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淥水曲唐·李白【原文】淥水明秋月,南湖採白蘋①。荷花嬌語,愁殺盪舟人。
【註釋】①白蘋:水草名。葉子是四方的,中折如十字,夏天開花。俗稱“田字草”【譯文】一潭清澈的水在這個明朗的秋天更顯澄澈明亮,女子們在幽美的南湖邊悠悠地採擷著白蘋。荷花如此嬌豔滴,如同女子美麗的面龐,她們姿態輕盈,雖未啟
但嘴角已經漾起了笑意。她們可望卻不可即,這讓在湖中盪舟的人
到無限傷
。
【賞析】《淥水曲》,屬於樂府《琴曲歌辭》舊題。詩僅短短四句,卻形象生動地展現了一幅婦女生活的風俗畫面,勾勒出了人物瞬間的心理動態。
秋思唐·李白【原文】陽如昨
,碧樹鳴黃鸝。蕪然蕙草①暮,颯爾涼風吹。天秋木葉下②,月冷莎雞③悲。坐愁群芳歇,白
凋華滋④。
【註釋】①蕙草:香草名。②天秋木葉下:《楚辭·九歌》裡有詩句:“嫋嫋兮秋風,庭波兮木葉下。”③莎雞:蟲子名。在這裡指紡織娘。又名絡緯、絡絲娘。④華滋:繁盛的枝葉。
【譯文】今的
光如同昨天一樣明媚,碧樹綠草間,有黃鸝鳥在唧唧鳴叫。但突然之間,蕙草就枯萎凋零了,衰颯的秋風吹來陣陣涼意,讓人頓
憂傷。已經進入秋天,樹木的葉子紛紛落下,一片悽清的景象。冰冷慘淡的月光下紡織的女子正獨自傷悲。她為群芳的逝去而
到無限憂愁,繁盛的枝葉如今都已凋落,秋
濃濃,讓人
到無限落寞。
【賞析】《秋思》,樂府《琴曲歌辭》舊題。
飛龍引二首唐·李白其一【原文】黃帝①鑄鼎於荊山②,煉丹砂③。丹砂成黃金,騎龍飛上太清④家。雲愁海思令人嗟。宮中彩女顏如花,飄然揮手凌紫霞,從風縱體登鸞車⑤。登鸞車,侍軒轅⑥。遨遊青天中,其樂不可言。
【註釋】①黃帝: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中華民族的始祖。《史記·孝武本紀》載,相傳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之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上者七十二餘人皆乘龍昇天。②荊山:山名。在今河南靈寶閿鄉南。相傳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此。亦名覆釜山。③丹砂:即硃砂。礦物名。
深紅,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煉丹,中醫作藥用,也可製作顏料。④太清:三清之一。道教謂道德天尊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⑤鸞車:神仙所乘的車。⑥軒轅:黃帝居於軒轅之丘,故名曰“軒轅”【譯文】黃帝採首山之銅,在荊山下鑄造寶鼎,煉製仙丹,仙丹煉成後,黃帝和群臣後宮乘龍飛仙進入仙境。天上的彩雲
茫茫,變幻如海,找不到昇天的途徑,讓我們世間的凡人空自
嘆。天宮中的披著七彩霓裳羽衣的宮女貌美如花,舉止優美。真想乘風飛身而上,登上黃帝乘坐的鸞車,陪在黃帝旁邊,一起遨遊在青天中,那種樂趣一定妙不可言。
其二【原文】鼎湖①水清且閒。軒轅去時有弓劍②,古人傳道留其問。後宮嬋娟③多花顏,乘鸞④飛煙亦不還。騎龍攀天造天關⑤。造天關,聞天語。長雲⑥河車載玉女。載玉女,過紫皇。紫皇⑦乃賜白兔⑧所搗之藥方。後天⑨而老凋三光⑩。下視瑤池見王母,蛾眉蕭颯如秋霜。
