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五月甲子,罷知雜御史、觀察使以上歲舉人。乙丑,彗至張而沒。戊辰,謂宰相曰:“朕與公等
論治道,中書常務有定製者,付有司行之。”六月己酉,錄囚。
秋七月乙丑,進濮王子孫及魯王孫爵一等。
八月庚子,遣傅卞等賀遼主生辰,張師顏等賀正旦。
九月壬子朔,有食之。癸亥,定待制、諫官、朝官少卿郎中遷選歲月補員格。庚辰,
妃嬪、公主以下薦服親之夫。
冬十月壬午朔,以仙遊縣君任氏墳域為園。乙酉,詔兩一御邇英閣。丁亥,詔禮部三歲一貢舉。甲午,詔宰臣、參知政事舉才行士可試館職者各五人。
十一月戊午,帝不豫,禱於大慶殿。己未,宰相始奏事。辛酉,降天下囚死罪一等,以下釋之。十二月乙未,宰相祈於天地、宗廟、社稷。壬寅,立潁王頊為皇太子。癸卯,大赦。賜文武官子為父後者勳一轉。遼遣蕭靖等來賀正旦、壽聖節。是歲,遣使以違約數寇責夏國,諒詐獻方物謝罪。
四年正月庚戌朔,群臣上尊號曰體乾膺歷文武聖孝皇帝。降天下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大風霾。辛亥,蠲京師逋麴錢。丁巳,帝崩於福寧殿,壽三十六。諡曰憲文肅武宣孝皇帝,廟號英宗。帝自居睦親宅,孝德著聞。濮安懿王薨,以所服玩物分諸子,帝所得悉以與王府舊人既葬而辭去者。宗室有假金帶而以銅帶歸,主吏以告,帝曰:“真吾帶也。”受之。命殿侍鬻犀帶,直錢三十萬,亡之,帝亦不問。初辭皇子,請潭王宮教授周孟陽作奏,孟陽有所勸戒,即謝而拜之。奏十餘不允,始就召,戒舍人曰:“謹守吾舍,上有適嗣,吾歸矣。”既為皇子,慎靜恭默,無所猷為,而天下陰知其有聖德。即位,每命近臣,必以官而不以名,大臣從容以為言,帝曰:“朕雖宮中命小臣,亦未嘗以名也。”一
,語神宗曰:“國家舊制,士大夫之子有尚帝女,皆升行以避舅姑之尊,義甚無謂。朕嘗思此,寤寐不平,豈可以富貴之故,屈人倫長幼之序也?可詔有司革之。”會疾不果,神宗述其事焉。
贊曰:昔人有言,天之所命,人不能違。信哉!英宗以明哲之資,膺繼統之命,執心固讓,若將終身,而卒踐帝位,豈非天命乎?及其臨政,臣下有奏,必問朝廷故事與古治所宜,每有裁決,皆出群臣意表。雖以疾疹不克大有所為,然使百世之下,欽仰高風,詠歎至德,何其盛也!彼隋晉王廣、唐魏王泰窺覦神器,矯奪嫡,遂啟禍原,誠何心哉!誠何心哉!
譯文英宗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名曙,攫安爵王允讓第十三個兒子,母親為仙遊縣君任氏。明道元年(10犯)正月三,在宣平坊第宅出生。先是,攫安爵王夢見兩條龍與太陽一起墜落,就用衣服接著。到英宗出生的時候,紅光照遍居室,有人看見黃龍在紅光中游動。四歲,仁宗養於宮內。寶元二年(1039),豫王出生後,才回到父親身邊。
英宗天極為孝順,喜好讀書,不做嬉遊玩樂的事情,穿的用的節儉樸素得像一個儒者。常穿著禮服朝拜他的老師,說:“你是我的老師,不敢不以禮相見。”當時吳王宮教授吳充進呈徐室六筋,仁宗把它
給當時任宗正的英宗,英宗把內容寫在屏風上來約束自己。景三年(1036),賜名為宗實,擔任左監門衛率府副率,歷官右羽林軍大將軍、宜州刺史。皇二年(1050),為右衛大將軍、嶽州團練使。
嘉中,宰相韓琦等人請求確立太子,仁宗說:“宗室後代中已經有賢能可以繼承皇位的人,請你們不要擔憂。”當時英宗剛好因父親攫王逝世服喪。嘉六年(1061)十月十二,朝廷打算起用擔任秦州防禦史、知宗正寺,英宗以守喪期未滿而推辭。英宗四次上奏推辭,朝廷才允許。守喪完畢,又被授給前職,英宗再次推辭。嘉七年八月,允許罷去宗正一職,又擔任嶽州團練使。初四,被立為皇太子。初九,改今名。英宗聽到詔命後稱病,更是堅決推辭。仁宗下詔同判大宗正事安國公從古等人前往勸告服從命令,於是到英宗臥室扶起英宗到朝廷。三十
