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初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水師去高麗一趟,勢在必行。派誰去,打到什麼程度,我會叫參謀作個規劃。子矩擅長與外人打道,就負責和這些高麗人籤個合約,幫他們做的事情,都有代價。即便眼下還不起,將來有機會也得還上!”文天祥點頭,認同了杜規的建議。

據文忠的記憶,北元曾經兩度自高麗出兵,征伐rb。在自己的這個時空分支,第一次已經發生過了,以失敗告終。第二次徵期好像就是今年。

但究竟北元在高麗國打造的船隻,是為了伐,還是為了攻宋,文天祥不敢確認。自己這個時空,隨著破虜軍的逐漸壯大,已經與文忠那個時空越離越遠。那個時空的很多歷史,已經不能再借鑑。

“苗他們上次火燒登州,已經燒了北元戰艦二百多艘。這次北元又在高麗也大舉造船,恐怕就是衝著咱們來的!”陳龍復見文天祥陷入沉思狀,低聲在一邊提醒。

“再委託方三當家送一千把騎兵弩,兩萬枝短箭去乃顏那,順便打探一下,乃顏到底還能堅持多久!”文天祥低聲吩咐。

讓乃顏與忽必烈互相殘殺,乾蒙古人的血,是大都督府上下取得共識的良策。相關參謀接過將令,飛跑出去安排。文天祥對著地圖想了一會,抬起頭,對曾寰吩咐道:“將南洋的事情跟子矩說一下,看他有什麼好主意。”曾寰點頭答應,拿出一疊案卷,將最近南洋葛郎郡發生的襲擊大宋商船事件以及爪哇國的資料給了杜規。

原來大宋南方海中諸國林立,都曾經有使節與大宋往來。破虜軍入主福建後,大都督府鼓勵海上貿易,沿海諸國與大宋的關係愈發密切。各路海商賺錢賺得順風順水,漸漸對當地土人失去了警惕。

商隊往來大小東洋(歷史上對菲律賓、印尼),都喜歡去爪哇停靠。那裡的銅器和錫器價格便宜,運回福建後利潤巨大。

爪哇國是南海第一大國,不僅統治著東、西爪哇,還征服了馬都拉、巴釐,並是三佛齊等國的宗主。但最近二年,隨著蒙古人的勢力漸漸向南滲透,緬甸、佔婆、清邁和速古先後表示臣服北元(酒徒注:正史,東南亞各國起初投降,後因不願將國土劃入北元,先後反叛),蒙古人趁著這個機會與爪哇建立了聯繫,和他們相約夾攻大宋,但遭到爪哇王哈只葛達那加刺的拒絕。

前,大宋船隊在爪哇一個叫葛郎的地方靠港,與當地百姓易。當夜,葛郎地方土酋哈只葛當帶著萬餘士兵駕駛小舟襲擊了大宋船隊。大宋船隊倉猝起錨戰,被焚燬糧船二艘,其他船隻拋棄大部分貨物,奪路逃回報信。

“只怕是在蒙古人幫助下,爪哇已經內亂!”杜規翻看完情報,低聲分析。

“你是說哈只葛當並非受到其王指使?”劉子俊驚詫地問。他也有這種預,但具體詳細消息,還沒有斥候從南海送回,所以他不敢確認自己的判斷。

“那些海島國家可不像咱大宋。他們一個島上的土酋就是一方霸主。所謂國王,有時候本管不了地方上的事!”杜規點點頭,仔細剖析爪哇國最近種種可能發生的事情。

“各島名義上是一國,實際上互相不服氣。再加上蒙古人在旁邊煽風點火,不打起來才怪。不過,這對咱們也非壞事…。”

“難道子矩有什麼妙計?”陳龍復看了杜規一眼,問道。與杜規共事三年,對這個看上去人畜無害的矮胖子他可不敢小瞧。甭看此人平時不笑不說話,實際上兩眼一眯縫就能給人下一串絆子。

“商隊說,最近爪哇和三佛齊都發現了銅礦,純度很高?”杜規低聲說著,小眼睛裡,放出了咄咄光芒。

曾寰、劉子俊、陳龍復,甚至包括文天祥都楞住了。在杜規沒進來之前,他們已經商量過如何出兵保護航線的事情。但大夥的思考角度僅僅侷限在大都督府應盡保護百姓之責的位置上,從來沒有人動過搶劫的心思。

