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是一個京城就已經讓自己手忙腳亂,而她似乎處理起整個國家的事情都還遊刃有餘,這種天賦真是讓人嫉妒,也無奈地羨慕。
「我和主子先回來的!」歐陽復拍了拍身上的官服,顯然有點不喜歡,不過還是滿面認真地說:「主子吩咐了,幾位姑娘不必在此等候,請你們先進宮去,等退朝後他自會去找你們。」
「他已經到宮裡了吧?」童憐笑盈盈地收拾著桌子上的密信和筆墨,略顯頑皮地說:「本來我還想看看他今天有多威風的,沒想到還是白跑一趟。」看得出來,童憐一開始的目的就是想會一下愛人身邊的這兩位賢內助,對於新皇登基平暗地裡先回皇宮的事也是早有預料。
新皇歸來的隊伍此時依舊隆重,依舊威嚴大氣,不過主人卻是悄悄地回了皇宮。
留下隆重的隊伍,來面對百姓們頂禮膜拜,這也算是給苦苦等候的他們一點安吧?
畢竟從他們滿臉的興奮可以看出,他們對於這位新的皇帝是充滿期望。
百官似乎也悄悄地接到通知,留下一些無關緊要的官員敷衍著圍觀的百姓,真正掌握實權的那些已經悄悄地回到宮內。
此時的朝堂之上,五品以上的官員早已經整齊站好,興奮、好奇又特別尊敬地看著龍椅之上,那個剛君臨天下的帝王。
一身的龍袍,大氣、威嚴,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讓人不敢直視。即使容貌還是充滿青的朝氣,不過俊美至極的臉上卻多了幾絲沉穩,少了以往的輕佻浮誇。
往這位太子的離經叛道總是朝堂之上爭論的焦點,但此刻卻找不出過往的輕浮,反而威嚴、高高在上的帝王霸氣甚至不遜於先皇在世,給人的衝擊
更加強烈。
「上朝!」海子一聲吆喝,依舊有力、依舊宏亮,但卻少了往裡的生氣和幾絲活力。宦官中的第一權臣,原本發福的身體最近瘦得有點不像話,原本圓圓的胖臉也瘦成一張讓人
覺有點發
的國字臉,總是面無表情,更是讓人害怕。
或許這就是海子當年征戰沙場的樣子,眼透陰冷,讓人骨頭都會發寒。
自從先皇仙逝以後,似乎已經沒人再見他笑過。往的和藹和略顯低微的親切都不見了,整個人變得極是消沉。
在朱允文大葬時,海子哭得死去活來。對於這個追隨了一輩子的主子,他的忠誠或許很少人能懂。
當宮女、太監和嬪妃們要殉葬時,個個都是哭哭啼啼、萬分不願,但他卻是主動請求要到皇陵裡永遠追隨自己的主人。誰都想不到往嘻嘻哈哈的一個太監會如此忠烈,海子的忠誠頓時讓人刮目相看。
最後還是在許平的強令下,才制止他要殉死的想法,但也不難看出海子聽令時極不情願,他還是希望能在地府裡繼續跟隨這個他伺候一輩子的主人。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的頂禮膜拜,從膝蓋跪地的那一刻起,大明就真正來第三位帝王。雖然也有人擔心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血腥會再次出現,但在這新皇登基的時刻,誰都不敢把這種擔憂表
出來。
「大明二十八年了!」許平端坐在龍椅之上,看了看群臣,又看了看身上象徵著最高權利的龍袍。默默地叨唸了一聲後,環視一下跪倒在地的群臣,一揮手,輕聲地說:「平身吧!」
「謝萬歲!」群臣們這才起身,一個個面面相覷,表情特別複雜。
有的惶恐、有的興奮、有的則是慌張,或許他們都在害怕許平登基時會和朱允文一樣,颳起一陣腥風血雨。
每個朝代都在不斷地上演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血腸場面,比起成有竹他們的忐忑,身為太子門生的杜宏與洪順等一幫年輕人就顯得輕鬆多了。
「眾臣聽旨……」海子咳了一下,這段時間的哀傷明顯讓他的身體有點不適,緩緩地上前宣讀新皇登基後的第一道聖旨。
內容一出,群臣們頓時譁然一片,立刻嚇得頭接耳地討論起來。
誰都想不到,新皇登基的第一道聖旨,竟然是廢去丞相與所有一品以上的爵位。
說得好聽一點,一是要表彰郭敬浩的兢兢業業,也言辭犀利地聲明高麗如果不出兇手的話,大明就準備大兵壓境。
二也是老生常談地說了一下紀龍逆天為大明帶來的損害,廢去這個機制也是為了後的長盛久安。
不過說明白一點,就是不希望朝堂上再出現能與天子相抗衡的勢力,也不會再給臣子們可以窺視龍椅的機會。
「朝堂之上,嚴私語!」百官間立刻展開
烈討論,這時海子回頭一看許平的臉
有點不快,立刻皺著眉頭冷冷地喝了一聲。
群臣們立刻鴉雀無聲,朝堂之上立刻靜得連一針掉地的聲音都聽得到。可以看出,在這非常時期,很多人都知道得夾著尾巴做人。
雖說這第一道的聖旨剝奪了很多人晉升的念頭,也讓許多人一人之下的美夢破碎,不過在這種時候,沒有人敢提反對意見。畢竟新皇登基是時期,在此時當出頭鳥的話,絕對是在找死。
「啟稟聖上……」群臣們面面相覷,與他們的心亂如麻相比,一身戎裝的劉佔英卻是一臉興奮,滿面紅光地走上前來,言語動地說:「一月前契丹巴哈勒力部騷擾我國邊境,並燒殺村莊擄掠軍眷之事,兵部各將參議後聯名上了奏摺。當時皇上已經下令增派新建十萬
軍前去鎮壓,但是今
事出有變,還請皇上再次定奪。」
「有變?」許平眉頭微微一皺,雖說白屠帶出去的兵不多,不過以他的手段應該不會那麼快被打垮吧?