,出現在清居殿。從此以後,每天兩次朝拜仁宗,有時還到皇宮內服侍仁宗。九月,遷齊州防禦史、鉅鹿郡公。
嘉八年,仁宗逝世。夏四月初一,皇后發佈遺詔,任命英宗繼承皇帝位。文武百官進人宮廷,痛哭哀悼。韓琦讀仁宗遺詔制命。英宗到朝廷東殿接見文武百官。初二,在全國大規模赦免,賜給百官爵一等,獎賞各軍,像仁宗乾興元年(1022)即位一樣。派遣王道恭向契丹報告仁宗逝世的消息。英宗想守喪三年,命令韓琦代理軍政事務,宰臣不答應,才停止。初四,英宗生病。派韓贊等人向契丹報告英宗即皇帝位的消息。初五,尊奉皇后為皇太后。初八,下詔請求皇太后共同處理軍國要事。十四,皇太后到小殿垂簾聽政,宰臣又到小殿簾前上奏國事。十四
,製作受命寶印。十六
,任命皇子、右千牛衛將軍仲喊為安州觀察使、光國公。
熒惑星從嘉七年八月初六起就沒有出現,命令宰臣祈求福樣,除去災變,到嘉八年四月十八出現在東方。二十九
,立京兆郡君高氏為皇后。五月十七
,任命富弼為樞密使。二十七
,開始到延和殿。因病沒有痊癒,命令宰臣向天地、宗廟、社翟及寺觀祈求賜福,又向嶽讀名山祈禱。六月二十一
,契丹派遣蕭福延等人來祭哀弔喪。秋七月十三
,開始到紫哀殿。英宗從六月初三不上殿,到這時才接見文武百官。二十四
,歲星(木星)白天出現。二十六
,大小數百顆星向西
移。二十九
,文武百官請求在南郊確立仁宗溢號。八月二十四
,以生
為壽聖節。
九月十三,任命光國公仲喊為忠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淮陽郡王,改名為項。二十
,在福寧殿敬上仁宗溢冊。
冬十月二十七,仁宗埋葬在永昭陵。十一月初九,在太廟附祭仁宗。起大風,天空陰霆。十二
,東、西二京囚犯減刑一等,免除服役山陵人戶及靈樞經過地區百姓的租稅。十四
,契丹派遣蕭素等人來祝賀英宗即位。十二月初二,開始到邇英閣,召集侍臣講讀經史。初八,淮陽郡王趙項出閻。這一年,於聞、西南蕃來進貢。治平元年(1064)
正月初一,改元。初二,太白星白天出現。初三,壽聖節,文武百官及契丹使臣在紫哀殿為英宗祝壽。十八
,獎賞知唐州趙尚寬興修水利、增加人口之功,升官一級,賜給絡錢二十萬。
三月初六,命令修治秦悼王墳墓,設置守護官。二十二,訊察全國囚犯罪狀。二十五
,降土。
夏四月十七,釋放宮女一百三十五人。二十八
,在相國天清寺、醛泉觀祈禱降雨。賜給各軍不等的錢。五月初四,修浚二股河。十三
,皇太后還政英宗。十五
,英宗開始每天到前後殿。十七
,下詔:“皇太后的命令稱聖旨,出人皇宮內外的禮儀像章獻太后一樣。需要什麼東西,內侍記錄聖旨
給有關部門,上奏後即施行。”二十一
,敬上皇太后宮殿名為慈壽。二十四
,熒惑星侵犯太微星和上將星。二十七
,英宗病癒,命令宰臣向天地、宗廟、社翟及宮觀表示
謝。
閏五月初三,輔臣提高爵位一等。六月初五,以淮陽郡王項為穎王,祁國公穎為保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東陽郡王,鄂國幻頁為左衛上將軍。增加宗室教授。十三,增加同知大宗正事一名。十七
,修建睦親、廣親宅。二十七
,太白星白天出現。二十八
,歲星白天出現。
八月十一,錄用周世宗後代。二十一
,太白星進人太微垣。二十二
,派遣兵部員外郎呂誨等四人充任賀契丹太后生辰、正旦使,刑部郎中章崛等四人擔任祝賀契丹主生辰、正旦使。二十三
,內侍都知任守忠因不法行為,貶為保信軍節度副使,薪州安置。二十四
,用三萬石上供米販濟宿、毫二州遭受水災的人戶。
