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你們聞見沒有,那個香港的女同志身上好香啊,離得那麼遠都能聞到。”

“人家香港的香皂質量好,洗了澡之後能香好幾天。”

“什麼香皂啊,別人用的是香水。畜牧局老趙家有海外關係,他媳婦兒就有一瓶美國香水兒,平時都捨不得用。”

“老趙家那口子我見過,一身的狐臭,怕是香水都遮不住那味兒。”

“哈哈哈,麗英你嘴巴太損了,當心被他媳婦兒知道。”

“對對,那女人是農村來的,搞不好會到縣委大院來罵街。”

“要我說啊,那個香港女人的鞋才好看,那筒子比雨靴還高,穿起來就襯得小腿好細。走起路來,靴子踩著地面咯噔咯噔地響,聽聲音就是神氣得很。”

“那件衣服才好看,我估計北京的百貨公司才有賣,省城肯定都沒有。”

“……”就在那些女同志聊著閒話的時候,康劍飛已經坐在了縣委大樓的會議室裡。

在康劍飛慷慨昂地再次說出他的宏偉計劃時,書記和縣長都沒有被他描繪的宏圖遠景給打動。

一來他們本就不信少林寺那幾棟破房子有什麼價值,現在中國大部分人才剛剛能吃飽飯,個別地區連吃飯問題都沒解決,又有多少人會錢多了沒處花跑來少林寺旅遊?

二來嘛,康劍飛的計劃一說就是十年、二十年,那個時候他們早就不知調到哪裡去了,少林寺發展成什麼樣子關他們事。

鄭書記和吳縣長最關心的是,康劍飛能出多少錢來承包。這些錢縣委和縣政府可以瓜分掉,用來救急捉襟見肘的縣財政,說不得還可以省下點錢發展縣裡的農業。

叫秘書取來少室山的地圖,鄭書記問道:“康先生,你準備承包多少畝地?”康劍飛手指在地圖上一劃,說道:“整個少林寺,還有少林寺西面的塔林,還有少林寺現在的和尚們種的二十多畝地,還有這邊的空地我全要。”鄭書記的秘書提筆算了算,說道:“大概150畝地。”接下來便是承包費問題了,康劍飛說道:“鄭書記、吳縣長,我這裡有三個方案。第一,是我出錢,你們出人出力,我們來共同開發少林寺,組建一家合資公司……”鄭書記和吳縣長對視一眼,沒等康劍飛說完便搖頭道:“現在縣裡的重點是發展農業,讓廣大的人民群眾吃飽穿暖,建合資公司的事情就算了吧。”如今大陸的許多官員都在觀火候,他們是被那一場運動搞怕了,生怕哪天風向再變。特別是內陸地區的官員,都是寧可少做或不做,也千萬不能做錯,與外商建合資公司那更是風險極大的勾當,本不會被他們所考慮。

不過恐怕幾年之後,鄭書記和吳縣長這兩位估計就會腸子都悔青。

因為《少林寺》的影響力太大了,不光是在香港和大陸,就連印尼、菲律賓、新加坡這些國家都反響強烈。在原本的時空裡,登封縣政府在《少林寺》放映後半年不到,便從緊張的財政裡摳出錢來翻修少林寺,第二年登封更是被從雒陽劃歸省城管轄。

康劍飛繼續說道:“第二個方案嘛,就是我出錢租下這些土地和寺廟,承包費每年付一次。以當年盈餘的30%來算承包費,這些錢直接付給縣財政。如果當年沒有盈利的話,按每年5000塊錢的承包費來算。”每年5000塊錢承包150畝地,相當於每畝每年的承包金是30多塊。這算是非常高的價格,因為康劍飛承包的是破廟和山地,每畝給個5塊錢都算大方了。

雖然承包金給得很高,但每年5000塊錢在鄭書記和吳縣長眼中卻還是太少。都說外商一個個富得油,他們這次除了完成政治任務外,也是想從康劍飛口袋裡敲點錢出來。

鄭書記道:“康先生先說說第三個方案吧。”康劍飛笑道:“第三個方案嘛,就以每畝每年100塊錢的承包金來算。150畝地一年的租金是1萬5千塊,十年就是15萬塊,三十年就是45萬塊,五十年就是75萬塊。我的打算是承包少林寺50年,75萬塊錢的承包費一次付清。在這50年中,只要我沒有在山上進行違法活動,那麼政府不得干預我的經營活動。”75萬人民幣是什麼數目?

去年登封縣全年的財政收入才900多萬,今年農民的收成要好些,外加經濟大環境在好轉,也也許可能縣財政收入能勉強破1000萬。

75萬元對登封來說,完全是一筆天降橫財!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吳縣長突然說:“康先生,乾脆你直接承包100年吧,我們可以給你優惠,只要145萬承包金。”康劍飛聽了這話被雷得不輕,他說道:“還是算了吧,100年之後我還不知道躺那兒呢。”

“唉,可惜了。”鄭書記小聲嘀咕道,他是在為康劍飛不能承包久一點而惋惜。

陳默只是個聯絡人角,一直在旁聽沒說話,可現在他心裡總有一種地方官員吃了大虧的覺。這些子以來,陳默對康劍飛接觸得很多,知道他不是那種亂花錢的人,肯定對承包少林寺有把握。

