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小名蘭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夢姬的公開身份是襄助君王得到高麗機密的好心女子,得到君主垂愛,封為妃。高麗大營這邊得到消息,正巧韓德讓已醒,四處尋找夢姬而不可得。此時一群高麗人上來要見太后,韓德讓一時也是撓頭,只得說太后抱恙,見客。
王吉出時間來對付東江的吳祥。王吉心裡已有一計,他派西門克、雲姬去白雲山莊走了一趟,佯裝是護送吳祥的二叔遺孀入城。半夜,裡應外合,
文龍率先從東門殺入城中,俘虜了吳祥,譚論也從西門進城,剿滅了叛軍。
既然首惡已經抓到,自然要追查吳祥叛變原因,還好夢姬在這裡。原來吳祥嫌自己官位低,而韓德讓開出價碼,讓他叛亂,打敗大勤朝後,封他為遼東王,世襲罔替。
這一切都是因為吳祥家有太白山水圖,要不是這圖,吳祥不可能值這麼高的價碼。好在吳祥叛亂沒有造成什麼影響,王吉聖明燭照,重新信任了袁重煥,命他加緊收縮包圍圈,計劃一口吃掉高麗主力。
平定了吳祥的叛亂,首功應該是馨予母女的,但是,王吉還是難以接受如此蕩的母女,於是給了個賞賜,將她們好生安頓在東江城裡,頤養天年吧。***永泰三年四月十五,遼東戰事過了一個冬天,已經到了
天。四月遼東已然
寒料峭,讓人
到陣陣寒意。遼陽大帳內的將軍們卻心情
動,一點都不冷,因為總攻前最後一次御前會議,定下了對高麗主力部隊的最後圍剿
期,若是一戰成功,少說百年內高麗不會再來挑事了。
王吉做了最後的戰前動員,袁重煥做了作戰部署,一切準備妥當。由譚論文龍率軍從南部發起攻擊,袁重煥從北邊發起攻擊,楊博率馬軍從東北方圍剿,王吉、西門克領著中軍從西面發起進攻。
一切佈置妥當,大家回營各自準備,四月二十辰時發起總攻,如有提前洩
者,力斬!不知不覺,時間到了四月二十
,北風吹得戰旗呼啦啦的飄著,二十萬大軍整裝待發。
文龍、譚論的三萬東江兵已然就位,東江兵善守,已然連夜挖好了壕溝,部好大炮火槍,溝內佈置好了木尖,人若是掉落,必然串成串了。
東北路軍楊博馬軍是為了切斷高麗人往蒙真部逃竄的,因此都帶著硬弓強弩,一旦有人逃跑,必然殺。北路軍袁重煥近七萬人馬,為了一舉蕩平高麗主力,這部分主力是輕甲騎兵為主,輔之以步兵,是進攻的主力。
西路軍是王吉、西門克的軍,這一路軍裝備
良,戰意旺盛,
著一
的火器,有步兵、火槍兵、騎兵,目的是抵住高麗人進攻。
戰鬥打響,高麗人先是衝到南邊,以圖向南回家,見壕溝難以逾越,開始四散奔逃,大部分被袁重煥和王吉的軍剿滅,少部分被楊博的騎兵
殺,自然
文龍、譚論的陷坑、大炮下也死傷無數。
此一役,高麗主力兵十萬,僅剩韓德讓帶著一萬餘人逃走,其餘被俘、被打死、打傷,高麗
銳悉數覆滅,遼東大片土地盡歸大勤國,王吉就地下令,設立遼東四省巡撫,吏部、兵部儘快派員,以軍屯為主,開墾遼東土地,遼東新開土地,三年不
賦稅,屯田家戶一律免除徭役。
遼東戰事大捷,王吉一路凱歌高奏,得勝還朝,自是萬分欣喜。一路上士兵歡呼著:“皇帝庇護,遼東大捷,天佑我皇,江山永固!”永泰三年五月初八,王吉在金鑾殿上宣旨,賞賜有功將士,遼東督師袁重煥,加太子少傅,任命為遼東總督,封靖安侯。
軍統領西門克,加太子少保,領徵東將軍銜,封一等肅毅伯,世襲罔替。大學士劉弘基,加太子少師,領吏部尚書職,封一等毅勇伯,世襲罔替。其餘有功將士,譚論、
文龍都連升三級,坐到了總兵一級的高級將領。
其餘官員不必說,劉弘基的伯爵封號是毅勇,乃是侯爵才能用的字樣,王吉以此封賞,實際上將劉弘基的地位抬得很高了,此外,西門御卿的西域貢女已到,二女國天香,一曰疏影、一曰媚影,王吉又賞了二女一品誥命,足見對劉弘基的重視!
