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力挽狂瀾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百四十七章力挽狂瀾(2)李豫沉默了片刻,方才憤怒地擺了擺手:“就依孔大將軍所言!”旋即,李豫又大聲道:“孔晟,本宮命你率軍立即進攻宣政院,將所有叛賊格殺勿論,營救陛下和太上皇!”孔晟默然不語。☆→,周遭的朝臣也都變得面複雜古怪起來。

一群宮裡的太監異想天開鋌而走險擁立老皇帝復位,如此的聳人聽聞,這倒也罷了,但皇太子的這番應變的命令,卻似乎也有些草率啊。

見孔晟沒有動彈,李豫忍不住怒道:“孔晟,你沒有聽見本宮的命令嗎?”孔晟似笑非笑,拱手望著李豫,沉聲道:“太子殿下,陛下和太上皇被數百賊監綁架挾持,宣政殿內情況不明,若是我等草率進攻,軍士卒自會捨生忘死,但陛下命危矣。太子殿下,你確定要下官率軍進攻宣政院嗎?若是陛下和太上皇有半點差池,誰來向朝廷和天下人代?”李豫臉

眾目睽睽之下,事關皇帝和太上皇的安危,他焉能不慎重。剛才一半算是情急之下口不擇言,也有故意打擦邊球的嫌疑,如今被孔晟點醒,他若是再下這種命令,恐怕就難以迴避眾人的悠悠之口。

李豫深了一口氣,陰沉道:“孔晟,魚朝恩這些閹賊膽大妄為,竟敢挾持陛下和太上皇,事急從權,本宮作為儲君暫代職權,授你和軍及神龍衛全權處置,拯救陛下和太上皇,平息叛亂!”李豫將這枚燙手的山芋拋了過來。

李豫是相當明的一個人。他有著自己理想的算盤,爭取著有利於自己的最大政治利益,但卻不會冒半點風險。

他沒有再說讓孔晟率軍進攻宣政院,而是以太子儲君之身授予孔晟全權處置大權,下達了必須要營救出皇帝和老皇帝來的死命令,但至於怎麼去救,在救的過程中會不會折損皇帝和老皇帝的命,李豫就不管那麼多了,這是孔晟要心的事情。

無論如何,李豫是不會坐視讓老皇帝復位的。這是最低的底線。

要真到了那種關鍵時刻,他沒準會做出驚人的決斷。當場這些朝臣中,有了解李豫格和情的人,大多心裡有所判斷,只是這種話也就只能在心裡一閃而過,絕不敢宣之於口。

孔晟輕嘆了一聲,他知道李豫的算盤,但卻沒有辦法。他值司宮,這種事情發生,當仁不讓,沒有辦法迴避。

他轉身行去,沒有再看其他朝臣一眼。

宮內固然被他調進來五千軍,但空有兵力卻派不上用場,又能奈何?

宣政院內情況不明,盲目進攻,只能害了皇帝和老皇帝的命。孔晟心裡很清楚,若是有半點閃失,李豫就會將全部的責任悉數推給自己,讓自己揹負千古罵名而且還要粉身碎骨。

孔晟緩步走向一側,站在軍陣型之前,沉不語。

五千軍面肅然,軍容嚴整。只要孔晟一聲令下,不要說區區一座宣政院,就是大半個內宮,都能被這支驍勇善戰的軍鐵騎給踏成廢墟。

皇太子李豫卻是心急如焚。

他倒不是過度關心皇帝和老皇帝的個人安危,而是擔心裡面會出某種變故——比如魚朝恩直接迫皇帝退位,發佈退位詔書,然後老皇帝又宣佈復位詔書,一聲令下,將所有朝臣都召進去,合法地實現了新老皇帝的權力替。

時間拖得越久,這種可能就越大。

而一旦如此,有了老皇帝的庇護,魚朝恩等人的行為就變成了擁立復位的合法行為,誰也不能再動他。這個過程,作為儲君,李豫是不能也無法阻擋的。而只要他稍有異動,就會被扣上一頂謀反篡位的帽子不可翻身。

老皇帝可以說魚朝恩等人的行動是自己授意的,誰還能有話說?

李豫望向了自己的兒子奉節郡王李適和太子少師李揆、太子詹事馬平等鐵桿心腹,目光陰沉。

李揆壓低聲音道:“殿下,當務之急,必須要儘快行動,拖得越久,就對殿下越加不利!”馬平也隨聲附和:“殿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目前危機關頭,是時候殿下出面掌控大局了!”馬平向身後那群朝臣掃了一眼,向李豫投過暗示的一瞥。在那群朝臣中,站在東宮這邊的起碼佔了三分之一,這是馬平有把握的數量。只要李豫肯站出來撐起大旗,這些人一定會唯東宮馬首是瞻。

無他,因為目標利益共同一致。李豫若是失勢,他們這些人也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李適沉了一下,低低道:“父王,兒子以為,暫時不能輕舉妄動。一個搞不好,東宮就會成為眾矢之的、落人口實,成為枉顧陛下和太上皇命的千古罪人…”李揆有些焦躁不安,反駁道:“世子,再不行動,若是等太上皇發佈了復位詔命,就形成了既定事實,一切就再也很難更改了…”李揆心道你一個頭少年懂什麼?眼下貌似是危局,其實對東宮來說未嘗不是機會,若是李豫抓住機會當機立斷,最大的贏家就是東宮。皇帝和老皇帝在平叛過程中出現意外,那是謀反作亂之人所為,與東宮儲君何干?

相反,危難之時,儲君當仁不讓站出來力挽狂瀾,有功無過。一旦皇帝和老皇帝駕崩,那就儲君繼位,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天下人沒有可能不接受!

李適苦笑一聲:“即便如此,我們也只能靜觀其變。李少師,你可曾明白,今之危局,關乎大唐江山社稷,任何處置草率都會遺患無窮!”與李揆不同,少年老成的李適想的卻是另外一層。

一則,若是皇帝在事變中得以保全,將來他勢必要對不顧他命安危草率進攻的東宮派系進行兇狠報復。

二則,就算是皇帝和老皇帝在叛亂中喪生,皇帝的兒子這麼多,有威望的還有一個在外統兵的趙王,孔晟掌控軍大權,與趙王素來好,若是兩人聯合一起向東宮發難,有機會將東宮扳倒,皇位未必一定屬於李豫。

事實上,這種可能還是很大的。孔晟為了保全自己的權勢,肯定藉機發難,將趙王推上皇位。趙王在外統兵,麾下有郭子儀等人的支持,聲勢浩大,不可小覷啊。

平時,趙王面對具有繼位合法的太子李豫,可能很難相爭,但在這種皇帝和老皇帝罹難的大動盪背景下,情況就截然不同。因此,在李適看來,東宮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冒天下之大不韙,最後的獲利者卻極有可能是趙王和孔晟。

這種得不償失的事兒,不能幹啊。

從長計較,只要能救下皇帝,平息叛亂,皇位將來還是東宮的。至於老皇帝,可以忽略不計了。(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