護航的開銷很大,船隻入海後,糧食、淡水、蔬菜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但杜規一句話,解決了所有困難。

他的話與大國形象和聖人之道完全不符。但他的話,卻在眾人面前推開一扇塵封已久的窗口。

“打仗耗糧耗錢,況且放著故土不收復,去征討海外,對百姓和朝廷都代不過去。但如果一仗打下來能穩定後方,並且拿下個錢罐子,大糧倉出來,這仗就值得一打!”杜規不管別人怎麼看自己,笑著說道。

“聽你的話,咱大宋一點都不像個天朝大國!”劉子俊笑著推了杜規一把,調侃道:“倒向個佔山聚義的強盜,天天盤算著如何大塊分金!”

“能做佔山為王的強盜,總比被人亡國滅種好。能搶劫外敵,總比搶劫自己的百姓好。我倒是想以德服人,可別人不認識這個德字,咱怎麼辦?”杜規笑著回應,從劉子俊的語氣中,他聽出來對方支持自己的看法。再將目光移向文天祥,卻看見文天祥的表情極其古怪。

“這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做法,傷天害理!”文天祥心頭突然湧現了一股牴觸情緒,但很快,這種情緒就被杜規所描述的利益壓制住了。

仗勢欺人,搶人財產、糧食,既不符合文天祥平生所學忠恕之道,也不符合文忠的國際主義神。但現實卻告訴文天祥,這是解決目前面臨錯綜複雜難題的一個突破口。對南洋如此,對高麗也如此。

“子矩,你說說看,咱們是出兵將南洋諸島統統拿下,還是他們道歉賠償?”文天祥口中突然冒出了一句他自己也不敢相信的話,惹得陳龍復等人紛紛側目。

丞相大人變了!陳龍復等人這樣想,約法大會召開前,曾經有一段時間,大夥覺得距離文天祥非常遙遠。而此刻,卻發覺他又變近了,比原來更貼近凡俗。

“不需要派很多船,派幾艘大船去,以威壓為主。扶植其中一方,讓他取得相對優勢。然後要求戰敗者以銅礦、糧食為賠償。戰勝者以關稅、礦石和糧食做咱們出兵幫忙的酬謝。咱們儘量直接作戰,或少作戰。但必須保證大宋在諸島的最大利益…”杜規見文天祥如此重視自己的意見,興奮得雙眼放光,一個接一個壞得冒煙的點子,接連從他嘴巴里蹦了出來。

“禍水外引,因外部勝利緩解內部矛盾。這個杜規,嘿…”陳龍覆在心中默默地想。

“啊嚏!”正在曬太陽的哈只葛當酋長突然打了個噴嚏。放下部屬進貢來的戰例品,他站起來,遙遙向海面上望去。

“宋人不會來報復吧,蒙古使節說了,宋人馬上要亡國了,沒有力量派兵出海!”已經宣佈自立為葛郎王的哈只葛當不安地想。從佔婆繞路趕來的蒙古使臣曾信誓旦旦地保證,一旦宋人派艦隊出海,蒙古人立刻從江西攻入福建。

江西和福建都是哪裡,哈只葛當不知道。他只知道大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與大元比,大宋的武力微不足道。

“啊嚏!”高麗國主王昛(王愖)緊了緊衣領,偷眼看了看自己家的王妃忽都魯潔麗米斯,生怕因為一個噴嚏惹了這個王妃不快,否則,就不但自己一個人麻煩,整個高麗都要雞犬不寧了。

“王怎麼了,不舒服麼?”忽都魯潔麗米斯伸手摸了摸王昛的額頭,關切地問。

“沒,沒事!”王昛的身體明顯一哆嗦,顫抖著聲音回答。向自己的子陪著笑臉,心中卻在忐忑不安地想:“她怎麼對我如此好,不會是戰船偷工減料,被蒙古人發現了吧!”酒徒注:請多多訂閱,多多推薦。如果您不喜歡花錢看,請幫酒徒多多宣傳推廣。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