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明破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貓貓看書】:WWW.MAOMAOKS.COM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釋】第三十三章是用譬喻說明了修道人應勤修戒定慧三無漏學,要一心進學道。這就像一個人帶有無始劫種種虛妄的習氣,或者一切的惑——見惑、思惑、塵沙惑,這些就譬如萬人。若你能受持淨戒,這就譬如你披上了鎧甲,戴上了盔甲。然後你再能堅持其心,就沒有怯弱,這就是一種戒力的
進。你能
進勇猛,不會半途而退,這就是定力。有定力就不會半路退回,不怕前面種種的境界,不怕前面有很多的敵人和你作戰。不怕,就不會戰死,這就是慧的力量。戒、定、慧這三種力量,能破滅如眾魔般的無始虛妄習氣、種種
病。能破除眾魔,就可以證得道果,這就是作戰得勝,凱旋歸來。
所以佛在這一章經上說“夫為道者”:做一個修道的人。
“譬如一人”:若能專一其心修行,就像一個人“與萬人戰”萬人戰,就是譬如種種的習氣、病、虛妄、貪、嗔、痴,要對治它們,就好像與萬人作戰似的。
在這時候,你“掛鎧出門”:披上盔甲和人作戰。
“意或怯弱”:你要是心不堅固,意志怯弱。
“或半路而退”:或者不修行了,半路而退。
“或格鬥而死”:或者和虛妄的習氣、魔軍作戰,戰敗了,死了——就是修行不成功。
“或得勝而還”:或者得勝回來了。
“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沙門學習道業,應該把心堅固了,不要半途而廢。
“進勇銳”要向前
進勇銳,只有進而不能退。
“不畏前境”不怕前面的敵人多。
“破滅眾魔”把一切魔王都破滅,打敗了。
“而得道果”自然就能證得道果。
第三十三章“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佛講了,修道人,一個人修道實際上如同與萬人作戰。有的人說:“我在家不修道的時候,沒這麼累,雖然乾點活,它不累。乾點活,回去喝點酒、菸、看看電視,兩腿一蹬睡覺了,沒這麼累。”因為你是順著魔道走,你和得道了無相干,只能越墮越快。最後,生死一來就不自由了,你永遠不會得到自由。
但“為道者”就不一樣了,為道,想獲得自由,想獲得解脫,你就得一人與萬人戰,就得有這麼大的力量。有時候我們生起煩惱,有的人就認為上當了,他以為修道是很輕鬆的一件事情,比在家要輕鬆多了,也不怎麼幹活,就是吃飯、在那一打坐,他想的就是:“不行我就在那躺著了,兩眼一閉,我就什麼也不想。”就是說“為道者”就像一個人與萬人作戰似的。不為道,你就是自己順著魔軍走,那個煩惱好像是不起來,好像快樂,好像
輕鬆,但是他永遠在生死輪迴之中,痛苦在後面呢,而且無有窮盡。為道者要想徹底的斷除這些痛苦,就比如一人與萬人作戰。
我們往往都忽視了這一點,所以有很多人在修道的時候就產生了退道心,他還以為:“你看我這修道沒修好,我怎麼生起這麼大煩惱呢?不行,得回家,在家的時候沒那麼大煩惱。”所以他收拾收拾包就回去了。回家了一看,煩惱更多了,更恐懼、更害怕,因為他墮落到貪慾裡去了,所以又恐懼害怕起來了“不行,我還得修道。”又出家了。
出家了,過了一段又忘了這碼事了“啊!這修道怎麼這麼煩呢?這麼多人,大家在一起,造成這麼多煩惱,不行!”又想起了過去“你看我一個人在家,上山放個牛,你說誰管著我了?拿個鞭子,往地下一躺,腿一伸,多自在!想菸、想喝酒,隨便!願意找誰嘮嗑就找誰嘮嗑。這可好,師父也不讓串寮,還得成天早早地起來上課,一天老是一個模式,走來走去,得了,拉倒吧!”又回家了。