就在當天,雙方就承包少林寺及其周邊土地的事情達成了口頭協議,具體簽約付錢還得等康劍飛的律師從香港趕來。合同的細節必須寫得嚴謹,以防止某些人眼紅,夥同當地部門撕毀協議。當然,合同再嚴謹,也擋不住強大的勢力,但終究能增加一些別人巧取豪奪的難度。憑藉著港商的身份,至少二十年內是不會有太大壓力的。

回到縣招待所,康劍飛就立即給胡俊才撥了個電話。少林寺這邊的事情需要人手,康劍飛暫時又無人可用,只能把胡俊才抓來頂著。好在胡俊才在夢工廠鍛鍊了兩年,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什麼都不懂的鄉下小子了,眼界和能力比大陸大多數人都要強。

康劍飛把大致情況說了一下,問道:“阿才,我馬上要承包少林寺,需要一個人來管理,你過來幫我行不行?”胡俊才自從夢工廠壯大後,早對康劍飛佩服得不行。不過得知康劍飛承包下少林寺,他的反應跟陳默等人差不多,都覺得康劍飛腦子了,問道:“你承包少林寺做什麼?”康劍飛說道:“反正現在跟你說不清,如果你願意來管理這邊的話,我給你10%的股份,不是馬橋他們拿的那種乾股。”

“阿飛,我過來幫你就是,提股份做什麼?”胡俊才沒想過少林寺能賺多少錢,本沒把那10%的股份當回事。

康劍飛說道:“你來了之後,跟律師一起找這裡的政府部門,先把少林寺旅遊發展公司和少林寺武術學校的手續辦下來。然後就是翻修寺院建築,以及修建武術學校,我會幫你聯繫大陸這邊的建築設計師,你只需要監督管理就可以。至於更具體的事情,你來了之後再說吧。”第243章利益一體登封縣委大樓會議室。

康劍飛從香港請來的胡律師將擬好的合同拿出來,對鄭書記和吳縣長說:“兩位請先過目,看看合同有沒有什麼錯漏。”一份合同厚沓沓的足有二十多頁,兩位父母官妝模作樣的看了半天,早已被裡面各種術語詞句給繞暈。

康劍飛非常人化地讓胡律師給他們逐條解釋,忙活了兩個鐘頭後,雙方終於就合同內容達成了一致。在《雒陽報》和縣報記者的照相機鏡頭下,雙方各自在合同上籤署大名。

由於康劍飛急著要去雲南繼續拍戲,登封縣成立了一個少林寺承包工程促進小組,由吳縣長親自任組長,用以幫助少林寺旅遊發展公司和少林寺武術學校的成立——畢竟75萬不是那麼好賺的。

登封縣農林部門、招商部門的負責人都被招來開會,只可惜旅遊部門這塊卻有些問題。

共和國的旅遊部門在建國初還只是國家旅行社,一直到六十年代才成立中國旅行遊覽事業管理局,與中國國際旅行社一起負責中國的旅遊事業。可惜旅行管理局剛剛成立,就遇上了那一場歷時十年的運動,一直到改革開放後才重新恢復工作。

到如今,中國的旅行管理局最低只在省一級才有設立,別說登封縣沒有旅遊局,就連其所在的雒陽市都沒設立旅遊局。

康劍飛的少林寺旅遊發展公司想要成立,還必須跑去鄭州省旅行遊覽事業管理局報批,然後還要跟財政部直屬的中國國際旅行社取得聯繫。因為現在沒有私人旅行社,以後凡是境外人士想要去少林寺旅遊,都要由中國國際旅行社經手。

之後的事情千頭萬緒,康劍飛懶得去頭疼,將事情全都扔給胡俊才去處理。反正現在承包合同已經簽下來,康劍飛不怕《少林寺》上映後當地政府反悔,至於公司的成立和建築修復工作可以慢慢來,康劍飛沒想過在三五年之內讓少林寺盈利。

回到縣招待所裡,康劍飛對胡俊才說道:“阿才,賺錢的事情先別急,現在最要緊的是翻修少林寺。翻修的時候一定要聽設計院那些專家的意見,花的錢多點也無所謂,一定要把少林寺修好。”胡俊才穿著西裝革履,頭髮梳得整整齊齊,頗有一點成功人士的派頭。可惜這個傢伙一吃東西就暴了出身,了碗麵條帶回招待所的房間裡,大口一張就咬住一大堆麵條往裡面

“嗦嗦嗦”的一口就下小半碗麵條,胡俊才一邊嚼著一邊埋怨道:“這北方的主食太難吃了,菜也鹹得沒法入口,只能回來吃麵填肚子。還是我們南方好……”康劍飛呵呵一笑:“是你嘴養刁了,三年前要是能吃上今天縣委接待的飯菜,恐怕你做夢都能笑醒。”

“呵呵呵……”胡俊才只能乾笑。他跟康劍飛不同,康劍飛是爹媽死完了才逃港的,而胡俊才家裡兄弟姊妹八個人,人太多了反而吃不飽,所以前幾年餓得皮包骨頭,不顧生死地跟著康劍飛跑到香港來闖前程。

康劍飛繼續說道:“少林寺旅遊發展公司建好了,你以旅遊發展公司的名義跟少林寺籤個合作協議,今後少林寺的門票等收入,公司佔八成,少林寺佔二成。”胡俊才奇怪道:“我們不是把少林寺承包了嗎?為什麼還要分錢給少林寺?”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