九月初五,恢復武舉。初八,詔令夏國要心選擇使臣,告誡他們不要違反常典。
冬十月初五,下詔中外近臣、監司推舉有治國才幹、德行卓著可以預備提升的人二名。
十一月十四,陝西民戶科徵丁兵,三丁
一,刺字作為義勇軍,共得十三萬八千四百六十五人,分別賜給絡錢二千。諫官司馬光多次上疏勸諫這件事,沒有得到同意。十七
,恢復內侍養子令。十二月十四
,降土。二十五
,契丹派遣耶律烈等人來祝賀壽聖節,蕭禧等人來祝賀明年新
。
這一年,京瓷、宋、毫、陳、許、汝、蔡、唐、穎、曹、攫、濟、單、壕、泅、廬、壽、楚、杭、宣、洪、鄂、施、渝等州,光化軍、高郵軍發生大水災,派遣使臣巡視,疏治河道,販濟撫卹災民,免除災民賦稅。西蕃瞎氈的兒子瞎欺米徵歸附我朝。治平二年正月十四
,販濟蔡州。二月十四
,颳大風。白天像夜晚一樣昏暗。十七
,訊察全國囚犯罪狀。這個月,賜禮部奏名進士、明經等各科及第出身三百六十一人。
三月初九,頒佈《明天厲。夏四月初九,下詔討論崇奉攫安爵王典禮。十二,下詔監司、知州每年推舉的官吏不要只作為充數。十七
,仁宗神主遺容遷到景靈宮。十八
,白
氣霧從西方升起。
五月初四,下詔綜合事情的名稱和實際加以考核,以鼓勵國家官員。十七,下詔:從今以後皇子及宗室官屬低下的人,不要授給檢校師傅官。二十六
,下詔:宗室封王的人,子孫可以承繼封爵。
六月初四,訊察全國囚犯罪狀。二十一,下詔尚書省收集三省、御史臺討論崇奉攫安爵王典禮的意見。二十六
,罷除尚書省集中有關意見,命令有關部門廣泛搜求典故,必須合乎經典規定。下詔派官員與契丹商定邊界。秋七月初五,富弼罷職。初八,下詔減少皇帝用的車馬和衣服。十八
,放出宮女一百八十人。十九
,太白星白天出現。二十一
,大臣們五次敬上尊號,英宗沒有同意。二十二
,張鼻罷職,任命文彥博為樞密使。
八月初三,京城降大雨,發生水災。初六,賜給遭受水災各軍糧米,派官員視察軍士百姓被水淹死的一千五百八十人,賜給他們家庭絡錢,埋葬祭奠那些沒有人管的死者。初八,因為雨災而下詔責備自己並要求臣下進言直諫。起初,學士草擬詔書說:“執政大臣一定要從天氣的變異上引起警惕。”英宗又在草詔後接著寫道:“雨災是專門告誡我的德行不高的,可以改作‘協德修’,共同修養提高。”十二
,因為水災而停止開樂宴。二十五
,任命工部郎中蔡抗等擔任祝賀契丹生辰使,侍御史趙鼎等擔任祝賀契丹正旦使。二十八
,減省皇帝禮服和禮帽的供給。二十九
,陝西設置壯城兵。
九月初五,降雨,罷除大宴。十二,以災異風俗策試舉人。二十五
,太白星侵犯南鬥星。二十八
,因長期降雨,派遣使臣在嶽讀名山大川祈禱。冬十月十九
,降木冰。
十一月十四,朝祭景靈宮。十五
,祭祀太廟。十六
,祭祀南郊,赦免全國。敬上皇太后寶冊,又冊皇后。以齊州為興德軍節度。二十五
,文武百官都得到朝廷恩惠。
十二月二十六,太白星白天出現。這一年,蔣、波、繡、雲、龍賜等州來進貢。
治平三年正月初一,契丹派遣使臣耶律仲達等人來祝賀新
。初三,契丹派遣使臣蕭惟輔等人來祝賀壽聖節。十一
,到降聖院,朝拜神御殿。十八
,契丹改國號為遼。二十四
,溫州發生火災,燒燬百姓房屋一萬四千間,死亡五千人。二十二
,皇太后下命中書門下省:“封攫安爵王應該像前代發生過的事一樣看待,王的夫人王氏、韓氏、任氏,皇帝可以稱親。尊攫安爵王為皇,夫人為後。”英宗下詔遵循皇太后訓示;以瑩為園,設置守衛官吏,在園裡立廟,讓王的子孫主管祠事,像皇太后旨詔說的一樣。二十六
,下詔大臣和百姓迴避驥安爵王的名字,任命王的兒子宗爵為驥國公。二十七
,罷默御史呂誨、範純仁、呂大防。
二月初一,一道白虹橫貫天空。三月初六,彗星早晨出現在室宿。初七,罷除諫官傅堯俞、御史趙鼎和趙瞻。十四
,英宗親自訊察全國囚犯的罪狀。十六
,因彗星的緣故不上正殿,減少飲食。十七
