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歸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看來我是回不了家了。”在本大使上表請求返國的前一刻,大明宮中傳來帝王“優詔
留”的旨意,阿倍與恭彥竟都在被
留的名單上。
行李都已經收拾完畢,辭官卻遲遲未獲允許的阿倍仲麻呂,一掃往的開朗,神
憂愁地看著他的
本友人。
“恭彥,你真的說對了。”阿倍仲麻呂不得不承認,大唐的明皇真的有收集異國朝臣的癖好。
當今的國師一行和尚在開元四年時,跟隨善無畏大士來到長安佈教,結果兩人幾度申請歸國,明皇都以“優詔留”來處理。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十幾年前入唐的金剛智大士與其弟子不空身上,兩人如今依然滯留洛陽、也無法如願歸國。
“彆著急,時間未到,也許還有轉圓。”吉備真備安著朋友。
抱彥則將他準備帶回本的一部分行李託給吉備。
“倘若我無法回國,那麼這些東西,請轉給我的家人。”平民身分的井上家,當初為了幫恭彥籌措旅費,典賣了不少家產。恭彥將他為官數年的薪俸換成了珍貴的絲綢,請吉備幫忙帶回家。
不似阿倍愁眉不展,對於明皇“優詔留”的旨意,恭彥似乎較能泰然處之。
儘管恭彥也清楚,倘若這一次沒有跟隨多治比大使歸國,下一次遣唐、至少又是十五年之後了吧,屆時他年逾四十,雙親已老,也許等不了他回國再見他們一面。但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祝晶身上。倘若祝晶跟他回國,她也將與家人長久分離。如今怎麼做,都是兩難。
她還不知道他那天與醫者做下的決定。
他還不知道該怎麼告訴她。
回過神來,恭彥走到阿倍身邊,安道:“想開點,阿倍,我們隨遇而安吧。”如果天意要他留在長安,那麼,他就會留在長安。
祝晶不知道自己家人與恭彥的決定。
聽說明皇下旨“優詔留”阿倍仲麻呂與井上恭彥的消息後,她請求慧安公主帶她入宮,晉見帝王。
在御書房等候良久,祝晶終於見到唐明皇。她希望他還記得他曾經賞賜給她一個心願,但願君無戲言。
因為她有一個心願。她希望她的本遣唐使友人們,可以順利歸鄉。
她還不知道咒的事。
但不管今生是壽是夭,她能體會與家人遠隔千里的苦楚。
“呂祝晶,聽慧安說,你是來向朕討許一個願的?”祝晶恭敬地道:“啟稟陛下,是的。民女確實有一事相求。落葉歸,乃人之常情,民女祈求陛下,望能放還
本蕃使,准許他們歸鄉。”
“你不後悔嗎?”阿國睨著呂祝晶問道。恭彥一旦歸國,要再相見可不容易。皇帝幫她留人,她卻反而要人走。
“一定會後悔的,所以才要趕緊去做,得趁著真正後悔之前,把事情做對。”聽說阿國即將離開長安,祝晶便來幫她收拾行李。
其實也沒什麼好收拾的。阿國輕裝簡行,準備駕著雙輪馬車,到天地四方去找尋她的歸依。
“他不來就我,只好我去就他了。”等了那個人許多年,再等下去,年華即將老去,不能再等了。
“說得好。是人,哪裡可能不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後悔。”阿國鼓掌笑道。
她與呂祝晶淺言深,共同的朋友是井上恭彥。
名秦國是長安城良家婦女的公敵,只有呂祝晶看得起她。
為此,在離開長安前,她想告訴她一句話。
“呂祝晶,我就要去追我的男人了,你呢?”祝晶笑著從阿國的行李中抬起頭,笑道:“你放心吧,又不是小孩子了,我自有打算的。”阿國卸去濃妝,清麗的臉蛋笑起來依然國天香。
“這就對了!這就對了!”祝晶走過來抱住阿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