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5)柞、棫:兩種樹名。斯:猶“乃”拔:拔除。

(26)兑(dui):直立。

(27)作:興建。邦:國。對:疆界。

(28)大伯:即太伯,太王長子。次子虞仲,三子季歷。太王愛王季,太伯、虞仲為讓位於季歷,逃至南方,另建吳國。太王死後,季歷為君,是為王季。

(29)因心:姚際恆《詩經通論》:“因心者,王季因太王之心也,故受太伯之讓而不辭,則是能友矣。”友:友愛兄弟。

(30)則:猶“能”(31)篤:厚益,增益。慶:吉慶,福慶。載:則。

(32)錫:同“賜”光:榮光。喪:喪失。

(33)奄:全。盡。

(34)貊(mò):《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及《禮記·樂記》皆引作“莫”莫,傳佈。

(35)克:能。明:明察是非。類:分辨善惡。

(36)長:師長。君:國君。

(37)王(wàng):稱王,統治。

(38)順:使民順從。比:使民親附。

(39)比於:及至。

(40)悔:借為“晦”不明。

(41)施(yi):延續。

(42)畔援:猶“盤桓”徘徊不進的樣子。

(43)歆羨:猶言“覬覦”非分的希望和企圖。

(44)誕:發語詞。先登於岸:喻佔據有利形勢。

(45)密:古國名,在今甘肅靈台一帶。

(46)阮:古國名,在今甘肅涇川一帶,當時為周之屬國。阻:往,至。共(gōng):古國名,在今甘肅涇川北,亦為周之屬國。

(47)赫:然大怒的樣子。斯:猶“而”(48)旅:軍隊。

(49)按:遏止。徂旅:此指前來侵阮、侵共的密國軍隊。

(50)篤:厚益、鞏固。祜(hù):福。

(51)對:安定。

(52)依:憑藉。京:高丘。

(53)陟:登。

(54)矢:借作“施”陳設。此指陳兵。

(55)阿:大的丘陵。

(56)鮮(xian):猶“巘”小山。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