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馬屁如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貓貓看書】
第二天林沖接到朝廷任命,冊封林沖為從四品輕車都尉,御營兵馬指揮使,即上任。林沖心說高俅這小老兒果然為了銀子辦事雷厲風行,被蔡京這老狐狸猜了個通透。
是役,林沖不僅升了官,還從中撈了蔡京二十萬兩的便宜。
這一切,都是為了應付八月十五的中秋節賞月大會。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大宋朝僅次於節的第二大傳統節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之夜,月
皎潔,人們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前朝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
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以及神宗年間的宰相王安石的『
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大學士蘇軾曾有一首絕妙的《水調歌頭》,得到了『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的超高評價。
今天,林沖正隨著一干文武大臣皇親國戚於皇城的集英殿前看錶演。
當今官家還未到場,從小太監那裡得來的消鍁官家此刻書興大發,正在奮筆疾書那首東坡居士的《水調歌頭》,各位還要稍等片刻。
好一番繁榮的景象。集英殿前的廣場燈火通明,兩側擺著水座席,每個座位前的几案上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乾鮮果品,大內特供的各種酒水供應齊全,左邊靠南的席位上坐著一群鶯鶯燕燕的皇家女子,林沖暗自裡瞧了,各各都是國
天香的麗質,右邊則是身居高位的大員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說話,無非是恭喜發財,祝您早生貴子早得賢孫之類的場面話,沒有一點營養。
林沖作為從四品小闢,則被安排在了主廣場之外的散席上,還是三個人一桌的那種,即便這樣,也是林沖在蔡京的吩咐下花了銀子賄賂來的,否則,連宮門都進不來。
林沖邊上的這兩位許是老相識,只管自己說話,把林沖晾到一邊,林沖樂得自在,只顧低頭喝酒盤算蔡京跟自己說的『錦囊妙計』。
蔡京的計劃概括起來很簡單,林沖買個能看的過去的官位,然後等金熙姍上場的時候以金熙姍未婚夫婿的名義跳出來跟金熙姍想見,官家肯定不好意思上前阻攔,依照官家的脾氣,定然會責罵蔡攸,而林沖雖然會被官家厭惡,但有他蔡太師罩著,定然無事。
蔡京還許諾,如果以後有機會,還會找個適當的時機給林沖一個有實權的文官噹噹,武官嘛,除了吃點軍餉上的虧空,本沒什麼財路。林沖當時聽了沒說話,但暗地裡早把蔡京罵了個狗血淋頭,這老傢伙分明是借刀殺人嘛,如果一味的照這個路走,蔡攸雖然被官家責罵,但還不會失勢,等以後蔡攸又拽起來,他林沖能好受得了麼。
林沖翻了翻白眼,鄙視了一把正在拉著梁師成假客套的蔡京,哼哼,趁他病,要他命!
等了約莫半柱香的時間,隨著一陣陣絲竹聲響起,在一眾太監的簇擁下,那位主宰著大宋朝萬里江山卻後又拱手讓人的君主,以書法繪畫見長的文學大家,廟號徽宗的趙佶從遠處過來。
路上一眾大臣們紛紛跪地接,趙佶緩步而前,對口中高呼萬歲的臣子們微微點頭,走到高臺上坐定。
一身團龍錦繡的龍袍,五官端正略見慈祥,下頜留著三縷長鬚,舉止文雅,渾身散發著長居帝位而帶來的威嚴之氣,跟林沖心中所想的差不多,趙佶身邊緊接著的那人,五官清秀身材修長,跟蔡絛有那麼三分相似,想來就是蔡攸,蔡京恨不得一拳夯死的倒黴兒子。
眾人紛紛落座,蔡京在右首第一位坐定,一張臉上波瀾不驚,卻更顯示了蔡京是老成謀國之臣。