【註釋】①鼎湖:地名。古代傳說黃帝在鼎湖乘龍昇天。②弓劍:相傳黃帝與群臣乘龍飛天,剩下些小吏不能上去,於是都拽住龍髯不放,龍髯都被拔掉墜落下來,黃帝所用的弓也掉了下來。黃帝在百姓的仰望中飛向天庭,那些小吏們只能抱著龍髯和弓大聲呼喊,但也無濟於事。③嬋娟:美女。④乘鸞:傳說秋時秦有蕭史善吹簫,穆公女
玉慕之,穆公遂以女
之。蕭史教
玉學簫,作鳳鳴聲,後鳳凰飛止其家,穆公為作鳳台。一
夫婦俱乘鳳凰昇天而去。後因以“乘鸞”比喻成仙。⑤天關:猶天門。⑥長雲:很多的雲彩。⑦紫皇:道教傳說中最高的神仙。《太平御覽》卷六五九引《秘要經》:“太清九宮,皆有僚屬,其最高者,稱太皇、紫皇、玉皇。”⑧白兔:指神話中月亮裡的玉兔。⑨後天:謂後於天,極言長壽。後用為祝壽之詞。晉王嘉《拾遺記·炎帝神農》:“時有
雲灑
,是謂‘霞漿’,服之得道,後天而老。”⑩三光:
、月、星。蛾眉:蠶蛾觸鬚細長而彎曲,因以比喻女子美麗的眉
。
【譯文】鼎湖的水靜靜地動,清澈見底,這裡就是傳說中黃帝乘龍飛天時不小心把弓箭遺落人間的地方。天宮中的美女一定眾多,光彩照人,仙人們乘鸞而去,消失在煙波浩渺中,也都一去不復返。如果再有機會能乘龍昇天的話,我一定到達仙境,登上天門,去聆聽天上神仙的談話,坐上伴著祥雲的河車,載著美麗的仙女,去拜訪玉皇。玉皇見到我一定會很高興,並賜給我天宮玉兔搗制的長生不老藥。吃了仙藥,我就可以長生不老,壽與天齊,可以活到
月星辰都凋謝的時候。到那時我再去看瑤池的西王母,她已經滿頭白髮如霜了。
【賞析】《飛龍引》是樂府中的琴曲歌辭。兩篇都是李白借黃帝昇天的神話傳說描寫遊仙的情景。
山人勸酒唐·李白【原文】蒼蒼雲松,落落①綺皓②。風爾來為阿誰③?胡蝶忽然滿芳草。秀眉霜雪顏桃花,骨青髓綠長美好。稱是秦時避世人,勸酒相歡不知老。各守麋鹿志④,恥隨龍虎爭⑤。欻⑥起佐太子,漢王乃復驚。顧謂戚夫人,彼翁羽翼成。歸來商山下,泛若雲無情。舉觴酹⑦巢由,洗耳⑧何獨清!浩歌望嵩嶽,意氣還相傾⑨。
【註釋】①落落:豁達、開朗。②綺皓:指商山四皓,是秦代末年四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們隱居在商山,人稱“商山四皓”③阿誰:誰人。④麋鹿志:指隱居山野的志向。⑤龍虎爭:劉邦和項羽的楚漢之爭。⑥欻:忽然,突然。⑦酹(lèi):用酒灑地以祭拜。⑧洗耳:這裡運用了典故。堯召許由,將帝位傳給他,許由不想聽,就洗耳於潁水之濱。⑨相傾:指意氣相投。
【譯文】松柏蒼翠拔,高入雲端,商山四皓的
襟豁達開朗。又到了溫暖的
,
風為誰而輕輕吹拂?小草綠了,花兒開了,芳香在滿園瀰漫。引來了蝴蝶,在綠叢花間翩翩飛舞。商山四皓長得眉清目秀,眉間充溢著一片俠義傲骨。他們自稱是秦代避亂世而居的人,歸隱在林間過著閒適無憂的生活,飲酒談笑間,不知道年老將至。他們各自守著隱居山野的志向,以項羽和劉邦的楚漢之爭為恥。漢朝基業確立後,劉邦多次請商山四皓出山輔佐,他們都沒有答應。忽然間輔佐了劉邦的太子,劉邦為此而驚歎不已,回頭告訴戚夫人說,雖然想改換戚夫人的兒子繼承大業,但無奈太子羽翼已成,有賢人輔佐而改動不得了。巢父和許由歸隱在南山之下,似乎像飄忽不定的雲一樣無情於世間的塵事。不
舉起酒杯,把酒灑在地上以祭拜巢父和許由,洗耳不聞塵間事是多麼清淨啊!唱著浩歌,仰望著賢人所居的嵩嶽,他們和我的志向十分相投。
【賞析】《山人勸酒》,樂府《琴曲歌辭》舊題。在這首詩裡,詩人借隱逸之士來抒發自己的歸隱之意以及對仕途不順的無奈和傷。