,彗星早晨出現在晶宿,像太白星,有一丈五尺長。二十八
,彗星出現在畢宿,像月亮。夏四月二十三
,下詔有關部門查處所管轄範圍內
惡、
祀及殺害善良、不執行朝廷法令的人,罪行不赦免。五月十一
,罷除知雜御史、觀察使以上官員每年推舉的人才。十二
,彗星到張宿消失。十五
,英宗對宰相說:“我想同你們一道每天討論治理國家的辦法,中書省有要處理的
常事務,
給有關部門代理執行。”六月二十六
,訊察囚犯罪狀。秋七月十三
,提升攫王子孫及魯王孫爵位一等。
八月十八,派遣傅卞等人祝賀遼主生辰,張師顏等人祝賀正旦。九月初一,
食。十二
,制定待制、諫官、朝官少卿郎中遷選歲月補員標準。二十九
,
止妃殯、公主以下推薦服親之夫。
冬十月初一,以仙遊縣君任氏墳地為園陵。初四,下詔兩天到邇英閣一次。初六,下詔禮部貢舉三年舉行一次。十三,下詔宰臣、參知政事推舉德才兼備可以擔任館職的人才各五人。
十一月初八,英宗染疾,在大慶殿祈禱神明保佑。初九,宰相開始奏事。十一月,全國死罪囚犯減刑一等,刑以下全部釋放。
十二月十五,宰相向天地、宗廟、社翟祈禱。二十二
,立穎王趙項為皇太子。二十三
,舉行大赦。賜給文武官員的兒子為父後裔者勳爵升轉一級。遼朝派遣蕭靖等人來祝賀新
和壽聖節。
這一年,派遣使臣因違約數次攻打宋朝而責備夏國,夏主諒柞派人進貢當地土特產表示謝罪。
治平四年正月初一,大臣們敬上尊號為體乾膺歷文武聖孝皇帝。全國囚犯減刑一等,徒刑以下全部釋放。颳大風,天空陰晦。初二,免除京城拖欠的酒麴錢。初八,英宗在福寧殿逝世,終年三十六歲。溢號為憲文肅武宣孝皇帝,廟號英宗。
英宗從居住在睦親宅時起,孝順賢德就很出名。父親攫安爵王逝世後,把所佩帶過的玩物分給各位兒子,英宗所得到的,全部分給了那些等安葬父親後就要離開這裡的王府舊人。宗室子弟中有人借了金帶卻拿銅帶還,主管的人把這事告訴他,英宗說:“這真是我的帶啊廣便接受下來。曾讓殿前侍者給他賣掉犀帶,那犀帶值錢三十萬,被丟了,英宗也不追問。開始推辭當皇太子,請潭王宮教授周孟陽撰寫奏疏,周孟陽做了些勸誡,英宗連忙拜謝。奏疏上了十多遍,仁宗沒有同意,才答應做皇太子,並告誡舍人說:“謹慎地守好我的屋舍,皇上有了後嗣,我就回來。”當了皇太子後,謹慎謙恭,沒有絲毫野心,全國臣民隱隱約約得知英宗具備了聖德。即皇帝位後,凡是命令臣子,一定是稱呼其官職而不直呼其名,大臣們可以從容不迫地講自己的意見,英宗說:“我即使是命令宮中小臣,也從來沒有直呼其名。”有一天,英宗對神宗說:“按照國家的舊制度,士大夫的兒子有娶皇帝女兒的,公主們都因身價高升而避開公婆的尊長地位,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我總是在想這件事,醒時睡時都為此
到不安,怎麼能因為富貴的緣故,而違背一般的人倫長幼之序呢?可以下詔有關部門改掉這個規矩。”遇上患病,英宗沒有實現這一願望,神宗敘述了這件事。
評論說:先人有言,上天的安排,人是不能違背改變的,這確實是不妄之言啊!英宗憑聰慧英明的資質,本可接受繼承帝位的任命,但他誠心、執意推讓,好像要這樣終其一生,然而最終還是登上了帝位,這難道不是天命嗎?到他執掌國政的時候,臣子每有奏章,一定先問朝中先例及按古代治國之策應該怎樣,每當有下結論的事,都出自大臣們的意見。雖然因為疾病早逝而不能大有作為,然而卻使百代以下,都欽佩敬仰他的高風,歌頌歎服他的大德,這是多麼壯觀的政德啊!那隋朝晉王楊廣、唐朝魏王李泰,圖謀帝位,變換曲直是非,以庶子嗣位而廢嫡子,開啟禍端,人的居心怎麼會到這一步呀!怎麼會到這一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