除了劉弘基有了新媳婦,西門克和西門御卿王吉也賜了美女,這些美女都是南宮家進獻的,為的就是避免西門家過於膨脹,提個醒,由皇宮的宮女來出嫁,有些過於明顯,而武林世家出嫁,會讓人到柔和一些。
這時的內閣由王吉的父親、太師、文華殿大學士王天琪領銜,按理來說,王吉想封什麼給父親都不會有問題,只不過物議紛紛罷了。
之前王天琪當大學士之時就有人上奏,王天琪久在嶺南,疏於朝政,恐難當大任。還有更難聽的,說什麼皇帝選一個不懂朝政的人當首輔,為了自己抓權方便。還有說什麼王天琪當首輔,天下難安之類的。對於惡意攻擊的,一律降職、發配。
不過也有人從好的方面猜測,一些人說,王天琪在先帝朝就是西北重臣,值此朝政紛紛、莫戳篡位之際,避禍嶺南,實屬高明,又在皇帝復位時出了大力,有從龍定鼎之功,因此調入京城乃是合意人選。
對於劉弘基的紛爭就更多了,不過一場遼東大捷,大家還是閉了嘴。不過劉弘基個謙和,明白謹小慎微的道理,力辭少師的加封,自然,內閣首輔是太師,次輔是少師也有些不妥。
遼東大捷,王吉的帝位坐的更穩了,滿朝上下對於王天琪、劉弘基為首的內閣也口稱讚,政令捋順了許多。
不過,在遼東戰事期間,大部分宗親不能體恤上情,朝廷困難時依舊吵鬧領取足額俸祿,祿王福王因為一百多兩的俸祿銀子就攪鬧戶部大堂,幾乎誤了遼東軍糧的運輸。
王吉聞言怒不可遏,下旨,宗室應以體諒國事為己任,然上不能毀家紓難,下不能盡忠報國,深負朕望,更令列祖列宗寒心,朝廷以全國養一族一姓,諸王當何等謹小慎微、盡忠竭力,以報皇恩,祖宗創業艱難、寧有子孫如此乎?
國有大戰而臨戰卻懦,天下豈有此理乎?今削去祿王、福王、桂王、豫王等十五名親王爵位,先王恩賞一律充公,宗室除名,廢為庶人,令往中都為列祖列宗守靈,由中都將軍就地監視。
其餘九王降爵一等,爵位一律世襲遞降二等,之至將為四品官以下品級時,朝廷停止發放俸祿,但是在宗籍內統計。
其餘郡王、王子實行嫡長子繼承,除了嫡長以外,不計入朝廷供養範疇,只在宗籍內留名。雖然眾親王敢怒不敢言,但是此政一出,無不拍手稱快!朝廷負擔也一下子請了很多,尤其是抄家的十幾位王爺,家產總額達到了朝廷幾年的歲入!
可見常
血達何種程度!一件件自持宗室親王犯下的累累罪行被揭
出來。王吉看了奏章,命一御史開赴中都,當面向諸王及列祖列宗宣讀,以示懲戒!
此時已到了永泰三年七月,南宮暉、南宮曠、南宮怡均已足月生產,南宮暉和南宮怡均生下健康的小皇子,王吉賜名為王熙安、王熙靖,意為太平盛世之意,南宮曠和西門嘉一樣,誕下的是一位可愛的公主,取名王夕頎,取義女孩秀美之意。
回宮後,王吉冊封了曦貴妃夢姬,也按照諾言,冊封了西門家的嘉為貴妃,號穎貴妃,後宮此時有十三位佳麗:皇后秦嵐,小名蘭蘭,永泰二年八月初八,誕下太子王熙業。毓貴妃雲姬,無所出。寶貴妃白薇,永泰二年十月初三,誕下三皇子王熙文。
穎貴妃西門嘉,永泰二年九月十六,誕下長公主王夕顏。綺貴妃南宮暉,永泰三年七月初五,誕下四皇子王熙安。宸貴妃君燕,無所出。曦貴妃夢姬,無所出。寧妃萍兒,永泰二年九月初六,誕下二皇子王熙寧。怡妃西門娜扎,無所出。芳妃西門熱巴,無所出。賢妃杜宣儀,無所出。瀟妃戚紫寧,無所出。妍妃戚硯笛,無所出。長沙另有二位貴妃:高貴妃南宮曠,永泰三年七月初七,誕下二公主王夕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