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有人確實認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想要在他手下保命,都得要發生奇蹟,讓孫武在短期之內力量倍增。
“短期之內力量倍增…想練這種武功的話,不該來慈航靜殿啊!”路飛揚曾經這麼和孫武開過玩笑。
而這正是孫武所面臨的困境。慈航靜殿四大神功,沒有人膽敢小覷它的威力“如來神掌”甚至可能是當代第一絕學。
但無論是四大神功之中的哪一項,都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練成的,孫武的構思一開始就受挫。
但卻沒有人知道,少年其實另有打算。當孫武來到藏經閣,負責把守整個後山重地的苦覺大師出新掌門,知道他是為了增強實力,對抗呼倫法王而來,肅然起敬,問他要取閱哪一套武學經典。
“本派數千年傳承,先人傳下來的上乘武學不計其數,但足以對抗呼倫法王的武技,相信只有四大鎮派神功,不知掌門人要取閱哪一項武技?”
“這個…請把金鐘罩的秘籍給我好嗎?不用全本,給我第一到第六關的就可以了。”
“金、金鐘罩?那雖然是四大神功之一。可是…”聽到孫武放著別的秘籍不借,只借“金鐘罩”苦覺大師的表情之難看,就像是看到了一個死人,那種滿懷擔心卻言又止的神情,讓少年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金鐘罩”是四大鎮派神功之末,威力不如其餘三項,而首關到第五關的秘籍,更是慈航靜殿授權外派修練的重要生財工具,在高手眼中毫無奧秘可言,想靠“金鐘罩”來對抗呼倫法王,那只有被活活打死的份,這點孫武非常清楚。
但卻沒人曉得他的實際打算。回到自己暫居的中臺禪社後,孫武把六本“金鐘罩”秘籍全部攤開,一一細讀裡面的文字。
“金鐘罩”的首關到第六關,孫武早已練成,秘籍中的文字也背得滾瓜爛,記得再清楚也不過。
特別從藏經閣借出秘籍,只是為了做一次詳細比較。自己雖然從小修練金鐘罩,但所練的秘籍明顯被竄改過。
之前自己曾經花時間研究,想找出修練口訣中哪些部分是另行添加,進行歸類,分析出“無孔不入掌”的口訣,可惜最後以失敗告終。
被編入秘籍裡的武技太多也太雜,以孫武的能耐,要一一分析,這本是不可能的,但若得到慈航靜殿的秘籍正本,那就是另一回事,兩相一對照,什麼地方多出了文句,完全一目瞭然。
“…果然…就覺得這個地方有問題,當初練的時候總是練不過去,花了三個多月才過,原來本不是在練金鐘罩…”孫武翻看著秘籍,一字一字細讀,心裡又是
動,又是興奮。
最後完全沉浸在武學世界裡,渾然不覺時間過去,當他因為視線不清而短暫歇息,赫然發現窗外早已落,滿空繁星點點,竟然已經過了大半天。
白天讀書,孫武待在中臺禪社的禪房裡,就連晚上睡覺,孫武也不費時間,直接帶了鋪蓋就睡在藏經閣門口,讓苦覺大師半夜巡邏時大吃一驚。
“掌、掌門人,你怎麼睡在這裡?”
“這個…當然是有原因的。”搬出掌門所住的禪房,移居到中臺禪社,孫武一來是為了把香菱帶離寺中,至於小殤,行蹤一向神出鬼沒。
但起碼也是跟著自己跑,不會隨便在寺中隨處出沒嚇人。二來,此處距離藏經閣最近,方便自己翻閱查書,順便也把守藏經閣大門,不讓宵小闖入。
“掌門人多慮了,地一向有本寺武僧把關,豈容外人任意出入?便是其它門派的一
高手,要闖
地也要付出慘痛代價,若竊賊這麼容易便可出入藏經閣,數千年來本院的武經不是早已傳遍天下?”苦覺大師向打鋪蓋睡在藏經閣門口的孫武解釋,並且指點各處暗樁佈防的位置給孫武看。
“老衲接管地保安已三十七年,這些年來,意圖私闖藏經閣竊書的賊人,平均每兩晚會有一起,江湖局面亂的時候,一晚甚至有十幾起,幾乎從不曾有人成功過,任竊賊如何手段通天,依舊鎩羽而歸。
只是本寺秘而不宣,保全這些別派高手的顏面,所以,掌門人大可放心,無需親自把守藏經閣了。”苦覺老和尚是一名責任極強的僧人,一張滿是皺紋的老臉上,閃著自豪的信心,攤開紀錄簿,想讓孫武瞭解
地內的保安是何等嚴密。孫武一頁一頁翻看,只見上頭一筆筆列著某月某
何派高手闖關,被哪個僧侶所發現,雙方如何
戰,如何將敵人或擒或驅,寫得清清楚楚。
這些密密麻麻的紀錄,正是慈航靜殿長年來屹立不搖、穩居江湖砥柱中的實力證明,不
讓少年肅然起敬,對慈航靜殿生出無比敬意。
只不過,敬意歸敬意,孫武還是不相信苦覺老和尚的保證,因為在他對孫武做出種種自信保證的同時,身後藏經閣的大門無聲打開,一大一小的兩個黑人影從裡頭搖搖晃晃地走出。
戴著大頭佛頭套,遮掩住面容,這一高一矮兩名竊賊的手上,分別捧著高高一迭書,全都是慈航靜殿的重要秘籍,躡手躡腳地從苦覺大師身後走過去。
儘管他們刻意不發出聲音,但那種誇張的大動作,看在孫武眼中,本就是一種旁若無人的炫耀。
“大師,你背後…”
“哇!小武,你好沒良心啊!叔叔辛辛苦苦拱你當掌門,你得勢不認人,利慾薰心,過河拆橋,出賣我們!”