幽澗泉唐·李白【原文】拂彼白石,彈吾素琴。幽澗愀①兮泉深,善手②明徽③高張④清。心寂歷⑤似千古,松颼颼兮萬尋⑥。中見愁猿弔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
。客有哀時失志而聽者,淚淋
⑦以沾襟。乃緝商綴羽⑧,潺湲誠音。吾但寫⑨聲發情於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澗泉,鳴深林。
【註釋】①愀:憂愁的樣子。②善手:高手,這裡指彈琴的高手。③明徽:徽,指琴節,這裡代指琴。古代用金玉、水晶等寶物裝飾以顯示琴的明亮晶瑩。④高張:彈琴的手法。古代有詩:“高張生絕弦,聲急由調起。”⑤寂歷:寂寞。⑥尋:八尺為一尋。⑦淋:淚
不止的樣子。⑧緝商綴羽:指奏樂。商、羽都是五聲之一。⑨寫:通“瀉”
出。這裡指發出聲音。
【譯文】拿起白玉撥子,拂動琴絃,我開始彈奏心愛的素琴。清澈的山泉緩緩入山澗,清幽而深遠,像是滿載著綿綿不斷的淡淡憂愁。我彈琴的技術嫻
,彈琴的手法高超,琴絃在我的撥
下閃動出美妙的音符,純淨而美妙。琴聲中訴不盡我的千古哀愁,我的琴聲似乎承載了我太多的悽怨。幽澗邊的松樹高聳入雲,在秋風的吹拂下發出瑟瑟的聲響,訴不盡我心中悽苦的寂寞。一隻愁猿弔影危處在山澗中,發出悽慘的哀鳴。它的鳴叫聲迴盪在山谷叢林中更加淒厲哀絕,久久不散。座中聽琴的過客,有哀時失志的,聽到琴聲
慨萬千,淚溼沾襟。琴曲接近尾聲,我緩緩撥動琴絃,結束了此曲。我只是借琴聲以抒發自己的情懷,真不知道古今以來與我有同樣情懷的人竟是如此之多。琴聲如幽澗中潺潺
淌的泉水,在深林中鳴蕩不已。高山
水,知音難尋。
【賞析】《幽澗泉》,樂府舊題,屬於《琴曲歌辭》。李白在這首詩裡抒發了自己的苦悶之情,他的抑鬱苦悶之情無處可傾訴,只能借幽咽的琴聲來傳達。
雉朝飛唐·李白【原文】麥隴青青三月時,白雉①朝飛挾兩雌。錦衣綺翼何離袱②。犢牧採薪③
之悲。
天和,白
暖。啄食飲泉勇氣滿,爭雄鬥死繡頸斷。雉子班奏急管絃,心傾美酒盡玉碗。枯楊枯楊爾生荑,我獨七十而孤棲。彈弦寫恨意不盡,瞑目歸黃泥。
【註釋】①白雉:白羽
的野雞。古時以之為瑞鳥。②離袱:亦作“離蓰”
羽始生貌。③犢牧採薪:喻指老而無
的人。
【譯文】陽三月,萬物生機
,壟上青青的麥苗散發著
天的氣息,一隻白
的雄野雞帶著兩隻雌雞從田間飛起,雌鳥的新羽
剛剛長出,
彩鮮亮。我這個老而無
的人看到這情景心中
到一片淒涼。
風和煦,太陽暖洋洋的,鳥兒們在河邊啄食,成
的雄鳥們為求得配偶在互相爭鬥,脖子上的羽
散落一地,還不肯罷休。雌鳥也急切地鳴叫著,準備好好地犒勞自己未來的丈夫。就連枯死的楊樹在
天都能生出
芽,為什麼單獨我一個人到了七十還一個人生活沒有伴偶,這種滋味是管絃音樂、詩詞歌賦無法表達、無法排遣的,痛徹心扉,恐怕只有我死後化為灰燼,靈魂才能得以安息。
【賞析】《詩經》中曾以“雉之朝飛”作為愛情生活的象徵。後琴曲繼承了這一主題,並傳著一個故事:牧犢子終年放牧打柴,直至暮年仍是孤身一人,他見雉鳥都是成雙成對地愉快飛翔,非常羨慕,愈加
到自己的孤獨淒涼,傷心地唱道:“雉朝飛兮鳴相和,雌雄群兮于山阿。我獨傷兮未有室,時將暮兮可奈何?”據《樂府古題要解》記載,魏武帝時有個盧姓宮女,擅長此曲,可見它是源遠
長的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