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貓貓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衛寧獻帝,破雍州,涼州,司隸,滅李催郭汜,殺韓遂,降馬。

天下驚動!

短短數個月的時間,誰能知道,河東積蓄爆出來的力量,竟然能達到如此強橫的境地?而當這股力量徹底釋放,竟然能造成如此盛大的戰果!

而當所有人從各方面渠道得知,這一場大戰,河東軍的損傷竟然微乎其微,無一不是人人變膽寒。可想而之,在屯兵收容了韓馬,李郭留下的勢力之後,整個河東將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龐然大物!

戰爭中失去的物資,足夠以董卓時代收刮整個司隸洛陽得來的財富和糧草來填平,而得到了三個州郡的土地,以及數萬降卒,更讓河東的實力猛然膨脹了數倍。

這是一場賭博,無疑,衛寧賭的是袁紹的不作為,賭的是韓馬,李郭的不智,賭的是自己麾下團體的智慧,睹的更是河東未來的道路。

這一場豪賭,衛寧贏了,笑道了最後,即便有人能夠反應過來,卻也再也來不及了。衛寧只能謝,手下的能臣謀士猛將們,做的遠遠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好得太多!

衛寧是沒有心情再去思考別人的想法,當長安陷落的消息深夜裡傳回安邑的時候,衛寧幾乎是從蔡琰的身邊跳將而起,渾身剝得鮮白,歡喜的不可言喻,等衝出房外,才覺到那漸漸入冬的寒冷,讓他一個靈冷卻下來。又為何不可?

成王成皇,不是沒有人不去想,而是在內心深處這層**埋藏得極深…衛寧有此成就,那麼河東衛氏為何不能取代那個沛縣地劉邦!?

在這十數裡,衛寧遠沒有謝安那種聞得大捷的淡定,自然是坐立不安,欣喜之從來沒有斷絕在臉上。當即便作書調差各個功臣返回安邑,衛寧也便是等候這一場大勝。作為直接掌握這個傀儡朝廷的大清洗。

還有什麼比大賞功臣還要來得直接的藉口?正是為了等候這些人人身上裝滿了功勳的傢伙返回安邑。衛寧才不得已暫時退避那傀儡朝廷的號施令。

如今已經不需要再遮掩了,衛寧磨刀霍霍。再也容不得伏完,董承之輩再在那指手畫腳。

十月下,大捷之師,顯於安邑城外。

衛寧請了聖旨,徵動百姓,夾道相。自己親自率領河東百官,十里等候。

看著那邊雄糾糾氣昂昂地大軍踏著堅定的步伐走了過來,衛寧渾身動難耐,一股成就油然而生。

就是這樣一支雄軍,為他一手打造,就是眼前這些名將統帥,謀臣智囊,為他一手挖掘,正是他給了這些天下雄才一個揮的舞臺而名揚天下。*而他們的回報,便是帶給衛寧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徐榮作為這場戰爭名義上的中軍統帥,自然是勒馬在最前方。左邊郭嘉,右邊陳宮,身後河東四猛,典韋,黃忠,徐晃,趙雲,又有馬,張繡,龐德等降將相依簇擁,何其浩瀚龐大。

衛寧看著那彪強軍慨萬千,身後所領的各部百官何嘗也不是自骨髓的敬服,河東越強,則便代表了他們未來越富貴。

衛寧能夠遠遠看到徐榮他們,徐榮何嘗又敢讓衛寧久等?

與諸人相視而笑,徐榮親自接過親衛遞來地戰旗,高高舉起“河東徐榮”!

大軍止步,各部主將紛紛勒馬出列,各自從親兵手中接過戰旗,如同徐榮一般高高舉起。

“河東典韋!”

“河東黃忠!”

“河東徐晃!”那數十員戰將手扛戰旗,紛紛出來,一字列開,獵獵招展,異常威武不凡。有徐榮鼓起全身氣力,彷彿不要命般歇斯底里,道“末將幸不辱衛侯重命,破雍州,司隸,涼州,特回安邑,報捷!請衛侯,典軍!”

“請衛侯典軍!”剩餘戰將人皆鼓足氣力,再是一呼。衛寧等百官卻是不知道徐榮乍然就搞了個這般名堂,典韋這些牲口一個人的嗓門就足夠震得人人耳聾了,更別提合在一起咆哮,當是如何壯觀。*大多數人河東官吏皆為文官,卻也被刺得臉紅,顯然也是熱血沸騰,但那聲波的衝擊下,還是一邊動一邊捂上耳朵,更有甚者還隱隱退後了半步。

衛寧無語。勒馬跨前一步,雖然很想來個中氣十足的回應,奈何身體虛弱不堪,深了幾口氣,才勉強將聲音提到最大,臉上從欣喜的緩緩退回肅然。想了半天,卻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訓話,只能緩緩道“諸位將軍!建此不世之功,必當芳千古!諸軍,辛苦了!本侯…有你們,萬幸!河東…有你們,萬幸!天下…有你們。萬幸!”足夠了。能夠得到如今天下最後權勢的男人這般讚歎,這般謝言,所有人還能再奢求什麼?

