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崢嶸歲月第二十七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後山的竹林中所種皆為鳳尾竹,鳳尾竹因其形狀似傳說中鳳凰之尾而得名,微風拂過發出沙沙的聲響,宛若妙齡少女在喃喃低述。寧兒拉著我一路小跑,阿離和住持神緊張的跟在身後,繞過一叢低矮的竹子後,一片空地之上,果見鄂棟帶著幾個侍衛如臨大敵般的正圍做一團,中間似有一人衣衫襤褸盤膝而坐,如寧兒形容的那般,枯黃的頭髮密密遮蓋住臉,甚是看不清晰。

鄂棟見寧兒喚來了我,忙命侍衛散開來,隨即緊緊護在我的一側,寧兒倒頗有膽氣,掙脫我的手跑上前去,歡喜的道:“伯伯,您不是說認識額娘嗎?額娘來了,您快起來啊。”那人聞言渾身一顫,手腳上沉重的鎖鏈嘩啦嘩啦響起,他迅速起面上散亂的髮絲打量了我一眼,又飛速的放下,似乎不願被人窺見真面目,刻意壓低嗓子道:“我只要見你一人,命其他人速速退下。”我不皺起眉頭苦思,聲音是那樣的悉,一時我卻想不起在哪裡聽過,想了片刻沉聲吩咐道:“你們站遠一點吧。”鄂棟擔憂的道:“格格,這我鎮定的安道:“不打緊,這位先生既能憑一面之緣而斷定寧兒是我的孩子,想必與我甚有淵源,再者,這是我廣西定南王府的地盤,他若當真存了不利於我的念頭。想也逃脫不了桂林。”那人“哈哈哈哈”仰天一笑道:“好,二十年不見,四格格還是這樣心細如塵。巾幗不讓鬚眉之勇不減當!”目送著阿離攬了寧兒與眾人一起退至竹林中我方道:“此刻已無旁人,先生可以真面目示人了。”良久。那人緩緩開面上的亂髮,出再悉不過地容貌來,只滄桑了不少,臉上多了幾道巴痕縱橫錯,咋一看上去很是嚇人。我震驚之餘低聲呼道:“胡先生!”胡宮山苦笑道:“如此醜陋的面容,實不該暴人前,驚嚇了格格是我的過錯。”我仍未從驚喜加中回過神來,半晌才追問道:“先生當年為何不告而別?這些年又去了哪裡?是誰竟能傷了先生,先生又如何悄無聲息地來了桂林?”胡宮山面上出痛苦之,強壓住悲聲道:“往事不堪回首,格格無須再多問,時機成之時我自會坦誠相告。。”我雖有滿腹的疑問,卻也不好再問。定了定心神溫言道:“先生所為何來?後又有何打算?”胡宮山沉道:“眼下我被人追殺,想借格格寶地棲身,不知方便與否?”我才這恍然。怪不得方才他不肯在眾人面前表身份,忙道:“先生肯以命相托。是信地過四貞。四貞怎可辜負先生?這定粵寺是先父王生前所建,就委屈先生暫且在此避禍。”胡先生點頭嘆道:“亡命之人。何談委屈,就請格格帶路吧。”阿離將般若堂的後廂房整理出來,請胡宮山住了進去,我對住持及眾人皆言是往昔故人,特聘了來給寧兒做師傅的,眾人不疑有他,對胡宮山以先生禮待,知其真實身份的唯我和阿離二人罷了。

午睡醒來,只聞知了不停的在草叢內鳴叫,身上已被汗水浸透,黏黏地觸覺不免心內膩味,遂命清雨打來溫水服侍我沐浴,半晌方起身梳妝,因是在寺中持齋,並不費神裝扮,只著了淄衣素服,發上了支羊脂白玉簪便罷。

金爐中燃著的薄荷香已漸漸冷了,雪寒盛了碗冰鎮過的酸梅湯奉給我,含笑道:“寺裡頭比咱們王府要涼多了,多虧了格格和二的好主意,不然可要熱死了。”芒夏做勢要打雪寒,嗔道:“嘴裡只管死呀活呀的,在神佛面前也沒個忌諱,要是叫麼麼聽到還不撕爛你的嘴!”雪寒一吐舌頭,揹著芒夏扮了個鬼臉,嘔的我也不莞爾一笑。

