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三把火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中國在戰國時代,戰禍連年,民不聊生,朝不保夕,做平民的當然只有聽天由命。
那些王侯大夫,纏多金,不由便考慮到能否利用金銀珠寶去尋求一種長生不老的秘方,或者一個可以永生不死的地方。
也因此,出現了一批煉丹燒藥的方士,這批人絕無疑問都是天才,否則也不可能燒煉出那許多奇奇怪怪的丹藥。
這些丹藥能否真的令人長生不老,永生不死,當然沒有人能夠肯定,但據記載,他們有些燒煉出來的丹藥,非獨他們不敢服食,連做皇帝的收下來,也擺放在一旁,不敢輕試。
又據一些記載,有些方士以身試藥,一命嗚呼,還有一些竟然燒煉出火藥來,一下子爆炸開來,首當其衝,粉身碎骨。
可是在那個動盪的大時代,人命實在太輕賤,所以做王侯的不少還是甘願冒險一試。
西周哀王姬去疾就是。
方士煉給他的丹藥名為水母珠,這應該是水銀的一種,但名為水母
珠,實在動聽,再加上樣子也實在寶貴,所以姬去疾還是服下去。
他是以為可以長生的,即使不可能也最低限度可以祛病強身,那知道服下去,五臟六腑都為之毀壞,當場暴斃。
方士闖了禍,唯有砌詞大王昇天去了,在那個時候,大家對方士都既驚且畏,而且他們多少都有些把戲,又是煙又是霧的,總帶些神秘。
當然也沒有人能夠證明姬去疾是服食水母珠致死,既然沒有人能夠證明方士是否說謊,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人死入土為安,王侯也不例外,只是被瞻仰遺容的時間長一些,也為了防止屍體腐爛,一般都是以通天犀角等名貴的藥材磨粉開酒,塗在屍體的外面。
一直以來,王侯中人都是以這種方法來處理屍體,這一次也沒有例外,不知道是否通天犀角等物藥與姬去疾體內水母珠的餘毒發生副作用,屍體的肌膚隨即發生變化,乾癟下去,部份地方更開始消蝕,變成一條條的乾
條,當然恐怖。
這樣的屍體供百姓瞻仰,有損王侯的威嚴尚在其次,只怕還會惹起一般平民百姓胡亂猜測,王族中人最後想出了一個方法,乃是以玉甲金絲編織成一件“金縷玉甲”給屍體穿上。
那件“金縷玉甲”整件都是以大小不同的玉片加以金絲編綴而成,金絲已有一定價值,那許多玉片的價值就更是驚人,穿在屍體上,當然美觀。
屍體的面部也戴上玉甲編綴成的面具,如此一來,整具屍體給人只有名貴的覺,除了知道內情的人,怎也想不到“金縷玉甲”下的屍體是那麼恐怖,所以瞻仰遺容的時候,大家都只是讚歎不絕。
事實去瞻仰遺容的人為數不太多。
為了配合“金縷玉甲”的名貴,王族中人特別建造了一座八方臺,高達二三十丈,石階筆直而上,要爬上這座高臺已經不易,居高臨下往下一看更為之腳軟。
驚心動魄只為了一看高臺上姬去疾的遺容,肯冒這種險的人當然不會多。
事實姬去疾給他們的印象也不太好。
這當然可以說是非常風光,誰也想不到問題就出在這件金縷玉衣以及八方高臺上。
八方臺建造的位置當然是好的,按照先天八卦排列,月圓之夜,月在中央的時候,也正好在八方臺的頭頂。
“金縷玉甲”的每一片玉甲都是細經打磨,那麼巧,並不反光,而且有聚光的作用,姬去疾的屍體正好儘量收月亮的
華。
有關月亮的華自古以來都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傳說,月圓之夜是美麗而恐怖的,所謂空
來風,未必無因,月光的
華在某種因素影響之下是必有一定的作用。
在姬去疾的屍體送上八方臺的那天晚上,非獨正好是月圓之夜,更巧也是月亮最接近中國的一次。
事前一些預兆也沒有,也沒有人算得出當夜會天象大變,九星聯珠。
入夜,風便急起來,八方臺上的火盆火爐“突突”作聲,那些守衛屍體的武士卻完全沒有溫暖的覺,只覺得寒風凜冽,由心底寒出來。
他們披著月光,突然都覺到月光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森寒,由他們的眼睛直透進他們的靈魂深處。然後他們不約而同的,抬頭往天上望去,看到了那一輪明月,同時也看到了與月亮聯成一線,又特別明亮的八顆星星。
“九星聯珠…”一個侍衛脫口叫出來。
“天變…”另一個侍衛這兩個字出口同時,月亮彷彿變得更圓更亮,一個光球似衝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