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田橫這個逃難之舉,讓人看來覺得可憐,又覺可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要說你逃到海中央,只要你人還不變成烏龜,劉邦一句話就能把乖乖地你抓回來。當然,劉邦現在不是想抓,而是想召他回去。
怎麼說,田橫也是一條漢子,當初他本來是被酈食其搞定的,後來硬要跟漢軍對著幹,也那是被韓信成的,那當然怪不得他。再退一步來看,從陳勝吳廣起義起,田氏三兄弟就沒少做過貢獻,倒下一個,他們就接上一個,守住齊國,也保住了英雄貞
。
再說了,劉邦之所以有今天紅旗天下飄飄,那血染的風彩,至少也有田氏兄弟的一部分功勞。難道不是嗎,想當初,如果沒有田橫三兄弟拖住項羽死纏爛打,劉邦在西邊還能像只兔子一樣有機會到處逃跑嗎?
不用多說了,田橫這種人,叫他好漢也好,賢人也好,總之,他不能呆在海中。他一天不回來,劉邦心裡就一天都不踏實。五百人,說多也不多,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天知道他們有朝一天會出多大的事來。所以,為防後患,劉邦決定以招賢名義把他收買下來。
於是,劉邦立即派出使者,駕著小船來到了海島上,使者告訴田橫:皇上已經赦免你的罪行,請你快快跟我走吧。
田橫一聽,馬上拒絕了使者的召喚,他拋出的理由是:我曾經烹飪過陛下的使者酈食其,又聽說酈食其的弟弟酈食在漢朝裡當將軍,我還是心裡覺得害怕,所以不敢奉詔回城,還是請皇上開恩,把我廢為一個平常百姓,讓我守在這片海島中了卻終生吧。
田橫這翻話真是說得又悲哀,又可笑。廢你為庶人是可以的,問題是在這個世界上,有哪個庶人身邊竟然團聚著五百個為你蹈死不顧的戰士?既然你害怕酈商報復,那行,由我這個當皇帝的出面給你撐,如果酈商敢動你一
汗
,我砍他全家。
劉邦為了打消田橫顧慮,當即派人把時任皇城的保安司令官(衛尉)酈商召來,並且很嚴肅地告訴酈商:你可聽好了,我要把殺害你哥哥的田橫同志召回京城,如果你的人馬敢他一下,我殺你全族!
劉邦警告酈商同志完畢,再次派使者前往海島。這次派出去的使者跟上次有所不同,所謂不同的是使者手中多了一竹竿,而恰恰這
又不是普通的竹竿,而是一竿“節”所謂“節”即代表皇帝的一種信物。西漢政府的“節”是一
長約二米許的竹竿,尖端綁著牛尾。
“持節”即拿著它,代表皇帝御駕親到,具有絕對權威。所以說,千萬不要小瞧了這小小的節,如果沒有它,田橫可以頑抗到底;但是有了它,田橫如果頑抗,唯有死路一條。
這次,使者持節再次來到海島中,他只給田橫扔下一句話:皇上叫我轉告你,如果你回京城去,大者可以封王,小者可以封侯;如果膽敢抗命的話,立即派兵前來血洗小島!是去是留,你就自己看著辦吧。
劉邦這招夠狠,一下子就讓田橫無話狡辯了。留下是死,去了未必又是福,但死我田橫一個是小事,哪能連累那五百餘個兄弟姐妹呢?於是,田橫只好收拾行李,帶著兩個隨從,和使者前往洛陽。
然而,就在田橫一行人前往到距離洛陽城三十里外一個叫做屍鄉(河南省偃師縣西)的驛站,田橫突然停下腳步不走了。這真是一個奇怪的驛站,天下有那麼多字,偏偏取這麼一個不吉利的名字,所謂屍鄉,似乎不就是收留屍體的鄉間嗎?
當然,名字不好不是田橫停步的原因,其實他心裡早有盤算了。田橫對使者說道:“人臣見天子,應當洗沐更衣,以此來表示尊敬。”使者一聽,便答應田橫暫留驛站洗澡換衣。使者上當了。田橫這不是真的要淋浴更衣,而是另有打算,更讓人驚訝的是,田橫並非打算逃跑,而是準備自殺謝罪。
這時,田橫這樣對兩個隨從吐了心底的秘密:我曾經和漢王都是面前稱孤,現在漢王貴為天子,我卻淪落到亡虜之地,這已經是一件恥辱之事。再且,我曾經烹過酈商之兄,如今又要同他同肩事主,就算酈食害怕天子之詔不敢殺我,我也是心有慚愧。
其實,這次皇上召我進城,不過是想親眼目睹我的面貌罷了。請你們幫我砍下頭顱送往洛陽,這三十里的距離,相信到達洛陽時面容還不會改變,皇上還能清楚得我的模樣。
田橫說完,立即自刎。
這時使者聞迅趕來,後悔莫及,他只得立即砍下田橫頭顱,速往洛陽城。當兩個隨從把田橫的頭顱呈送到劉邦面前時,這個鐵男人下了傷心的眼淚:“賢人啊,這又是何苦啊?”天子一聲嘆息,也喚不回英雄的魂靈。最後,劉邦只好任命田橫兩個隨從為都尉,派兩千士兵以王禮厚葬田橫。但更令人驚心的還在後頭,兩位隨從埋好田橫後,就在田橫旁邊分別給自己挖好墳墓,自殺殉主。
劉邦再次被震動,正所謂,一滴水亦能看出整個海洋,以兩個隨從之志,亦可斷出居留海中的五百餘人的心之賢。於是,劉邦再次派使者把五百餘人全部召回洛陽,然而更可怕的是,這五百餘人一聽說田橫已死,竟然全部自殺殉主!
劉邦再次無語了,招賢,卻招回了一個五百餘個不朽的英魂。英雄乘鶴徐歸去,眾賢化雲相隨之,田橫,他就像天空裡一顆星匆匆逝去,但卻在大地上留下了永恆的人
光茫。他的名字也深深地銘刻在曾經居住的那個小島上,那個小島,就叫田橫島(山東省即墨市東嶗山灣口處)。
三、秋後算帳:季布和丁公劉邦這輩子,做過不少令人驕傲之事,但也沒少幾件齷齪往事。最讓他不堪回首的,就是彭城兵敗的那件事,特別是他從彭城逃亡之後,前後兩次被丁公和季布追殺,那可是一個窘樣呀。回想起這件,劉邦最咬牙切齒的不是丁公,而是那個季布,季布害他多次把兩個無辜的孩子踢下車去,從此被歷史非議,想洗刷都沒法兒了。
季布,你不死,怎麼出我一肚子的惡氣。於是,劉邦聞聽季布潛逃,立即懸賞捉拿,凡是捉到者,獎賞千金,如果敢有隱匿者,誅其三族!
季布,楚人也,為人任俠,早年聞名於楚。所謂任俠,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季布此種格,如果不是因為戰爭投奔了項羽,估計他就是一個遊離民間被百姓供為救星的大俠客。在中國古代,百姓有三大崇拜對象,一為皇帝,二為忠良,三為俠士。山高皇帝遠的,只好靠忠良;忠良早死或隱沒的,只得靠俠士。
其實在很多時候,百姓還是較喜歡俠客光臨寒舍。如果你有冤情,忠良之官職責就是幫你申冤,最多也是鼓勵你勇敢面對生活和現實,相信明天的陽光還是燦爛之類的。俠客就不一樣了,他沒有那麼多廢話,但他有很多實惠動作,比如,他會不聲不響地幫你把仇家擺平,殺他個雞犬不留,甚至還會劫財救貧,從屋頂上給你扔下一袋子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