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我之悲兮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還有就是······”還有?董卓心中高興的無以復加。為何?自己派人去請,他們肯定不鳥自己,但若是有蔡邕的手書,就好比魚鉤附帶了魚餌,自願上鉤。那效果可是天差之別啊。

“天下有識之士,大多都處在穎川。海內聞名的穎川出院中的學士可是不少,若是能為丞相所用。自可為丞相助力。”董卓重重的點了點頭,那裡面的人才可是不少,貌似戲志才、陳群等牛哥都是從那裡面出來的。有了這些人才,對付關外的大敵,還不是切菜砍瓜······“丞相,這些人雖說大多是寒士,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考慮,只怕其中有些人,並不願投靠丞相。”蔡邕沉聲說道。

有如一頭涼水潑在頭上,董卓頓時愣了。忙問道:“他們乃是寒士,為何還不願為本相做事?本相從不會虧待自己的部下。”

“誒······”蔡邕常常的嘆了口氣,說道“丞相併不知道他們心中所想,他們出身寒士不假,但是他們祖輩也是士族出身,曾經顯赫一時。只是現在族中並無大官,漸漸沒落下來。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重振自己的家族······”

“難道本相這裡,就無他們的用武之地?不能重振他們的家族?”董卓疑惑的說道。

“並不是丞相這無他們的用武之地,而是丞相不容許士族在自己的地盤上存活下去。他們若是得勢,就是丞相手下的士族!”蔡邕雙眼盯著董卓,鏗鏘有力的說道。

董卓一股做在了座椅之上,仰天長嘆道:“想不到還有這樣的事情,本相真是萬萬沒有想到······”董卓向蔡邕問道:“若是此次士族造反,我放他們一馬。這件事情可有迴旋的餘地?”一句話說完,董卓就知道不可能了,雍州的士族被徐榮殺的太多了,幾乎只有一層得以生還。

而蔡邕也是搖了搖頭。顯然這樣做並不能有所挽留寒士的心。

蔡邕見董卓頹廢的模樣,說道:“丞相,伯喈有一小徒,名叫顧雍。其態度和藹,謙虛。辦事亦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主意,考慮問題周到全面,處理問題穩妥。”

“其接到我的手書,定然來相助丞相。只是······”

“只是什麼?”董卓急忙問道。讀三國的”董卓“可知道,顧雍可是做東吳丞相的,這樣的人才,自己又怎會放棄!

“只是顧氏乃是江南名門望族,只怕他的家族並不願意讓他過來。”董卓咬牙切齒道:“可惡的士族,本相就是厭惡士族的專權與霸道!”蔡邕嘆道:“可這就是事實,人力所不能改變也······”我,董卓比他們多了兩千年的文化.,還會輸給他們?董卓豪氣的笑道:“就請岳父修書於剛才所述之人才和岳父的徒弟顧雍,他們來了,本相歡喜;若是不來,等本相一統四海之時,再看看他們可還有臉面見本相!”蔡邕也被董卓豪氣甘雲所折服,嘆道:不愧是已經佔領大漢三州的梟雄,完全沒有被剛才我所說的話嚇倒。值得人敬佩,與深深的畏懼!

“如此蔡某就先回去修書了。”董卓笑道:“不急,不如等士族之事完結之後,再辦不遲。現在先去見見琰兒吧,她可是想念你好久了。”蔡邕在心中暗暗高興,這個女兒沒有白養,知道想念爹。拿著人參,高高興興由侍衛帶著去找蔡琰去了。

“子滿,吩咐李儒與賈詡,本相要將洛陽的士族一網打盡。要他們想一個萬無一失的計策對付他們。”

“是,主公。”董卓在心中發狠:敢不來我這?待本相的大軍打破城池,將你們那所謂的士族,雞犬不留!