“啊!你們兩個是誰?為什麼會在這裡?怎麼進來的?”苦覺大師大驚失,彷佛看到慈航靜殿創派以來未有之奇事,在一場短暫的喧鬧後,兩名堂而皇之出入藏經閣的竊賊被擒,所竊秘籍全部歸還藏經閣。
而進行調查的結果,把守後山重地的警戒武僧,沒有人發現這兩名竊賊是如何侵入,而在藏經閣內把守的僧人,則是異口同聲指稱,這兩人出現在藏經閣內,手持掌門碧玉杖為證,說自己是奉了掌門之命,搬書去給掌門查閱,還留下碧玉杖作為信物,搬走了大批的武經。
“什麼?連碧玉杖也失竊了?”苦覺大師這一驚非同小可,但卻不關孫武的事,雖說碧玉杖是方丈所擁有,不過孫武以自己是暫代掌門為由,早就將碧玉杖歸還寺方,由寺內高僧保管,究竟藏放在什麼地方,孫武全然不知,毫無責任。
竊賊所用的詐術揭曉,苦覺大師像是受到極重的打擊,呆立當場,半晌作聲不得。
“掌門人,老衲…無地自容,不曉得該說什麼才好。”苦覺大師向少年鞠躬謝罪,孫武本以為他會因為大丟面子而憤怒,卻沒想到他轉身對著路飛揚與小殤一揖到地,長聲嘆息。
“昨下午,本寺收到兩位的預告書,表明今
此時將來盜經,老衲原本不信,哪知道…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上盡多臥虎藏龍之士,老和尚故步自封,多年來實是小覷了天下英雄,慚愧、慚愧…”苦覺大師坦蕩磊落的態度,不失一派高僧的體面,讓孫武很有好
。
但卻也吃了一驚,訝異於小殤和路飛揚居然事前發過預告書,明白告知慈航靜殿何何時將來盜經。
待苦覺大師一離開,孫武馬上質問兩人:“你們…偷東西之前發過預告書?為什麼要這麼做?”路飛揚抬頭傲然道:“這個當然,盜亦有道,我們是專門幹大案子的大盜,可不是偷雞摸狗的小賊,如果偷東西之前不發預告書,那我們的面子該往哪裡放?”
“要面子就別偷東西!還有,不管大盜小賊,做的事情都一樣,不要以為這樣就可以美化自己的行為。”孫武將路飛揚斥責了一頓,但罵歸罵。
之前對他的氣惱卻少了許多。偷東西之前有說和沒說,都不能改變偷竊是犯罪的事實,沒有差別。
可是,知道路飛揚行竊之前會先“堂堂正正”地進行宣告,少年竟然有一種很欣的
覺,這點連他自己也解釋不上來。
事實上,慈航靜殿眾高僧願意不追究此事,一方面是看在孫武的面子上,一方面卻是因為那封預告信。
既然事前已預告,盜經就是一場比試較技,慈航靜殿技不如人,除了摸摸鼻子走開,還有什麼丟人的話可說?雖然這件事沒有被刻意宣揚。
但從此之後,一個傳聞在寺內不脛而走,人們議論紛紛,說新任掌門儘管年少,身邊卻有高人協助,未可小覷。
忙於研究秘籍的孫武,沒有機會知道這件事,也不曉得許多和自己相關的謠言,已經在寺內傳得滿天飛。
在孫武接任掌門的當天,闔寺僧侶知道了他的名字,曉得他是近來聲名鵲起的少年英俠,結
袁晨鋒,擊敗域外高手北宮羅漢,又連勝
宮兩大御前統領,還襲擊官衙,短短時間內幹下好多的大事。
孫武目前是朝廷榜上有名的通緝犯,這點沒人在意,因為在慈航靜殿的歷史上,屢有僧人見眾生苦難而熱血上湧,脫下僧袍,殺官起義,變成革命先鋒的案例,所以只要是因為政治理由被通緝,在闔寺僧侶眼中反而不算罪名,倒是這位少年掌門的身世謠言,讓慈航僧眾議論紛紛。
“聽說…新掌門是當今聖上的親生子。”類似的謠言不只傳遍慈航靜殿,也傳遍了整個江湖,對慈航僧眾而言,有人確實認為,如若孫武真是皇帝之子,慈航靜殿等於是被武滄瀾併,一切都是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