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北歸之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綏城出來之後,魏增沒有停留,帶著齊維倫一路向北而去。齊維倫時而很安靜,一言不發,時而便會說一些很不清醒的話。好在齊維倫還認識魏增,聽從魏增的安排,一路北去也沒有不配合的地方。
幾相處,魏增經常和齊維倫談論一些往事,試圖喚醒齊維倫的神志。不是沒有作用,只是清醒之後的齊維倫總是沉默不言,面
中顯然帶著傷
。
“賢弟呀,我不想到毅山去了。我本是江南人,陸葉歸,我也想回家鄉去了。在外
了這麼多年,我也厭倦了,我也想回家鄉看看去。”齊維倫突然對魏增說道。
“大哥,你現在清醒了嗎?到江南也不是不行,只要你願意,我也可以帶你到江南去。”魏增說道。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回事,這些子裡的記憶也斷斷續續。我就連你是怎麼把我救出來,都記不得了。可能我的
神真的出了問題,不過現在我是清醒的,我真的想回家鄉一趟。”齊維倫說道。
“沒有問題,我這就帶大哥到江南去。大哥這十幾年一直幫我,到最後還是讓大哥失望了。我也希望,替大哥做些什麼。”魏增當即應允道。
“那些事情也不要再說了,命運造誰能決定的了。我也不知還能清醒幾時,這一路之上可要麻煩賢弟了。”齊維倫說道。
隨後齊維倫便把自己家鄉的地點告訴了魏增,讓魏增帶他到江南去。一路之上,齊維倫的意識時而清醒,時而模糊,魏增一路之上小心照顧,總算安全到達了齊維倫的家鄉。
齊維倫本是江南一座小城的人。因為科舉屢試不第,便開始遊歷四方。因為齊維倫急公好義,經常為了不公正的事情身而出,在士林之中也有一些名聲。讀書人之間總愛惺惺相惜,因此齊維倫雖然沒有為官,但卻有不少身居高位的朋友。問道便是其中一個。
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年時期一腔熱血,被許多的無奈所取代。齊維倫不過一介書生,完全沒有自保的能力,隨著王朝逐漸走向末,世道也越來越混亂,齊維倫也經歷了許多不幸。
最後遇到了魏增,因為對難民的同情,便和魏增在石風城。一起發動了起事。
起事之初,齊維倫揹著極重的道德包袱,一直堅守忠君愛國的他,走上了叛變的道路,心裡總是不好受的。但是隨著燕北義軍一步步發展起來,齊維倫發現自己可以大膽施展自己的抱負,心情越來越好,便一心輔佐魏增。想把魏增變成一代賢君。
如今燕北大軍已經戰敗,十幾年的努力如同虛夢一場。齊維倫的心中,還剩下什麼?現在他只想回到家鄉,實現落葉歸。
江南的小城十分寧靜,雖然這裡有兵災的痕跡,但是在範拘義的治理之下,常生活已經恢復了。
齊維倫回到家鄉。面而來的人,十個有九個不認識,剩下的一個人對於齊維倫也沒有任何映象。
雖然物是人非,但是齊維倫走在家鄉的土地上,向魏增訴說關於家鄉的一些往事。內心之中也是充滿喜悅的。臉上帶著笑容,齊維倫似乎很適足。
終於來到了一處院落前,齊維倫裹足不前,面之中帶著猶豫。魏增詢問,原來這裡便是齊維倫以前的家。
終於齊維倫鼓起勇氣,敲響了大門,面而來的是一個完全不認識的年輕人。齊維倫向年輕人詢問了一下家族之中的一些狀況。年輕人見齊維倫年紀頗大,對自己家族中的舊事,知道的十分清楚,以為齊維倫是一個遠方親戚,對於齊維倫的問話知無不答。
這時一箇中年人聞聲出來,齊維倫認得那是他的一個晚輩,當年他出走時這個中年人還只是一個孩童,如今已經是兒孫滿堂了。
齊維倫和幾個人,家長裡短說了一會,便離開了。
“大哥為什麼不和他們相認,或許你可以留在這裡安度晚年。”魏增問道。
“我們家族很重忠貞二字,我背叛了王朝,早就成了家族的罪人。相認不過增添許多不愉快罷了。如今我看到家族中的人,生活還算安康,已經心滿意足了。”齊維倫回道。
魏增聽罷只是低頭不語。
齊維倫走出了小城,便已經有些支撐不住了。燕北大軍失敗的刺,一路上奔波的勞苦,終於讓這個已經暮年的人油盡燈枯了。
齊維倫支撐不下去了,彌留之際已經是糊塗多,清醒少。但齊維倫很安詳,這種安詳不同於沉於幻境的瘋癲,這種安詳是發自內心的。
將齊維倫葬在了他的家鄉附近,魏增便開始向北而去。
這是他第一次來到江南,江南的樹木都是綠的,比起北方冬的荒涼,江南顯得十分清新秀麗。但是魏增的依戀並不在這裡,找到唯真,回到毅山,就是他最後的堅持。
回頭望了齊維倫的墳墓一眼,權當最後的懷念,魏增便離開了江南的這座小城。
在魏增走後不久,幾名騎馬的人來到了齊維倫的墓前。
一名身穿青衣的人,下馬查探後說道:“這上面寫著齊維倫之墓,看來齊維倫已經死了。這墳是剛剛立的,看來就走齊維倫的人並沒有走多遠。大家四處追查,一定不能放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