在年輕的將領之中,現在就以他最為卓越。難道是因為家人被抓而導致怒火攻心,連仗都不會打了嗎?
「是!」羅培安一步向前,有些竊笑地說:「聖旨一下,我就著工部、戶部、天工部聯手為新軍的出征準備兵馬錢糧,於昨才剛籌措好。誰知一早兵部就來人了,叫我們先不用著急。」
「白屠那邊怎麼了?」許平的語氣依舊平淡,臉上也是面無表情,不過此刻大家都聽出來了,新皇對於他們這種斷斷續續的表述方式已經有點不滿了。
「聖上,請看!」劉佔英笑而不語,眼裡閃過一絲讚許的微笑後,恭敬地遞上一份軍報。
海子接過,許平拿來一看,頓時神一振。好一個白屠!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而已,就帶著五萬大軍橫掃百里草原,所過之處都將巴哈勒力的軍隊殺得片甲不留。四
前更是親率能戰的三戰大軍,直殺巴哈勒力的部落領地。
經過一天一夜的拼殺後全軍大勝,不僅斬下巴哈勒力的首級,更是俘獲牛羊馬匹近萬,打了一場擁有絕對壓倒的大勝仗。
誰都沒有想到,白屠貿然帶著五萬大軍出征,竟然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橫掃一個戰鬥力幾乎相等的草原部落。
雖然在兵器上佔有絕對優勢,但是他出徵時並沒有準備足夠的糧草,光是五萬大軍的吃用就是一個難題。
不過他在極怒的情況下也保持該有的冷靜,用以戰養戰的方式繼續攻打巴哈勒力的部隊,取得的戰績已經足以讓朝堂上一直滿心忐忑的老傢伙們瞠目結舌了。
「皇上,您怎麼看?」劉佔英從許平的臉上看出喜,馬上打鐵趁熱地問:「據白屠奏報,他在與巴哈勒力
戰的一個月時間內,與滿八旗多有摩擦,也洗劫過其他較小的契丹部落。他們現在似乎也是怨聲載道,看來不好解決。」
「不過他全殲巴哈勒力部,也揚了我大明國威!」張伯君搖頭晃腦,帶幾分古怪地說:「不過因此,我們和契丹的關係也不再是作壁上觀那麼簡單了。」
「傳旨!」許平沉默了一下,看著手裡這份奏報,原本該字正強圓的楷書卻顯得有些顫抖。
不知道是因為動還是興奮,不過現在看來,朝廷上似乎沒人想追究白屠擅自出兵的罪過。心裡一權衡,馬上下旨:「邊境將軍白屠,殲滅巴哈勒力部,揚我大明國威,厥功至偉,但不經兵部和正將准許就擅自出兵,其罪也不容忽視。於此,對其功不表,對其過不追,功過相抵。」
「吾皇萬歲!」聖旨一下,最開心的莫過於兵部的一些大老們。
雖說這年代講究的是士為知己者死,也一直強調軍令如山,不過對於白屠這樣的血行為,不少人還是抱著支持的態度,所以這個功過相抵的結局,對他來說已經是最大的恩賜了。
接下來,依舊處理著一天的瑣事,在百官們雞蒜皮、鬧市裡潑婦罵街般的群議之後退了朝。退朝之後,許平暗中將張伯君和劉佔英叫到御書房內密議,小心翼翼的態度,不由得讓人猜想新皇召見這位新晉大將軍到底有何要事。難道是邊疆的烽火已經惹怒新君,朝廷準備要大兵出征了?
御書房內,許平正閉目養神,隨手拿過一道聖旨,輕描淡寫地說:「兩位大人,這是朕草擬的第二份聖旨。朕才疏學淺,請兩位先幫朕看一下。朕先去更衣,一會兒兩位大人再和朕談談你們的想法。」話音一落,許平就在小米的伺候下回到內閣。
「是!」張伯君眉頭一皺,趕緊恭敬地雙手接過。
對於許平尊敬的態度他還真有點不適,畢竟都習慣這位昔太子的嘻皮笑臉,現在一看他這嚴肅的態度,渾身上下似乎每一塊地方都
覺有點不自在。
劉佔英也覺很是彆扭,不過湊過來一看,兩人頓時為聖旨上的內容所震驚。
第二道聖旨的內容竟然是糾結起軍的二十萬大軍,由劉佔英掛帥兵壓邊境。
一旦邊疆上有何種風吹草動,不管是契丹、高麗、滿八旗甚至是女真,凡有犯境者,一律以雷霆之勢誅殺。
「皇上,這……」劉佔英也徹底傻眼了。縱使他的格衝動、脾氣暴躁,也是一個好戰分子。但以正常人的思維來看,哪有新皇一掌權就如此強勢,在朝堂還沒安穩時就迫不及待
出兇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