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真實的朱由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楊瀾雖然和朱由校關係不錯,朱由校甚至從兩百多份策論中找出他的卷子,將其選入一等,但是,這並不能證明朱由校便是一個由他扯線的木偶,若楊瀾這樣想,那便大錯特錯了。
誠然,朱由校玩心比較大,偏愛木工活,喜歡楊瀾以朋友的態度來對待自己,可是,楊瀾若真是以此恃寵而驕的話,索取無度,這份情誼很快便會被他消耗乾淨。出身帝王家的朱由校並非傻子,他的智力絕對在同齡的少年之上,他的覺也非常
銳,若你不是真心對他,而是想利用他,他能
受得到,很快,便會疏遠這樣的你。
他絕對不是像後世滿清王朝編寫的史書中所說的那樣荒唐,無知。
什麼天啟是亡國之君卻未亡國,崇禎不是亡國之君卻亡了國,發出這樣嘆的讀書人皆是盡信書的豬頭。和朱由校相處這段時間。楊瀾對其有著一定地瞭解,這是一個
,
情豐富。卻智商很高的少年。
他的高智商,在木工活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就連葛明輝也常常出聲讚歎。
梆明輝並不知道朱由校地真實身份。只曉得對方是一個貴公子,也是巧奪天工的東主之一。他對朱由校的態度只有敬,而沒有多少畏,在教朱由校做活地時候,有時候沉溺在自己師傅的身份中,時常將朱由校當徒弟對待。對這些,朱由校不以為甚。他非常清楚,對方是真心想教自己手藝,方才會如此。
現在地天啟,在政治上還沒有表自己的才華,但是,他已經具備了一個皇帝該有的最基本的素質,那便是誰是真心對他,而誰又不是!
所以,楊瀾不想將這封信給朱由校,託他轉
萬曆帝。
他若這樣做。朱由校或許會同意。但是,同時朱由校也會思考。楊瀾為什麼要這樣做,他的心中一定會有個疙瘩,認為楊瀾是在利用自己。
只是為了扳倒一個和自己毫不相干地方從哲,只是為了合謬昌期這樣東林人士,甚至,就連眼前的好處也得不到多少,為此損害自己最大地依靠,自己和朱由校的親密關係。
楊瀾不是白痴,自然該知道怎麼選擇了。
何況,萬曆帝就算看見這封信,為了穩定動盪的朝局,他也不會動方從哲,相反,他會想方設法地打探這封信是沿什麼路子遞到了自己的面前,若是知道這封信是楊瀾託朱由校送來的。
那時,楊瀾在萬曆帝心目中的形象恐怕就要毀了。
在萬曆帝的心目中,楊瀾是一個只知道幹實事的直臣,可是,要是曉得楊瀾竟然做了這樣的事情,那麼,楊瀾便會在他心中成為一個黨同伐異,結黨營私的政治人物,一個狗苟蠅營,四處鑽營地陰謀家。
天子一怒,非同凡響啊!
雖然,楊瀾選擇如此做乃是必然之道,不過,接下來,他還是要面對一些小麻煩,那就是謬昌期以及他背後地那些人的憤怒。
這幾天,朝堂上爭吵不斷,彈劾文章雪片一樣飛來飛去,謬昌期背後地那群人正在等候萬曆帝瞧見那封信之後的發作。
他們認為萬曆帝或許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仍然力保方從哲,薩爾滸一戰敗北,天下震動,肯定要有人出來背黑鍋,前線的黑鍋由楊和那些陣亡的總兵將領背了,朝堂上的責任自然應該由一兩個重臣來背,一人獨相的方從哲豈不是最佳的選擇。
然而,在政治上他們這些人過於幼稚了,他們忽略了皇帝的思。
謬昌期等人也不想想,為什麼同屬東林人士的孫承宗拒絕將這封信經皇太孫轉萬曆帝,因為,孫承宗很清楚,單憑這封信扳不到方從哲。
另外,孫承宗也是有潔癖的人,不願意做這樣陰私的勾當,所以,他勸那些人沿正途將這封信經由內閣轉司禮監,讓聖上批閱,方從哲應該沒有這麼大的膽子截下這封信,但是,那些人並不相信。
他們覺得,方從哲要截下這封信太簡單,只需要找某個小吏出來,說是不小心遺失了,然後,背一個處分,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換了他們在位的話,絕對會這樣做,將心比心,因此,他們最終還是決定另尋門路,將這封信秘密呈送到皇帝面前。