衛寧那獨自出列的身影,一身雪白白袍隨風吹起,看上去孱弱不堪,卻彷彿一座大山。讓所有人穩穩的依靠,從沒想過這座大山回崩塌!

這是一股孱弱地堅強!一種穩重地魅力!

不知道是誰率先張開了嘴巴,隨即又飛快的傳遍了全軍,一聲又一聲地宣揚,高過了天地,蓋過了四野。

“…衛風“…衛風高舉的河東戰旗,一片肅然沉靜。**衛寧孤獨的身影淡淡的擺了擺手,諸軍霎時停止了那熱血沸騰地呼喝。衛寧才驀然出聲,大聲道“大勝者有功!有你們,才有河東的輝煌,依舊如此…本侯當讓道諸將,先入城池!這是你們該享受的榮譽…!請!”這是衛寧定下的規矩,有重功不分貴賤,必以他為。送軍先入城池!河東百官聞得衛寧那一聲令下。當即人人退到道旁,成了真正的夾道相

作為如今這個龐然大物真正的主人。讓衛寧依道相,這樣的榮譽何嘗光耀?環顧整個河東的戰爭過程,也唯有黃忠在晉陽,得到了如此殊榮…而那一次,卻是黃忠千里奔襲深入草原,斬殺了十數萬記地鮮卑牧民,甚至一度威到了高柳北彈汗山,促使了與十萬鮮卑人地戰爭贏得最後勝利的關鍵。

而這一場一統三州的大戰,徐榮也終於有幸品嚐到了這樣的榮耀。值得一提的是,在他身後,還有黃忠,算是第二次,再度披上了這層光線的錦袍。

徐榮臉紅,高高舉起那屬於他地河東戰旗,其餘諸將有樣學樣膛,同樣舉起屬於自己的戰旗,緩緩勒馬,向著安邑走去。

沒有將軍的調度,麾下的兵馬,也沒有任何騷亂,沒有任何人敢出絲毫紕漏,在衛寧賜予他們如此光榮的賞賜時…

衛寧已經退到了路旁,當徐榮高舉戰旗而來的時候,跳將下馬,以示尊重,看向衛寧的眼中,已經是決然的敬服,沒有絲毫雜**,只有絕對地效死…

所有馬上將軍,騎兵們,皆從衛寧身邊走過,無一不是下馬而行,也無一不是充滿了自骨髓裡的崇拜和忠心。即便是對衛寧有些不滿的徐晃,在衛寧這般動作下,也少了許多怨氣,何況,是衛寧一手將河東帶入了輝煌…

假設衛寧還能在楊奉身邊…那該多好?徐晃下馬牽著坐騎,回頭看了衛寧一眼,充滿了複雜神

馬軍下馬而行,步軍俯兵而走。

十月下漸進初冬,狂風呼嘯,衛寧那孱弱的身板,在冷風的吹拂下,隱隱有些冷瑟抖。而便是這樣,衛寧也依舊沒有半分退卻的打算,已經淡笑著看著每一個從他身前路過的兵卒將便是這一幕,深深的印入了所有河東軍地心中,印入了所有大將地腦海…

為這樣一個人,效死,值得!

比起珠寶,土地,女人來說,這些征戰沙場的真勇士們,更渴望地是榮譽…渴望得到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們給予認同和尊重…

衛寧做到了所有人都不願意紆尊降貴的事情,吳起為士卒膿而得以命相報,衛寧夾道候軍相,同樣也足夠得到所有士卒們愛戴。

這便是軍心的掌握!

徐榮領兵返回,不過兩萬人馬,隊列依舊龐大,衛寧在那被冷風吹呼了數個時辰,卻還是強咬著牙齒了過來。這股士氣,必然是需要由他牢牢掌握才行。

留在司隸,涼州,雍州的並上降軍還有十萬之數,加上關中無數天險雄關,足夠震懾周圍不敢覬覦。事實上,如漢中張魯,益州劉璋之類也斷然不敢來犯雍州,而袁術與劉表,孫堅打得熱火朝天,最近新添了張濟佔據宛城,自然也沒有心情再去圖謀司隸。那十萬人的作用,實際上也是為了幫助留守的衛寧親信壓制好當地的問題。

衛寧召回諸將,以及這部分強軍,正是為了徹底清洗掉整個傀儡朝廷,隨著各地竄的朝廷百官迴歸,對獻帝的掌控已經到了緊要關頭。

而衛寧算定,見過了河東如此強勢的局面,袁紹即便再少謀無斷,恐怕也再也等不了了…那麼提前召回將軍們,也可以防範袁紹即將到來的強攻。

衛寧不曾覺,在河東來百官的隊列中,赫然還有一道身影,看著河東軍如此威勢,看著河東百姓如此歡悅,眉宇間,深深掛起了愁慮。

而衛寧召回這些只聽從他軍令的大將能臣們的作為,微微窺探到了那麼一點,便將他背心驚得透涼…

這個人,自然便是伏完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