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重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兩年後。

一個夏天的晚上,我應邀去參加一個捷克朋友舉行的party。這位朋友叫瓦尼亞,曾經在中國留過學,講一口利的漢語,因此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之便,一邊為中國人辦事,一邊狠賺中國人的錢。幾年下來,從一個一文不名的窮光蛋,變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小富翁。他深知賺錢要靠這些中國人,因此非常喜歡有實力或者有品味的中國朋友。他經常舉辦這樣的party,但我是第一次來…實在不好意思再拒絕了。

人很多,但主要是捷克人。中國人不多,只是幾家大公司的老闆和一些自封為作家、畫家、書法家的同胞。酒喝了不少,甜點也吃夠了,大家正準備跳舞的時候,突然走進來一位身穿黑晚禮服的漂亮中國女子。瓦尼亞急忙上前去,輕輕吻了吻她的臉頰,然後問:“你為什麼才來?”那女子說:“實在對不起,我忘記了時間。”瓦尼亞說:“沒關係,你能來就是我的榮耀。來吧,我把你介紹給大家。”他拉著她的手轉過身來,欣喜地向大家高聲說:“女士們,先生們,請允許我向大家介紹我的好朋友,剛從布達佩斯來到布拉格發展的美麗的西小姐!”大家有禮貌地鼓掌。

西小姐對大家含笑行屈膝禮。

音樂響起來了,瓦尼亞非常紳士地邀請西共舞。她跳得非常好,優雅舒展,就像一隻優遊的天鵝。

我站在角落裡,端著一杯葡萄酒,冷眼看著。

夜深了,party也散了,我第一個出來,坐進車裡,發動馬達,打開車燈。

燈柱照著穿晚禮服的盧曦,她含笑站在我的車前。

在一個冷清的酒吧裡,我們相對而坐。我要了一杯啤酒,她則要了咖啡。她說:“我一進來就發現了你,你為什麼不過來打招呼?”

“我為什麼要過去和你打招呼?你去哪兒了?”我直截了當地問。

“我沒回國,我去匈牙利了。就拿你給我的錢,從練攤兒開始…,上個月才來布拉格。我還和以前一樣嗎?”她問。

我搖搖頭。

“不一樣了?”

“我已經忘記了你過去的樣子,要知道,我們僅僅見過兩面呀。”我說。

“我可是牢牢記住你了。這兩年我碰到的男人可多啦,都他媽是壞蛋!”她恨恨地說,又莞爾一笑“不提那些了,郭小川說得好…‘肅殺的秋天畢竟過去了,繁華的夏已經來臨’。”我笑了,說:“難為你還記得這首詩,‘時光像泉水一般湧喲,生活像海一般推進’。”她端起咖啡和我碰杯:“為郭小川,為新生活,更為我們的重逢,乾杯!”她把名片放到我面前“喏,我的地址、電話,還有新名字。”我看看名片,是新近註冊的一家公司,有名的。我說:“我該叫你什麼呢?是盧曦還是西?”

“你隨便,反正也分不大清楚。再見吧,我要走了,給我來電話。對了,把你的電話給我呀?”我沒給她去電話,她也沒來過電話。

我覺得她顯然不願提起我們最初的相識。

後來,我經常聽生意場上的中國朋友提到她的名字,說她生意做的雲生風起,有聲有。也有人說她是靠著**易完成原始積累的,說得有鼻子有眼兒。

一個多月以後,我開車去布達佩斯的朋友那裡辦事。我想通過匈牙利中轉,把貨發到克羅地亞去。一大早出發,走走停停,中午才到布加迪斯拉發。在布加迪斯拉發吃過午飯,又在車裡打了個盹兒,到布達佩斯天都快黑了。

朋友不在家,我就在車裡等。等了大約有一個小時,他開著車風塵僕僕地回來了。

剛要開門,我按了兩下喇叭。

他轉過頭來,我立即打開車燈,照得他渾身透亮,他卻看不到我。

他知道必是朋友,便用手遮著眼睛走過來“誰呀誰呀?有這麼照人的嗎?叫警察了啊!”他咋唬著走到我車前“喲呵!有朋自遠方來呀這是!趕緊走趕緊走,去中華樓去!”我們倆挑了個角落坐下,點了幾個涼盤熱菜,要了幾瓶啤酒便喝起來。一邊兒喝一邊兒聊,朋友說:“你猜我這麼晚回來去哪兒啦?”我當然不猜,他也不用我猜。

“我去監獄啦,看一個朋友,唉!”他長嘆一聲。

“怎麼回事兒?”我問。

“我有一個好朋友,叫陶川。也是北京的,1991年我倆一塊兒坐火車出來的。他國內有路子,來了就發集裝箱。那時候賺錢太容易了,很隨便就發了財。到1993年的時候,他已經是富甲一方了。老婆也來了,租一大house,十幾間房子,都放著貨,還僱了一個南方女子,發貨記賬都是她。夫倆開車跑外地,那女子在家就地批發,幹得熱火朝天。

“他們有一個好朋友,姓楊,廣東人,二十多歲。這小楊也是個怪物,從小父母雙亡,一個人在廣州混大,什麼場面沒見過呀?可不知怎麼就成了佛教徒。也不清信的是什麼佛,反正家裡是天天香火不斷,那香火把傢俱燻得一道兒一道兒的,房東老因為這事兒跟他吵。吃飯前必打坐,虔誠著呢。

“他們幾個互相經常走動,處得好。小楊有時候過來給大家做頓粵菜,我還吃過幾回,味道確實不錯。

“有天晚上,陶川和老婆又開車去了外地批發市場,家裡只剩下那位南方女子。第二天晚上一回來,出事了:滿滿幾個屋子的貨,被搬得乾乾淨淨…連房東的電視機也給搬走了。

“陶川兩口子登時就急了,十萬美金的貨呀,不是小數。趕緊就問那南方女子是怎麼回事?她支支吾吾說不知道,她夜裡沒在家住,一個人害怕,跑小楊那兒去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