清雨換下金爐中的薄荷,放了一把檀香燃著,聞言走過來笑對我道:“怪不得芒夏謹慎,趙麼麼發了願要印三百冊金剛經為格格和小少爺祈福消災,昨個再三的叮囑過說話要留神,偏這小蹄子張口就是個死。”寺裡很靜,風吹過窗前帶著些荷花地清香,我深一口,頓覺神思明,含笑道:“既如此,我也隨了麼麼再印二百冊吧。”阿離扶著趙麼麼進來剛好聽到,趙麼麼如盛放的‮花菊‬般滿面笑容道:“那敢情好,明就叫小和尚們開始抄起。”我請趙麼麼在一旁坐了,對阿離道:“寧兒呢?又跑哪裡瘋玩去了?”阿離笑道:“在後院莫先生那裡,嚷著要莫先生教他下棋呢。”我一愣,後醒過神來,這原是為掩人耳目假言胡先生姓莫,這些年他到底發生了什麼,怎會到如斯田地,胡先生不僅醫書高超,劍法更是無與倫比,是誰能傷了他這樣深呢?他象是有難言之隱,我與他亦師亦友,雖情非淺。卻也不好強人所難。忽想起心內輾轉不決之事,他的出現或許能給我一些良言。

後廂濃蔭如蓋地百年古木下,一老一小正相對而坐。一雲淡風輕,一冥神苦思。寧兒自小隨我學棋,素裡眼高於頂,鮮少如此安靜的與人對弈,想來胡先生確是讓他折服了。

胡先生一身紗白長衫,沉重地鎖鏈已被鄂棟用寶劍劈斷。只面上用一塊黑紗敷起,倒有些怪異,目光灼灼地盯住寧兒,嘴角銜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讚歎,試探地笑道:“讓你一子,如何?”寧兒噘起嘴,板著臉正道:“我是男子漢大丈夫,願賭服輸,怎可叫人讓我?”胡宮山喜得眉開眼笑道:“匹夫不可奪志。好小子,好棋品!”我示意芒夏在外等候,輕手輕角走過去。對胡宮山笑道:“先生過譽了,還要請您對他多加指點呢。”兩人這才發覺我地到來。寧兒忙起身打千道:“給額娘請安。”我含笑拉起他。坐到他方才的位置上。

只見胡宮山捋著半花白地鬍子,點頭道:“格格教的不錯。這孩子甚有風骨膽氣。”我憐愛的注視著寧兒,溫言道:“和芒夏到前頭玩會子吧,額娘和莫先生說會話。”寧兒乖巧的向胡宮山告辭,又似心有不甘的道:“先生,明寧兒再來請教。”胡宮山看著他地身影穿過月亮拱門才道:“格格想是遇見了為難之事,有話不妨直言。”我由衷嘆道:“一別數年,先生一雙眼睛還是這般銳利,彷彿這天下間沒有什麼可以逃的過去。”胡宮山抿了口茶,淡笑道:“入門休問榮枯事,但見容顏便得知。”我微微一嘆,將自請撤藩一事的前因後果並廣西現狀一古腦都說了出來,末了又道:“先生,依你之見,四貞當如何自處?”胡宮山站起身來,沉思片刻道:“格格有無想過,若此時自請撤藩,其他三王會做何想我心頭一震,半天若有所思的道:“他們自然是不肯輕易出手中大權的,只是,這又豈能由我們做主?聽聞皇上已命人將撤藩之事刻在乾清宮的柱子上去,即使不主動請撤,也斷難避免,既如此,何不主動權?”胡宮山面凝重,搖頭道:“格格與他們不同,您是自先孔王爺手中繼承王位,而平西王三人的王位卻是一刀一槍,浴血奮戰得來的,王位對格格而言,不僅沒有帶來幸福,反而使您家破人亡,一生鬱鬱寡歡,如能早脫離自是迫不及待。可三王必定會與朝廷立爭到底,皇上儘管有此念頭,卻終還沒有正式提出,若格格率先自請撤藩,雖正中皇上下懷,卻使三王陷於被動的境地,他們會認為是格格挑起了這場紛爭,這樣一來,三王地矛頭會指向格格,您的處境將會變的極危險,這,不是太皇太后和皇上所樂見地。”我被他這一席話觸動心腸,臉變得愈發蒼白,緩緩道:“照先生所言,就只能等著朝廷發難了嗎?若三王執意不願撤藩,我自是無法與其同合汙,和朝廷作對再次將廣西變成血成河的戰場,置百姓地生死於不顧,只要我同意撤藩,與三王勢不兩立是早晚之事。”胡宮山緊緊盯住我地眸子,一字一句道:“唯今之計,請格格速返京城,與太皇太后和皇上共商大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