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昨天說你們是早上**點鐘的朝陽,沒有說過你們是中午的大太陽。一百多個人遲到百分之九十,這樣的軍隊也想舉事作難?我看遇難還差不多。彭越準備發飈了。

彭越問眾人:我昨天的話還算不算數?

眾人:當然算。

彭越:好。我昨天說,今早上遲到者,按令當斬。但是你們大部分都遲到了,不可能都斬首。我就拿最後一個遲到者斬首示眾,以示軍威。

諸青年一聽鬨然大笑起來:彭大叔,還是算了吧。下次我們不遲到就是了。

還笑!立即給我殺。

彭越命令殺掉最後一個遲到者後,馬上設壇祭祀蒼天,正式宣佈起義。眾青年此時才發現彭越果然是來真格的了,個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連頭都不敢抬起來仰望彭大叔。

從此,彭越就拉著這支以遲到出名的軍隊出去搶地盤。他一邊征戰,一邊收編各路諸侯散亂之兵。積少成多,竟然變成了上千人的軍隊。這時劉邦來了,彭越乾脆投了劉邦旗下幫助他攻打昌邑。

彭越這上千兵跟當初英布投項梁時的上萬兵,的確是差了好大一截。不過有多大的本就做多大的生意,當初項梁實力雄厚,並且還有楚字號將軍世家之稱號,所以生意才一下子做得很大。你劉三除了那身臭皮囊和幾個跟班的同志哥們外,簡直是一無所有,彭越能願意帶著上千人來參加革命已夠意思了,再說昌邑是彭越的故鄉,有這麼一個免費導遊做嚮導,昌邑還拿不下嗎?

什麼都不用多說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開打吧,有大家一起吃。

然而麻煩來了,劉邦和彭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啃不掉昌邑這塊礙骨頭。從碭山一直順風順水地打到昌邑,還沒遇到過對手,怎麼昌邑的牙像是石頭做的敲也敲不掉呀?

劉邦鬱悶了。

劉邦鬱悶不是因為昌邑土地到底有多肥沃,而是可惜了一個搶兵的機會。當初周章一路打向戲水的時候,就是一路搶兵過去才集成了二十萬大軍。劉邦現在手頭兵源緊缺,人多好辦事,當然也希望多能搶一點就搶一點。

不過沒關係啦,丟了昌邑,前面或許還有更好的機會,把心情放樂觀一點朝前看吧,前程會變得更加通闊的。劉邦決定放棄昌邑繼續西進。時間就是生命和金錢,千萬不要因昌邑這粒芝麻而丟了咸陽這個大西瓜。

乘著二月風,劉邦丟下彭越揚軍繼續西進。風送好運來,劉邦經過高陽(河南省杞縣西南)時,上天又給他送來了兩個人,酈食其和酈商兄弟。

酈食其是個落破讀書人,讀書人又怎麼樣?劉邦最討厭的就是讀書人。動不動就子曰子曰,曰你個頭,我看你還是有多遠滾多遠吧。但劉三你別把天下的讀書人都歸為一類人,酈食其還是不錯的。因為他學習的不是孔學,也不是法學,而是縱橫術。

秋諸子中,縱橫家不算是顯學,但是戰國時的張儀和蘇秦把縱橫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使它在秋三教九中佔有重要的一席。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其人何姓何名已不詳,只知道他隱居鬼谷寫出一部《鬼谷子》而出名。張儀和蘇秦同出鬼谷子門下,然而這兩個同班同學後走向了兩條不同之路。張儀去秦國找到工作,主張連橫。蘇秦秦波於六國之中,主張合縱。

何為連橫,何為合縱?按韓非子的說法就是,連一國之強攻諸侯之弱就是連橫。就像秦國,一個幹六個,夠強了。合眾弱攻一強就是合縱,就像打架一樣,一個幹不過你一個,六個群歐你一個總可以吧。但戰爭就不像蠻夫鬥歐,不是人多就能夠贏。蘇秦憑著三寸不爛之舌遊說諸侯,掛六國相印率出征秦國,他還不是被張儀擊敗了。

縱橫家大多出身低賤,最典型的要數蘇秦。當初蘇秦第一次出去遊說諸侯失敗後,回到家後老婆看到他都不想煮飯給他吃,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及兄嫂,對他也是愛理不理。要想成功,未必自宮,但一定要加倍付出,蘇秦立志一定要混出個樣子來,於頭懸梁錐刺股是夜苦讀《鬼谷子》。不知過了多少時,蘇秦自認為辯功已練到爐火純青,決定再度出山。憑著那三寸不爛之舌,蘇秦在諸侯面前慷慨陳辭,情四,口沫橫飛,終於打動了六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當蘇秦掛六國相印榮歸故里後,老婆,父母,兄嫂等人見他都不敢直起身,而是全彎著他進門。蘇秦不發出一聲慨:落魄的時候都沒人搭理,顯達的時候,那些人就把你如捧月星辰。真他媽的是世態炎涼啊。

法家和縱橫家學算是同行人,他們都是學帝王之術賣身於帝王之家。但是他們又有一個共同特點,為了一個共同夢想,不惜同學之情砸對方飯碗。張儀幹掉蘇秦,李斯也幹掉了韓非子。沒辦法呀,市場不相信眼淚,要怪就怪老天爺,為何沒有把他們錯開投下人間。

酈食其滿腹陰謀詭計,卻不幸淪落到高陽的一個街道辦事處工作。很巧的是,以前張耳和陳餘被秦軍懸賞捉拿時,也是在某個街道辦事處工作藏匿。看來,單位不在於小,能容身則靈。只要你是塊料,遲早都要跳出去的。

酈食其當然是塊好料,他一直沒有另謀高就,是因為心目中的那個好買主還沒有出現。所以,形形的諸侯軍從高陽開過,他都沒瞧上一個主。那就再等等吧,是金子總要發光,他相信等待會有奇蹟發生的。

這一天終於來了。劉邦在高陽郊外駐軍,其屬下有一個軍官正好是酈食其所管轄街道上的人,酈食其找到這位軍官說道:“我蹲在高陽這麼久,從高陽經過的諸侯不止十個了,但他們都是一些齷齪之徒,我都沒一個看上眼。我聽說沛公待人很傲慢,但還是平易近人的,又有雄才大略。能不能麻煩你去告訴他,我願意把自己賣給他!我教你這樣在沛公面前給我打廣告:我同鄉個有老頭子六十多歲了,高一米八(長八尺)。人人都說他是個瘋子,但他自己卻說自己不是瘋子。”酈食其真不愧是廣告大師,說自己不瘋的人有兩種:一種是真的瘋了。就像喝酒醉的人總愛說我沒醉,瘋子也是一樣道理,大多瘋了還說自己不瘋。另外一種可能是世外高人。能給自己做廣告的還還是瘋子嗎?他肯定就是隱藏民間的高人啦,現在正是諸侯用人時,劉邦一聽不馬上召見他才怪呢。

然而劉邦這位軍官卻好心對酈食其說道:“酈伯伯呀,你有所不知。我們家沛公不但爛酒好,他還特別不喜歡讀書人。有一次有個戴儒帽的讀書人去見他,沛公不但不歡他,還把他的帽子摘下來當壺撒。我勸您老人家還是別去招惹他了。”酈食其信心十足地說道:“不用替我擔心,你儘管按我說的去做就行了。”劉邦這位軍官只好就按酈食其所說的去跟劉邦說了。果然不出酈食其所料,當劉邦到高陽驛站招待所休息時,就立即派人去傳酈食其過來見他。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