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章大麻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關於蔣中正和張學良不抵抗政策的問題,參見臺灣版《中華民國史事誌》民國20年。七,二九)丙、蔣中正電張學良,避免與
本衝突。
另“不抵抗,著等死”的話參見趙鎮藩的《國民黨將領抗
戰爭親歷記》第一卷“
軍進攻北大營和我軍的撤退”一文,乃是轉述榮臻原話。
對於陳曉奇“貿貿然”的發出那等不合時宜的言論,不但蔣總司令為之撓頭,直接當事人張學良也是倍焦慮。他一直以為那群蹲在山東不動彈的人沒什麼進取心,現在看來還真就未必,說是要主動請戰,幫著他去遼寧抗擊
寇,焉知這不過是假道伐虢的勾當?他們的軍隊進去了,還能退出來了?以山東人跟東北人之間
本打不斷的血親關係,他們要融入進去太容易了,而在這一進一退之間,兩方面的表現可就反差太大了!
這年頭,吃糧混子的大頭兵固然不少,有家有口的良家子也是所在多有,加上現在的中國正是革命風
疊湧、青年志氣昂揚的時節,只要有點風吹草動的事情開起頭,像陳曉奇這種人在後面推波助瀾煽風點火,熊熊燃燒的烈焰可是很容易
噬一切的!
那些熱血青年,莘莘學子們,從學校裡聽到的看到的學到的,就是為了新的國家民族崛起而奮鬥的口號,眾多持不同派別思想的教授學者們。本質上也大部分都是期冀中華崛起地,他們將這種強烈的渴望灌注到學生們心中,這才有了這個時代前赴後繼源源不斷的青年才俊獻身革命事業。
雖然說,對於以前北洋軍閥那些不要臉的老大們。學生怎麼鬧騰都不過是些小事怎麼也都糊地過去,但到了現在,世易時移,很多情況都不能再那樣處理了。你可以不去管他們,但是你不能不防備某些人利用他們來搞事。
所以,他很客氣的去電謝過陳曉奇的好意,不過著重強調一點,那就是兵大事事關國家大政,不可
之過急。再者現在沒有對
本宣戰,一切皆是他們東北軍的私事,故不勞陳主席
心,真地需要藉助貴處力量的時候,咱們再談不遲。
第三個來電勸阻的人就比較有意思了,卻是剛回山西沒多久的大佬閻錫山。
8月5,自從中原大戰失敗下野後就一直呆在大連
本租界內當寓公的閻錫山,在土肥原賢二的安排下乘坐
本飛機回到山西,其時得意洋洋。揚言稱老蔣無奈何於他。不出一個月就有事情忙了!
他之所以這麼篤定,是因為知道了本人即將搞事地消息。更加知道了石友三造反的真相實情,而土肥原之所以出這麼大力幫助他重新掌權。其目的也就在希望閻錫山能夠繼石友三之後,繼續將中國西北的局勢絞成一團糟。令東北軍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甚至於儘可能的牽扯更多的力量,包括那些剛剛投入蔣系陣營的原西北軍將士。
閻錫山稱的上是老謀深算了,別看他急匆匆的高了一回“四九小朝廷”就下了臺,這不代表他就是那種光戀權勢地位名聲就不顧一切地,比如說段祺瑞那種人。對於自己地地盤、軍隊、
本他有著充分的認識,更加知道
本人在打什麼鬼主意。
結果,他回到山西之後,不但沒有照著本人所說地那樣去給南京政府拖後腿,反倒掉過頭來跟東北軍楊虎城等人談好價錢劃定區域,
本不打算有什麼衝突,安安穩穩的呆在老巢發展力量,
本人在閻身上打得主意至此算是失敗了。\\/\吃了一次虧之後,閻錫山痛定思痛,決定不再像以前一般那麼個搞法,見識過東北軍和山東軍地實力之後,他才明白光憑自己那點家底是玩不轉的,想要在政壇上謀取突破,首先還是得跟老蔣搞好關係,再這麼,便是要深挖潛力猛練內功,想方設法地把自己的
基夯結實了,其實也就是軍事建設要大大加強了。
閻錫山不能不受刺,經過跟
本人的一番
他才知道,合轍現在中國的幾大勢力之中,他的軍事基礎已經開始落後了!東北軍那裡戰機將近三百架,戰車五六十輛,輕重機槍迫擊炮和大炮的裝備數量比
本人都多,不論軍隊多少了,光點這個數目字就夠令人頭大的!
再看中央軍蔣系部隊,經過這兩三年的不斷擴充建設,飛機坦克大炮甚至是鐵甲列車一應俱全,論數量論質量都已經趕上來了,再硬打下去非常不明智!
山東方面不用提了,現在全國各地的很多此類軍火就是他們賣的,這幫傢伙發軍火財發的跟豬頭似的,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鼓搗出來的!
算來算去,比他晉軍更慘的,也就是西北馬家、西南川軍和兩廣粵軍了,可比起人家的處境來,他老閻的地盤周圍可謂是強敵環伺!那一家都虎視眈眈的不好惹,此時再看駐軍甘肅和包頭的兩個機械化步兵師的傢伙裝備,閻錫山只覺得當前實在危險!