對邊上的首領太監微微一點頭,隨著一聲炮響,趙佶站起身,舉起酒杯,對下面的眾人說:“又是一年中秋到!朕自繼位以來,對內勵圖治,對外以攘外敵…”一番自我陶醉的祝酒詞後舉杯痛飲,一口乾杯。
下面所有人都站起身,『多謝聖上賜酒』,便也都幹了,然後就是廣場裡御用歌舞班的表演。一個個身著輕紗的女子在樂隊伴奏中輕歌曼舞,眼花繚亂的組合成了各種不同的陣勢,時而分散,時而聚攏,時而穿往復…
拌舞結束,各位大臣對趙佶稱功頌德,太師蔡京作為眼下最有實權的人物首先出場,一番馬拍的恰到好處,趙佶聽了臉上紅光滿面,只恨的一邊伺候的蔡攸牙
癢癢,但也不得不承認,老爹蔡京文采卻是無雙。
然後吏部說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這都是託了聖上的洪福,兵部說大宋朝兵甲強盛,將士用命,這都是聖上教導有方,戶部說大宋朝的庫銀都堆得滿了,有常年不用的錢幣,穿銅錢用的繩子都朽了,還需要重新換過呢,這都是聖上大德澤被四方的結果…
期間眾人舉杯二十次,高呼萬歲三十一次,紛紛擾擾的一大通過去,已經過了小半個時辰。
終於輪到蔡攸上場。
“承蒙聖上恩典,我大宋朝國泰民安,文治武功一時無兩,咱們做臣子的除了兢兢業業認真辦事,為聖上分憂解難,為百姓謀取埃利,還要時時刻刻不忘記我大宋朝的天朝國威。如今四海臣服,大小屬國紛紛來貢,就連高麗國藩王的女兒都仰慕我天朝威名,要為聖上獻上一段歌舞,以表歸附之心…”蔡攸上面說著,下面一眾人卻紛紛肚裡大罵,這混蛋蔡攸果然說大話一點都不帶臉紅的,深得厚顏無恥四字的三味,誰不知道高麗國從來都沒有歸順過大宋,百年前宋遼大戰之後更是連最基本的兩國通商都被掐斷,至今高麗國的扇子在大宋朝也是天價,偶爾有海上走私過來的高麗國土產,還沒下船就被搶購一空,說高麗國歸附大宋?騙鬼去吧。
趙佶聽了蔡攸的話卻覺得心中暢快之極,今早些時候蔡攸跟他說了,今天會有高麗國藩王的女兒前來獻舞助興,甚至仰慕聖上才情,還有以身相許的意思在裡頭。
一眾大宋朝的天之驕子和嬌女們都坐在那裡摒聲靜氣的等著看這位高麗國的公主。
其實這事兒早在朝內傳開了,蔡攸下血本耗時三年培養出來的這名歌姬公主,據傳還跟一個小教頭有染。
蔡京不動聲的坐在位子上聽他親生兒子在那獻媚,偶爾,微微顫動的眼角暴
出來他看熱鬧局外人的心態。
隨著一陣咚咚鼓響,二十名赤膊大漢抬著一面大鼓走入廣場。大鼓約莫直徑有一丈開外,下面十長長的槓條撐著,槓條一頭擔在一名大漢的肩上,看樣子並不費力。
再看大鼓上的這今晚賞月大會的主角金熙姍,頭上是一個大紅披蓋看不清面目,只隱見紅玉圈連珠鬢環,大紅錦繡羅團花戰袍,大紅燈籠褲,鑲著紅玉的絲織長帶,大紅牛皮靴子,大紅的綵帶隨著微風陣陣而飄舞。
金熙姍隨著大鼓的移動,慢慢的用腳上的牛皮靴子敲擊著大鼓,簡單的聲調在不同的敲擊節奏中透出一種明快的韻味,恰到好處的敲打著在場眾人的心房,等到大鼓進入廣場正中的時候,隨著堪堪一握的靈動肢的扭動,金熙姍踩著節奏伸出纖纖玉手,一點點的把那大紅的披蓋掀開。
雪白的玉頸,完美的下巴,溼潤的櫻桃小口,渾若天成的瓊鼻,黑夜中綻放光彩的星眸,柳葉似的黛眉,光潔一片的額頭,烏黑亮麗的秀誹成一卷,攏進大紅抓角兒頭巾。
等到整個大紅蓋頭掀開,一張嬌中帶著三分英氣的臉龐便出現在眾人眼裡,場內的許多人都長大了嘴巴讚歎不已。果然是高麗貴族,果然國
天香,果然與眾不同!
要知道漢家女子多嬌貴,往往都是內斂型的,偶爾出一兩個赳赳女子,卻是魯的要命,只會大聲說話不懂貴族禮節,
線條大嗓門,叫人受不了,比如趙佶三十四個女兒中最的寵愛的那個柔福公主,小名環環的,每天跟著一幫殿前致使廝混,舞槍
打架鬥毆,絲毫沒有女兒家的風範,趙佶因為其母王貴妃的緣故,也常常溺愛著,別人也奈何不得。真正有男人豪氣女子風情的奇女子,大宋朝開國至今,也就只那位楊業的夫人佘賽花堪堪算得上一位。
再加上金熙姍高麗國藩王公主的身份,舞技雖未施展卻已初見端倪,眾人一見便都喜歡上了,個個都想這怎樣才能跟蔡攸套情、送錢財,把這女子收為私房或者給兒子取了。
趙佶此刻也被金熙姍引。
蔡攸見官家神暗自得意。
蔡京神間略見懷疑,四下望望,這林沖此時可應該出場了,怎麼沒見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