心中發酸:難道他們都是士族之人,就沒有一個是普通百姓的?一點機會都不給我,我可是穿越者,一點特權也沒有?雖然我已經練就千萬人才有一人修煉的神功,不過總不能我一個人攬下所有的活吧,我可是很會偷懶的。(賈詡:我有同!)侍衛將蔡邕帶到了董母的地方,遠遠就聽的有琴聲傳來,蔡邕停下來靜靜的傾聽。琴聲溫婉動人,無一絲偏差,令人心情舒暢。蔡邕直嘆道:“不想琰兒才到丞相府中數月,就琴藝已然大進。當真是可喜可賀。”(董卓與她們可是共同進步的)直到一曲彈完,蔡邕才快步趕上,敲門問道:“琰兒,我是父親!”侍衛急忙說道:“這是老夫人的房間,怎可大聲喧譁!”裡面傳來一位老婦威嚴的聲音:“是蔡大家嗎?進來吧。”蔡邕也是知道的,董卓對他的母親甚是尊敬,推門而入,忙說道:“謝老夫人。”蔡琰高興的撲入了蔡邕的懷裡,狠狠的將腦袋埋入蔡邕的口,說道:“父親,我想死你了。你怎麼到現在才來看琰兒呢?”

“是父親的不對,以後常來看琰兒。”蔡邕寵愛的著蔡琰的秀髮。

“恩。”蔡琰高興的點頭,馬上向三個姐姐介紹道:“貂蟬姐姐和張寧姐姐還不認識我父親呢,我父親可是很厲害的,我的琴藝就是父親教的。”張寧與貂蟬向蔡邕見禮道:“見過大人。”蔡邕見二人的美貌完全不遜於女兒,有點為女兒擔心。但是見女兒生活的很開心,也就大方的向她們道禮。

老夫人笑道:“蔡大人亦是我兒岳父,我等就是親家,何來如此多的繁文縟節焉?”

“是伯喈的不是。”蔡邕也是笑道。

莎莉兒說道:“琰兒的琴藝如此出眾,想必蔡大人的琴藝定是更加的了不得。”蔡琰嬌笑道:“父親的琴藝很厲害的,琰兒當然比不過了。”蔡邕看著自己活潑可愛的女兒,說道:“由於我當年已經是一脈單傳,也想生一個男孩,可以傳宗接代,誰不想生了個嬌滴滴的女娃娃。”蔡琰衝蔡邕一齜牙,神情顯得特別的動人。

蔡邕看著女兒,繼續說道:“但是既然已經生下來了,我與夫人也無可奈何。只得好生的教導她琴棋書畫,其中琴藝,琰兒是最為通的。剛剛我已經聽過了琰兒的琴藝,差的只是飄渺的意境了。”老夫人問道:“如此,蔡家自蔡琰之後,豈不是絕後了?”蔡琰低頭,不敢看她父親。蔡邕說道:“生了個女兒,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現在只求琰兒能幸福安康就好了。”蔡琰聞言,動的滿臉淚光,再次撲在了蔡邕的懷裡。父愛的偉大不比母愛差,有時寬廣的懷,更不是母愛可以比擬的。

老夫人對絕後這樣的事情,可是很不開心的。就連我沒有一個男孩,她都會要求我多娶幾個夫人,多生幾個。

雖然只是她的親家,但我的母親還是不願見到蔡家絕後的場面。喝道:“去叫卓兒來,我與他商議一下。”侍女馬上來通報於董卓。

董卓自然不敢怠慢,來到母親的房間,向母親問道:“母親何事召喚孩兒?”母親說道:“蔡家一脈單傳,如今只有蔡琰一人,再下一代便絕後了。為娘想為蔡家留一個子嗣,不知卓兒有何想?”

“母親有何安排,孩兒無有不從。”董卓恭敬的說道。

母親說道:“卓兒已經是官至丞相,家中的大事母親又怎能自己隨意安排。”母親頓了頓說道“蔡大家乃是儒學宗師,若是從此斷後,不免讓人傷。母親想將琰兒所生的第一個孩子,跟蔡大人姓,以傳蔡家的香火。”蔡邕聞言,滿臉希冀的看著董卓。董卓笑道:“此乃好事也,孩兒又怎麼會不答應呢。”蔡邕動的拜道:“蔡邕謝丞相與老夫人的恩典。讓蔡家可以延續香火,蔡邕真是······”母親說道:“琰兒先和蔡大家好好敘敘吧。”蔡琰拉著蔡邕就出去談話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