他的主要原因就是煩惱習氣太重,主要是不明白“修道得一人與萬人戰”這個是很重要的一點。一定要謹記這句話,要知道這句話——一人與萬人戰,你心裡才能對自己有所鼓勵,而且明白這個。
所以說,修道不求順利,你要是求順利、求快樂,那你得上五中去求。修道不求快樂,我們求的是什麼呢?求的是道,是永遠的解脫,永遠的清淨。我們不是為貪五
之樂而來的,我們要是貪樂,這裡不存在樂,佛法裡不存在這個問題,我們只存在著清淨、無為,那不是世間樂所能比擬的。那個樂是什麼樂?是五
之樂,是低級的。
你要知道,這個“萬人”就是我們的貪嗔痴習。我們的貪嗔痴習
從無始劫就形成了,所以它的習氣特別重,你不想叫它生氣都不好使,非生氣不可。人家說一句話就生氣,就算明知道對,還生氣,還拿幾句話對付人家,非把人家對付生氣了,哎!心滿意足了,這算出了這口氣了。出完氣了,又生起恐懼心了“這樣修道對嗎?這不對呀,哪有這樣式的?”又後悔,後悔也沒辦法,已經說完了。
應該知道,你在與貪嗔痴作鬥爭,每時每刻都要提高警惕,有一念忽視,魔就要進入你心裡,就要佔有你,就要破壞你,所以你不是前進就是後退。所以每天早晨你起的第一個念頭,不是念幾句“阿彌陀佛”你就得生起一個念頭:“我又開始一天緊張的修行了,應該
進,不能懈怠,我要和大家和合,有一念不和都不行。”這裡順便多說幾句,這個和合很重要,一念不和都不行。就是說,有一粒米,我不和大家共同吃,我心裡有愧;有個
,我不和大家共同睡,我有愧;有個藥,我也得和大家吃,得先讓別人吃,最後才輪到自己,永遠永遠是這樣。大家就是我,最後才輪到我。我呢?大家吃了,就沒有了,我也不要了,完事了。就算輪到我,我吃也是為大家吃。這個心永遠記住一個大家,這樣才能和合,有一念不和都不行。
不光念頭,就是我們的身口意、行為,特別是行為上,一定要和合。我穿的衣服,隨時都可以讓你穿。你的東西埋汰了,我隨時都應該幫助解決的。我的鞋有味了,我趕緊給刷了,那味別影響你。你那味,我來多幾口,這樣的話空氣能幹淨,這才行。我那個東西你隨便用,而且你要怎麼做我就怎麼做,我絕沒有半點額外的想法,我只能比你們做得更和合。這個心裡永遠和大家和合,這是一種平等心,最後趨向無我,它迴向無我。
你覺得不和合“太彆扭了,這個人那麼多病,我跟他和幹嗎?”你不和“我”就堅固;你和了“我”就破。誰來幫你破?就是眾人幫你破“我”沒有眾人,你連破“我”的機會都沒有。所以說,共同修行有力量。這裡多說了幾句。
你記住“一人與萬人戰”哪!萬人,那不是一個兩個,不是我跟他倆。這個事我能頂得過去,我沒起煩惱;那個事我也頂得過去,沒起煩惱;十個事我也沒煩惱,等到一百個就受不了了。那也不行的,那如果有一千個怎麼辦?它得與萬人戰。
“萬人戰”還說少了,因為我們的煩惱像恆河沙一樣多,那麼多的煩惱,你戰勝一個兩個就完事了?它不可能的。
我們看這世界上,看到那天上星星那麼多,看到人那麼多,看到樹木那麼多,你要東西也要那麼多,你從來都不嫌惡。你不嫌,這時候你的煩惱也這麼多。物質多多少,你的煩惱就會多多少,你要了無量的物質,就有無量的煩惱在等著你。你想把世界都變為財產、都變為你的,那世界的煩惱也都給你了,你就鬥吧。你貪慾嘛,是不是?所以你就起煩惱,越起煩惱越貪,越貪煩惱來得越多。
所以你應該明白“與萬人戰”那“戰”不是說萬人都給你物質、給你好,是與萬人戰,與無始劫的貪嗔痴戰,而且非常頑固。
“萬人”只是比喻,實際上不知超過多少萬億,我們隨時隨地都得破它,隨時隨地都得想到:我們就在與萬人戰。
如同“掛鎧出門”披上鎧甲。鎧甲,大家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