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改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中午我們一起吃的飯,菜餚很豐盛,但我有點納悶為什麼公公心情還是不太好,顯得沒什麼胃口,也一直沉默不語。可能是因為我要走了吧。看來距離他真正走出來還有很遠。就這樣,公公留在這裡繼續泡溫泉治療。司機接我和老公回家。

一路上我無心看風景,低頭沉思著,老公問我怎麼憂心忡忡的樣子,我說沒什麼,可能是累了。

確實我想了很多,是有點心累了。從我們臨行時公公的鬱鬱寡歡,我隱隱覺到,公公並沒有因為我們的最後一次纏綿而滿足,他不會放棄,即使他不是在我,也是在自己。

看來我的這次暫緩拒絕沒有達到我預想的目的,可能反而讓公公愈發對我難以割捨了。

隨著情況的不斷變化,我的方案也必須及時調整,最好想一個既不傷害雙方,又能一次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難呀。但無論什麼方法,有一點可以確定,拒絕曖昧不能變,我不會再和公公隨便了,我要回歸正常生活。

這時候我想起了我朋友的一句話,這也更堅定了我應該和公公徹底了斷,過完全正常的生活。

我的這個朋友家庭條件一般,結婚多年一直租房子住,但生活態度非常積極樂觀,待人也很和善。

她每天都把家裡收拾的非常乾淨整齊,對房主的東西也愛護有加。不久前她還自己出錢簡單裝修,重新刷了一下牆面。

我說:“一個租來的房子,有必要這樣麼?要是別人,不禍害就不錯了。”她說:“房子是租來的,可生活不是。”這句話給我很大震撼。是呀,人生的每一時刻對於我們來說都只有一次,任何時候都沒有理由活的隨便。

尼采說得好,每一個不曾起舞的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在生活中,我們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人有所為不容易,因為人想有所成就,要靠天賦,、機遇、堅持不懈的努力等等。

相比而言,有時候有所不為更難,因為這個需要剋制自己的私慾。總有些事我們不是不敢做,而是不想做、不屑做。我們稱作不為。它是我們的道德底線。如果說法律是裁判員,那麼道德就應該是守門員。

恰恰是許許多多最平凡人的不為,守住了這個社會的底線。接下來的子,公公一個人在那裡療養,也不知道效果怎麼樣,打電話說還可以。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20天過去了,公公一個療程時間也到了,小叔子就把他接回家了。

看公公回來後還是氣不太好,情緒也不高。我想應該有必要和公公長談一次了。

在這二十天裡我也想了不少。我既然決定和公公斷絕曖昧了,就不會再改變,以後想的就是如何拒絕和如何善後了。不會再想到回頭。旅遊游泳池裡的那次不算妥協,是為了更好了斷的權宜之計。

拒絕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和智慧,夠我們學習一生。不會拒絕會使我們困擾。盲目拒絕又容易造成傷害。我想過,拒絕公公曖昧可能會出現三種結果,第一種就是使公公對我的這種情轉移昇華為友情親情,進而彼此欣賞、尊重、關愛。

這是最好的結果,難度也最大。第二種就是讓公公無可奈何的接受事實,讓事件回到原點,彼此成為過眼雲煙,在心中形同陌路。

這種雖不完美,但最安全有效、簡單可行。第三種就是公公由愛生恨,反目成仇。

這是最壞的一種結果,也是我最怕得到的一種結果。第二種結果其實在公公住院前已經基本達到了效果,可惜事實證明,我把事情想簡單了,公公很難接受這種打擊。

緊接著我延緩拒絕的辦法又一次失算了。人的情是很複雜的,有時也是不可控的。

歷史告訴我們,事情可以安排的很細周全,但往往是人的情改變了事件的方向。

所以我一直認為知人者智,自知之明,悉人才是最高深的學問,我還差很遠。

我考慮的不是現在,而是將來。我可能是因為多少受了早年父母離異和小時候一些不好的經歷的影響,所以我有一種天生的憂患意識,時常沒有安全

自從公公有病住院後,我就總有一種不詳的預,公公對我的痴情生病很可能都是暫時的,他完全走出來之後,萬一對我心灰意冷,沒了情,怕他最後轉變為最壞的第三種結果,由愛生恨,反目成仇。

最後可能還會遷怒我老公,甚至身邊所有人。公公大半生幾度沉浮,縱橫商場數十年,始終不屈不撓,罕有敵手,殺伐決斷,從不手軟,他的能量是絕對不容小闋的。

雖然這種可能很小,但後果非常嚴重,如果萬一是那樣,我幾乎沒有勝算,我賭不起,所以就不得不防。

我最初的想法是不想太得罪公公,讓公公不至於太偏向於小叔子一家。

但如果出現第三種結果,那正好與我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馳了,從而走上一條不歸路。

既然第二種結果沒達到,我又想極力避免第三種結果的出現,那沒辦法了,我就得努力達到第一種結果。

這就像是一個潘多拉的盒子,我要在它沒打開前解決它,越快越好。於是我找了個機會,趁公公家裡沒別人時去了。公公見到我主動過來很高興,我倆坐在沙發上時,他好像還想躍躍試對我怎麼樣,我擺了擺手,說:“這種事不要再想了,上次爸說好了是最後一次的。

怎麼看爸的神狀態還是不太好呢,這麼長時間還不能釋懷麼?”公公很失落,嘆了口氣說“道理我也都懂,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對人也是一樣,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求也求不到,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也許你本來就把我們的關係當成了一場遊戲,但我不是。誰認真誰就輸了,我是輸了。

但我要是不認真,連輸的機會都沒有。”我不想扯遠了,於是開門見山的說:“爸還記得你上次在我家麼,我們也是這樣坐在沙發上,那天最後我提出了斷絕這種關係,你問我為什麼這樣對你,我後來想想,我確實欠您一個解釋。

爸如果不累,願意聽我好好解釋一下麼?”公公聽我說的正式,也端坐起來,準備認真聽的樣子。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