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兩年挑戰15000噸自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實際上卻不知道,萬噸的自由鍛造機比這數萬噸的更加複雜。
世界目前上能夠擁有萬噸以上自由鍛造機械設計生產能力的也就僅僅只有蘇聯跟美國,西方國家還是來源於美國的技術,也不過剛剛突破萬噸。
要搞核潛艇,軍艦,甚至是大型軍用運輸機,對於萬噸以上的自由鍛造設備要求更高,尤其是核電方面以及汽輪機的大型零件‘’坯。
“你們不去跟其他的人員‘’
情,躲在這邊聊什麼?”這時候,恰好齊昊也過來了。
“說自由鍛造機的事情呢!小劉想要兩萬噸的大型自由鍛造機…”江森直接就把劉一九的最高要求給提出來了。
齊昊一愣,“我們可是連萬噸的自由鍛都沒有突破!”別說萬噸,八千噸都是沒有突破的呢。
“在這之前,我們不是連4萬噸的模鍛機技術都沒有麼?”劉一九依然平靜地說道,“我們國內的技術力量,其實比我們想象的更好,只不過規模不如蘇聯以及美國。唯一的問題就是我們沒有把這些技術能力集中起來…”齊昊一愣。想想,覺得劉一九的話很有道理。
這也引起了他們的興趣,能夠趁著現在繼續去突破。對於整個中*工,甚至中國工業來說。都是一件莫大的好事情。
幾人也沒有繼續在慶功宴上面‘’費時間,而是到了二重的會議室裡面。
姜文把相關技術人員也給叫到了技術會議室,按照這樣的節奏,他們將會繼續進行項目攻關。
如果真的能夠成功,到時候,整個二重就是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設備設計製造單位了。
“自由鍛的用途,‘’能,咱們這裡就沒有必要去解釋。專業搞鍛壓設備以及鍛件的你們比誰都更加明白。也知道一些大型的重型零件,小型自由鍛機械是不夠的,我就問大家一句話,你們二重有沒有勇氣直接從6000噸的技術去挑戰15000噸,20000噸的自由鍛,那是下一步的目的。目前整個世界上最大的自由鍛,也就是蘇聯的14000噸自由鍛,可能會很快出現15000噸的…”劉一九進入會議室之後,直接就對著二重的技術人員問道。
二重方面,管理人員對於這個倒是非常興趣。但是他們的技術人員卻是都皺起了眉頭。
即使褚國榮跟程孝慈等人,臉上也都是非常沉重。
“劉主任,我覺得。只要有足夠的經費,這不是什麼問題!”姜文可不會拒絕這樣大型的項目,尤其是國內沒有的。
政績,就擺在他們面前。
而且不用到中央去跑項目,九院的資金足夠充足,還能夠利用他們的關係藉助全國的技術力量為二重進行攻關,這樣的好事情,誰會有意見?
“劉主任,這技術難度實在是太大了。我們在這方面的經驗並不是非常充足。而且國內在只有鍛方面的技術儲備也不足。能夠搞出7萬噸模鍛機,這跟我們之前設計方案集中了全國的頂級技術力量進行近十年的設計論證不無關係。但是自由鍛。即使我們二重,目前也僅僅是在向著8000噸設計能力發起挑戰。這也是為什麼一重那邊一直無法取得突破,進展緩慢的原因…”褚國榮可沒有理會姜文不斷地給自己示意。
技術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即使有著充足的資金供應,劉一九這樣的要求,也是非常為難。九院的技術項目,對於時間的要求非常緊張,就連7萬噸模鍛機,他們都是沒沒夜地幹,才能夠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搞出來。
要不然,他也不會拒絕這樣的項目。
“我們需要擁有萬噸以上的大型自由鍛,數萬噸的模鍛機,形成一條封閉的大型鍛件產業鏈!這是航空工業的要求,也是我們一些重型機‘’的生產要求。如果我們沒有萬噸以上的自由鍛造設備,無法提供這樣的加工業務,就連我們的航空產業鏈,都是沒法完善的!”劉一九沒有理會一臉期待的姜文,以及有些疑‘惑’看著自己的齊昊等人,而是看著那些不敢看自己的技術人員,很是嚴肅地說道。
“我知道這技術難度很大,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61111工程,我們不是沒有接觸過,但是他們的設計思路從一開始就走錯了,不管是空氣錘,還是蒸汽-空氣錘,要達到萬噸,而且是快速鍛造,非常困難!”
“劉主任,您的意思是,我們不選擇鍛錘方式?”程孝慈有些不明白。
各國現在不都是這樣的方式?
“技術難度太大,我們直接採用壓模式。有了7萬噸的模鍛設計經驗,用
壓解決壓力提供問題,這不是太大的問題吧?”劉一九點了點頭。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能在目前先解決有無問題。
“這個項目又得幹?”齊昊覺得,自己就是來當陪襯的。
“如果二重願意,這個項目今天就開始啟動,如果不願意,我們會尋找有著興趣,有著信心的單位來搞這個項目。”劉一九點了點頭。
必須得有啊。
“劉主任,有興趣,我們怎麼可能沒有興趣呢!咱們不僅有興趣,還有信心!”姜文當即就急了,九院的研究經費,可是比國家的財政撥款容易拿多了,而且項目審批也沒有那樣漫長,當即就扭頭對著正在糾結的兩位工程師問道,“諸總,程總,你們說對吧?”褚國榮並沒有姜文那樣的急切,跟程孝慈兩人低聲‘’
,然後詢問他們旁邊的其他技術人員之後,才扭頭對著劉一九問道,“劉主任,我們有多少的時間來完成這個項目?”九院的錢,並不是那樣好拿的。
國家的項目,雖然說審批覆雜,但是並不會向九院這樣催命一般地督促他們拿出成績,讓所有的技術人員平時連休息都沒有。
就如同今天,本來是陽曆新年,元旦節,大家應該休息的…
7萬噸大壓機試生產成功之後就應該停下來進行檢修,結果卻在今天試生產成功之後就投入了生產,得生產完成之後100套起落架之後才算試生產完成…
時間,是最欠缺的。
“兩年!”劉一九伸出了兩手指頭。
“按照國內的技術能力,以及你們積累的經驗,已經足夠了。88年底,我要看到15000噸自由鍛造機進行試生產!”
“這本就不可能!”程孝慈當即就搖頭起來了。
劉一九想的太美好了。
從頭開始設計,然後還得論證設計方案,還得進行生產製造,從頭到尾,僅僅只有兩年的時間,這樣的壓力,誰都無法承受得了。
即使每天24小時,也是無法制造出來。
劉一九並沒有說話,而是看著褚國榮。
褚國榮顯然也是被劉一九給的這樣短的時間給嚇著了。
很多大型零件,製造週期都得好幾個月的時間,如果按照目前劉一九給的時間,他們用於設計,進行論證的時間,僅僅只有一年半的時間。
他心中不斷地權衡時間,不知道劉一九為什麼如此急切。
姜文聽到這個時間,也不敢隨意答應了。
所有人都是盯著褚國榮,他的決定,將會決定這個項目是否在二重進行下去。
最終,褚國榮還是點了點頭,卻對著劉一九提出了要求,“劉主任,這個我們無法保證,只能試一試,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完成這個項目。但是我們需要在一開始就擁有充足的資金保障,而且,這可能對資金造成非常大的‘’費…”
“資金不是問題,項目啟動,九院首先會對你們這邊撥付一億的專用資金!”劉一九豪氣地說道。
錢能夠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現在他們差的不是錢,而是時間!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