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吳甲震天下第三十九章暗設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臨淄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

因其城臨於淄水而得名。臨淄城從呂尚時開始修建,有大小二城,大城為外城,小城在大城中西南角,為宮城。大城有十三個城門,有鹿門、龍門等,正南門為稷門,對著門外的牛山和稷山。

經過了八的水路趕程,姜良來到了久違的臨淄。入城就見城中百姓惶惶不安,紛紛結伴外出逃難。眾多士兵沿街巡查,氣氛中充滿了危機。

姜良同老管家姜平在城內東面一所大宅會面。

姜平一臉欣善,宅內滿布手下,約有五、六十人,大部分是昔隨姜良闖商場的家將,餘下小部分都是新臉孔,姜良知道是姜平召來訓練的孤兒,以姜家的一切尊。

他們都是姜氏商場的主幹人物,都有不俗的商業才能。

每一個晉見他的手下,都出真心崇敬的神。姜良在策略佈局上是一把好手,在商場上也是一個翻雲覆雨的人物。他們未必知道姜良此刻的真實身份,卻清楚姜良由一個身無分紋的百姓,短期內打拼出來了一個姜氏家族。

姜良一聲長笑,向姜平道:“姜老,你做得很好,我沒有看錯你。”姜平風霜滿臉,老態龍鍾連忙道:“少主公誇獎。為了避人耳目,眼下這裡只有五十五人,但全是忠於我方的好手。若有需要,我還可調來更多的人來的。此刻那些人都集中在附近幾個大城,負起偵察打探的任務。”姜良點頭道:“這幾臨淄城中有什麼異動。”姜平想了許久道:“沒有什麼不外乎是亂做一團,百姓離家的離家,逃跑的逃跑跟前一段時間的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一個天,一個地?姜良思緒嚴謹絕不放過任何可疑之處“怎麼說,這幾跟前一段時間有何差別?”

“前一段時間,這臨淄上下都在吹噓姜驁、田恆的功績,都將他們吹成了齊桓公、管夷吾的轉世,許多齊民都紛紛趕到臨淄附近、城中定居。那時臨淄城中就連走路也是挨著走…”姜平這一輩子都呆在齊國,想到如今的齊國慨嘆道:“但此刻臨淄卻是巷邑無行人。”聽後姜良心中出現一絲疑惑,但並未想到問題所在。過了良久,依然無所獲,暗笑自己多疑,吩咐下去讓所有人密切監視齊地的一切動向。

就這樣姜良足不出戶,終在大宅內分析情報,閱覽書籍。

反之姜平終在外奔波,收集各方面的消息。多年來姜家以臨淄為基地,建立了龐大的商業情報網,一方面通過各式身分的商人,另一方面又在齊軍內安眼線,養兵千,在這時發揮出驚人的作用。

後,趙鞅偕同姜萌、闞止終於殺到了臨淄城下。

“少主,趙鞅此刻正同姜萌、闞止把酒言歡,大設慶功之宴。只是將臨淄城團團圍住沒有一絲打算出兵的跡象。”姜平又一次將信息報告給了姜良。

大設慶功之宴?沒有一絲打算出兵的跡象?姜良滿心疑問,此臨淄之戰對趙鞅來說是至關重要,只要他能夠破城擒住姜驁、田恆。那麼,趙鞅就能夠一舉消滅姜驁、田恆以及姜萌、闞止。

他們這對人一亡,齊國血脈登時截斷。齊國亦將陷入群龍無首的地步,然後他大可通知智宣子,讓智宣子率領數萬大軍前來一統齊地。將智宣子引出晉地,保存晉國趙氏,達到趙鞅最終的目的。

這禍水東引之法,縱然是伍子胥、孫武子這些奇才都讚歎不已。趙鞅應該知道這時間拖的越久,對他這位外人來說越是沒有得利之處。禍水東引之法也將因為時效而起不到想象中的最佳效果。

趙鞅沒有理由在這個時候大設慶功之宴,除非他以有了破敵之法,而且還是勝券在握。

姜良一遍又一遍的看著手中情報。

姜平見姜良神有些疲憊道:“少主,時候不早了,早些休息吧!”時候…時間…姜良皺起眉頭,怔怔地想了一會兒,忽然提高了聲音:“對就是時間…兵貴神速,但趙鞅卻為了這次戰役準備了兩三個月,這絕對不是一個用兵之人該放的錯誤。除非…他另有所求…”他一面念著,一面大步來到案几前。

案几旁邊大大小小成捆的木簡堆積如山,姜良找出了三個月前的臨淄情況。終於發出一聲歡呼:“好一個趙鞅,好一個惑敵之計。他煽動百姓,吹噓姜驁、田恆的功績,讓他們向臨淄遷移。三個月,九十天,縱然每天在百姓中混入一個晉國死士都可達到百人。以趙鞅之能,又何止這些。想必這臨淄城中的晉國死士不會下五百餘人,他們故意裝做不攻,讓守軍放鬆警惕,然後從內部攻克。趙鞅之所以沉默了三個月,是因為他明白臨淄是他禍水東引的唯一阻礙。臨淄城堅,強攻很難攻克。因此,他故意吹捧煽動,先是大吹特吹,高功頌德麻痺姜驁、田恆,暗中卻是在為攻打臨淄埋下了重重一筆。”想明白一切,姜良嘆道:“趙鞅真奇才也。”隨即心想:“大王打算在趙鞅滅掉齊國之後,智宣子支援之前。以救援齊國的正義之師,集合優勢兵力以水陸三萬大軍強行擊破趙鞅的一萬多晉兵,一統齊地。若讓趙鞅如此快的就將齊國滅了,大王一定沒有時間在智宣子支援之前消滅趙鞅。為了大王的目的,應該幫姜驁、田恆他們一下,使得他們不至於敗的如此迅速。”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