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偶遇祝無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運河由北向南從張秋鎮穿過,永濟渠由西向東也從張秋鎮穿過,兩條人工築成的河在此地
匯,張秋鎮也就成了繁榮的
通要衝,南北貨物集散轉運之地,在這裡,商賈雲集,來來往往,如雲聚散。
南有蘇杭,北有臨張,張秋鎮也就有了江北小蘇州的稱號。
張秋鎮有兩個碼頭,一個碼頭在運河南岸,經由京杭大運河航行的船隻大多泊在此處,另一個碼頭則在鎮西,永濟渠北岸,若是經由永濟渠往東西兩個方向航行的船隻則大多泊於此處。
七月十,辰時。
太陽剛剛從東邊升起,水面上漾起一層紅霞,張秋鎮西的那個碼頭上,便已經熱鬧了起來,就像一鍋**的熱水。
苦力們大聲吆喝著,喊著號子經由跳板搬運貨物,大概有十來艘貨船在進行上貨,這些是通往向東前往濟南府的大客商的船隻,它們由杭州而來,把南貨北運,經由大運河抵達張秋鎮,昨天歇息一晚之後,今再啟程,經由永濟渠前往濟南府。
碼頭分為客運和貨運兩個區域,貨運碼頭這邊人山人海,客運碼頭那邊卻冷冷清清,並沒有幾個人影。
今,往濟南府的客船已經駛出了,現在,仍然泊在碼頭上的是西行前往範縣的客船。
這是一艘烏蓬大船,有著兩層船艙,能夠載數十人,然而,不知道今是怎的,這客船上的客人卻不多,只有十多人。大多為
壯漢子,他們彼此分為幾個小團體,相互用鄉音
談,聽上去,似乎是手藝人,好像是範縣有位原籍張秋鎮的大官人要修建莊園,這些人是那個大官人的同鄉,他們都是大官人招募而來的幫工。
明朝限制百姓離開土地,所以,要想出境必須當地官府開出路引。就像後世改革開放前期那般,若你去深圳,需要當地政府開一個邊境證,不然,無法入境,那個特區便像是國中之國一般。
這個比喻有些不合適,不過,大意是如此。
基本上。能夠離開鄉土。四處遊歷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遊學地士子,只要中了秀才,便可以無須路引四處遊學了,另一種則是行商的商賈。這些事商人從事南北貿易,溝通有無。自然需要四處遊走,不過,他們和那些遊學的士子不同,他們事先必定要準備好路引。
張秋鎮是通要衝,碼頭上自然有檢查路引的衙役,兩個四十多歲的老傢伙
神萎靡不振地坐在客運碼頭的大門前,無
打采地打著哈欠。
和貨運碼頭相比,客運碼頭的油水自然少了許多,自然很難讓這兩個老傢伙打起神來。就在他們哈欠連天,昏昏
睡之際。有兩個人出現在了他們面前。
頭前一人身著儒衫。頭戴綸巾,手拿一柄摺扇。間別著一把有著華麗劍鞘的佩劍,他五官極其
緻,雙眼靈動有神,雙眉如劍,直
兩鬢,鼻
之間,兩道極其秀氣的八字鬍如燕子尾巴一般飛了起來,給人一種非常奇特的
覺。
何謂奇特呢?
這麼說吧,他地相貌本該給人一種風倜儻的
覺,就是那種家中富貴,沒事便四處遊歷的貴公子;然而,直
雙鬢的劍眉,
間的佩劍,行走的姿態卻又給了人一種英氣
的
覺;這兩種
覺綜合起來,似乎不矛盾,但是,雖然他臉上的皮膚有些黝黑,這黑
卻顯得不怎麼自然,無法掩蓋他那比女孩還要漂亮地五官,如此
緻地五官,帶給常人的卻是一種驚豔的
覺。
這三種覺夾雜在一起,在一般人眼中,便顯得有些奇特了。
苞在那個書生後面的書童大概十二三歲的樣子,他地膚極其的白皙,不是那種面無人
地蒼白,而是白
中透著粉紅,吹彈即破,讓那些老大媽見到之後,恨不得使盡上兩下的那種。
書童的五官也長得不錯,就像是一個粉雕玉琢的瓷娃娃,雖然是書童,雖然揹著一個小小的書簍子,他身上的衣衫卻也是絲綢所織。
那兩個衙役換了一下眼
。
這主僕二人應該是大富人家的公子,閒著沒事幹喜歡四處亂跑的無聊人,本來,今天是一個好機會,這種公子哥不涉世事,對銀錢的態度滿不在乎,若是服侍得好,打賞是免不了的,要是打探出來,對方身後沒有什麼強悍地背景,家世只是富,而沒有貴,和水上地那些兄弟打個招呼,說不定還能發一筆橫財。
可惜了!
兩個人心中一起發出了嘆息,就像彼此都聽到對方的嘆息聲一般,兩人面帶遺憾之,對望一眼,搖了搖頭。
“兩位差大哥,請問,前往範縣地客船是不是在這個碼頭上?”書童沒有說話,發話的人乃是位於前方的公子,那公子的聲音清脆中帶著沙啞,聽上去,很不和諧。
兩個衙役頗有幾分詫異。
原本以為對方是不涉世事的公子哥,這樣的人,一向眼高於頂,本就懶得和他們這樣的人說話,一切都
由下人
涉,更不要說,還這般和顏悅
地與他們說話,居然,帶了一個請字。
這兩個老傢伙很有點受寵若驚的覺。
“這位公子爺!”其中一個衙役站起身,滿臉帶笑地對那個公子哥抱了抱拳,躬身說道。
“有些不巧啊!前往範縣的客船好像是被某人包了下來,今上午應該已經沒有了,要往範縣,午時過後應該有一班,公子爺,可以搭乘那般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