這一刀割下那韃子的首級之後,仰天長嘯,他內力雄渾,這一聲長嘯,竟是聲震九霄,整個戰場上都充斥着他的嘯聲,城頭上的宋軍和城門前嚴陣以待的西軍被他這悲壯奔放的嘯聲染得熱血沸騰,竟是一起高聲長嘯,戰意如火,奔騰上天!

張超羣嘯聲歇止,提氣開聲,吼道:“犯我大宋,雖遠必誅!”(犯我大宋,雖遠必誅!

第368章龍套林炎戰場之上,黑壓壓的士兵席捲天地的湧來,那種場面,無疑是壯觀的,鋪天蓋地的人,映亮天空的刀劍,身處弱勢的一方,無不令人遍體生寒。宋朝軍隊並不是一觸即潰的廢物軍隊,他們也不像歷史學家所説的那樣,只敢躲在堅城之後進行軟弱的反抗,漢人,從不缺乏英雄!

張超羣斬下一個韃子的首級,也被那人的血濺了一身一臉,整個人散發出懾人的殺氣,這種冷兵器時代的廝殺,令張超羣熱血沸騰,在他那個時代,戰爭幾乎就不需要短兵相接,那時代的軍人本連血都看不到!

一聲“犯我大宋,雖遠必誅!”喊將出來,宋軍士氣大漲,漢朝時代的彪悍,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是的,那距離今天太遙遠了,當時的漢朝被匈奴汗國攻擊,漢朝反應烈,並派大將衞青征討匈奴,之後的霍去病更是兵出隴西,深入敵境一千多公里,殺敵數萬,漢朝的大軍橫穿河西走廊,如入無人之境,匈奴人損失慘重,並有一首歌傳開來——“亡我祁連山,使我牲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此戰之後,匈奴人被迫將國境線後撤,龜縮在瀚海沙漠以北,但大漢卻不罷手,漢朝派出衞青和霍去病向匈奴發起總攻,此戰殺敵七萬餘人,從此沙漠以南再無匈奴,大漢天威震動天下,匈奴的單于自此向大漢稱臣朝覲。

匈奴分為東匈奴和西匈奴,在公元前44年,西漢鑑於東匈奴呼韓單于的恭順,派出使者送還匈奴人充當人質的太子,但卻被呼韓的兄弟西匈奴郅支單于殺死。八年後的公元前36年,漢朝西域總督府副指揮官陳湯調集屯墾軍隊和各屬國軍隊共四萬人,分兵兩路進攻郅支單于,最終攻破郅支城,斬下郅支單于的首級,隨捷報送回漢朝首都長安。陳湯在捷報中陳述發兵的理由,其中就寫下:“凡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這就是漢人的威嚴!

凡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今時今,一千多年後的大宋,為何被蒙古人欺凌至此?漢人的尊嚴,漢人的血,需要有一個英雄來喚醒!

襄陽城外,殺聲震天!

張超羣,這個來自未來的中國人,是否就是上天安排,穿越回到這裏來力挽狂瀾的英雄呢?

廝殺,張超羣不斷的斬殺敵軍,無論是拳腳還是兵器,甚至是石子和敵人的屍體,無一不是他的武器,更加上他的機,擊殺敵軍的首要目標就是蒙古軍的軍官,一度因為殺死了五個百夫長和一名千夫長,導致蒙古的侵略軍失去了指揮陷入短暫的混亂。

西軍兩營的營指揮使吳徵和單文也開始配合攻擊,在吳徵一營的掩護下,單文的二營不斷殺蒙古韃子,他們一邊整齊有序的進攻,一邊向張超羣靠攏,就是這起先被忽必烈認為“不濟事”的一千名大宋西軍,對蒙古大軍造成了極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