最終,他們選擇了楊瀾。
在他們看來,被貶到藏書樓的楊瀾為了重新得到迴歸東林的機會,必定會盡心盡力地去做這件事,然而,他們看高了自己等人的影響力。
楊瀾做得比孫承宗直接,他乾脆就把信私下裡還給了方從哲。
對於東林黨人士接下來的憤怒,以及因此而對自己的攻擊,楊瀾已經做好了應對的準備,他相信那些人最後一定會大吃一驚。
“是這樣麼?”朱由校站起身,他放下工具,雙手撐在上,瞧著葛明輝說道。葛明輝彎下
,低著頭,瞧著朱由校對一個長方形木板地切割。半晌,他抬起頭,輕輕點了點頭。
“過關了?葛師傅。我真的過關了!”將葛明輝仍然在點頭,朱由校像一個小孩子一樣跳了起來,哈哈大笑。
“小鮑子真是天資聰穎。不管是什麼技藝,一點就透。若真是班門子弟,必定能超過老朽,成為一代名匠!”瞧見楊瀾行了過來,葛明輝向楊瀾發出一聲嘆。
楊瀾笑了笑,將一個裝滿茶水的大碗遞給葛明輝。
“葛師傅。辛苦你了,喝茶!”然後。他走到朱由校身旁,將另一隻手中地白瓷碗遞給朱由校,碗中盛著煮沸之後冷卻下來的清水,朱由校做木工活的時候,喜歡飲清水,這一點,楊瀾早就通過魏忠賢打探清楚了。
“呵呵!”朱由校結果清水,仰起頭,咕嚕咕嚕,一飲而盡。
“痛快!”他將空碗給楊瀾。然後。順手接過楊瀾遞上地面巾,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漬。臉上地汙跡,將面巾還給楊瀾之後,他興奮地指著自己剛才的作品對楊瀾說道。
“鳳梧,你看看,這成品比幾前好多了,葛師傅都說我過關了!”楊瀾沒有敷衍了事,而是真正彎下
,仔細瞧了瞧,然後站起身,點了點頭,承認朱由校有進步。
要想和朱由校這樣聰明的少年打好
道,就一定要真正地對他
興趣的東西
興趣,與其有共同的語言,萬萬不能敷衍了事,否則,他會察覺到了。
就在朱由校興奮地時候,楊瀾在他耳邊輕聲說道。
“黃公子,天已晚,該回府了!”
“哦!”朱由校收住笑容,抬頭望了望天。
“真是該死!”他面沉了下來,說了一句市井
口,然後,有些意興闌珊地說道。
“走吧!莫讓大魏難做!我們走吧!”作為皇太孫,周圍關注的目光太多了,他地課業也比較多,時常都在學習,要想點時間溜出宮來,很不容易,今
,因為是休息的時候,再加上魏忠賢,客氏幫他打掩護,這才能溜出來半天,還沒有盡興便要回宮,他自然老大不高興。
“我也要回府,先送黃公子回去!”
“不用吧,我自己回去就行了,反正有護衛跟著!”朱由校瞧了楊瀾一眼,說道。
“不行!”楊瀾搖搖頭,神情堅決地說道。
“我一定要親眼見到你進門,才能放心!”朱由校瞪著楊瀾,稍頃,他笑了笑,搖頭說道。
“你啊!和大魏一樣,都這麼嗦,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好吧,我們走吧,不讓你看見我進門,你一定會認為我貪玩,想去別的地方玩耍!”說罷,兩人跟葛明輝道別,向外間行去,四個護衛打扮的壯漢從牆角行了出來,一前一後,一左一右,簇擁著兩人經由另一扇門走出了巧奪天工。
在那扇門後面,是一個小巷子,一輛馬車停在那裡,同樣,有四個護衛裝扮的壯漢守在馬車處。
楊瀾和朱由校上了馬車,楊瀾原想坐在馬車外面,卻耐不得朱由校的糾纏,被他拉到馬車內,朱由校還想向楊瀾說說最近自己的木工心得。
馬車緩緩而行,車廂像搖籃一樣搖動。
外面傳來了人聲,馬聲,以及各種各樣的聲音,喧囂,熱鬧。
就在這樣的吵鬧聲中,馬車突然停了下來,因為是緊急停車,朱由校正手舞足蹈地向楊瀾講著自己對某件木工作品的心得,一時不慎,人便向前跌去,楊瀾伸出手,抓住了他,待朱由校坐穩之後,楊瀾向前探起身,掀開布簾,想看看外面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布簾緩緩拉開,一道光照進來,一道黑影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