所以他到家之後別的沒幹,第一時間就開出更大的優惠條件來,跟山東方面加強合作,山西別的東西不敢說,要人有人要礦有礦,大型重工業動輒投資幾千萬,他捨不得上馬,因此在整合育才鋼鐵廠之後,他打聽了一下新式大型鍊鋼廠的價錢之後就很明智的打消了擴展的念頭,另外他也知道,這個時候山東方面控制下的三大鍊鋼廠的產量已經超出了中國的需求,他花錢幹起來等著純賠吧!
鋼鐵廠不擴展,但是花幾十萬開採礦產。那就一點問題都沒有!開挖出來的鐵礦、鋁土礦、煤炭等等沿著鐵路北上包頭,源源不斷地礦產就是源源不斷的錢啊!
賺了錢來幹什麼?買軍火!閻錫山原本也計劃將太原修械所重新整治之後用來大造槍炮武器的,結果試探了一圈,列強對於先進大炮武器之類的只賣產品不賣技術。且真地要上生產大口徑炮的設備,那也是非常昂貴的,造出來又不能賣,只能自己裝備。那麼大的投資就太虧了!因此將修械所拆分合併成立太原兵工廠之後,生產地主要還是常用步槍、機槍、炸藥,新增加的大部分設備幾乎都是用來搞民用品的!眼瞅著山西這麼大的富庶地方上,無數的民用品化作白花花的銀子到了別人口袋,他著急啊!
大力發展經濟,開財源建強軍。跟中央重新言歸於好,與四方勢力和睦相處,這是閻錫山回來之後採取地一系列措施,打仗的事情,他是能免則免!
但是,他已經知道的軍要鬧事的狀況終於還是出來了!他可不是張學良那愣頭青,他太清楚
本人的做派了!當得知東北軍放棄抵抗兩天之內丟了基業的事情後,他就知道張學良這一回肯定沒有好果子吃了!同時也警惕著,別在這個節骨眼上被人興風作
的捲進去!最令他提防的。\\\一則是南京老蔣。二則便是山東陳曉奇!
防備老蔣不算奇怪,閻錫山擔心的是一旦跟本打起來。張學良東北軍肯定是責無旁貸地要頂上去,其次便是河北幾大塊原來馮玉祥地嫡系要跟進。接下來就輪到他和陳曉奇了,總而言之只要
軍不是從海上過來。那麼戰事一開,最先被消耗乾淨的就是他們這三大夥子力量!
藉助爭端事件消耗對手地手段,老蔣拿手,他也會啊!馮玉祥不就是這麼生生的被他們兩家給算計死地麼?現在事情鬧出來,他一句話都不說,唯恐一個不小心被人抓住把柄給牽連進去,到時候就是扯不清的麻煩!
結果不出所料,這才兩天功夫,陳曉奇就蹦出來了,說地那些話其實大家都明白,關鍵是不管他是惺惺作態也好,還是真的熱血誠心為國家也罷,總而言之是不能讓他得逞!
為什麼?閻錫山擔心陳曉奇藉著這個名義往西北增兵!這些老巨猾的傢伙們,誰不知道每逢有大事發生都是擴展底盤的好機會?上次中原大戰陳氏沒有大擴,是因為他們可能沒做好準備,加之數百萬的
民足夠他們忙活個一年半載,這才只佔了山東周邊四十縣,沒有北上西進,但是那兩個師名義上保護家產,實則就是大釘子!
設若真的同意陳曉奇揮兵北上抗,結果又會怎樣?兩個方向,從京津出關直入遼東是一路,但這個想都不用想,這是張學良的老家底,外人不得染指!
另一個方向,便是從歸綏出發經察哈爾熱河東進,如此一來,已經經營了三年的包頭就將是他們的前哨基地,若是有個五六萬的強悍軍力蹲在山西頭頂上,豈不是要難為死人?從西北大災興起,他們就在五原、包頭、歸綏、集寧、托克托之間的黃河北地界兒大力的開發農業灌溉工程,三年後的今天,偌大的地塊已經成了足可安頓四五十萬人生活的魚米之鄉,作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基地已經沒有問題,以包頭為核心的綏遠大片地區,他們已經掌握了人心人力,若然再給他們機會,豈不是給自己找難看?!
所以閻錫山毫不猶豫的馬上就給陳曉奇一封電報,語重心長的以一位老前輩老朋友的口氣,婉轉向他陳情勸,此等國家大事,身為一方主腦有些想法那是好的,但是這麼冒冒失失的跳出來,這不是打中央的臉面麼?就算你不是國黨的人,再怎麼說也是尊從人家蔣主席的不是?人家老大還沒發話呢,你這小弟就稍安勿躁了!國家爭端事關重大,不得魯莽行事!
陳曉奇還真的就是很聽勸告的,不再發表第二通言了!但是,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國內的輿論風
。已經給掀起來了!
9月23,國聯對中
東北衝突拿出來地第一份建議,就是中
雙方衝突軍隊都後撤,等待調查調停。而南京政府立刻就全盤接受國聯決議。這樣的結果立刻引起國內輿情極大反彈,中國人,在自己的合法土地上,對倭寇採取退讓態度。這算哪門子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