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出軌”舞臺劇手札七、八個月前的某天晚上,和孟華通了一通電話。在電話中,孟華透了要將“出軌”這本小說改編成舞臺劇的計劃。
“我想試試看,能不能為言情小說找到另一條出路?”電話那端,傳來孟華溫柔細緻,卻鏗鏘有力的聲音。
直到今天,想起孟華當初在言語中所顯出來的理想和堅持,仍然令我覺得動容。
經過半年的辛苦和汗水,在今年的二月十及二月十一
,孟華終於將她努力了半年的心血結晶,正式推上舞臺,呈現在觀眾面前。
臺中童顏劇場,一家環境清幽優雅、佈置溫馨高雅的幼稚園內,我們觀賞了“出軌”這出由言情小說改編的舞臺劇演出。
出軌…在原著裡,是一對情侶在相戀多年後,男方出了軌,女主角從男友變心的震撼及痛苦中,重新撿視這段戀情,並如何從情傷中站起來的成長路程…
這中間,她經歷了情變的傷心、沮喪與痛苦,也遇到了另一個條件優異的男子,掙扎於是否要接受新戀情,成為另一個男人“出軌”的矛盾心態中…
而在舞臺劇一個半小時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孟華如何濃縮原著劇本,化為更簡粹練的舞人?語言,動人而有力地把這個可能發生在所有人身上的愛情故事搬上了舞臺,並且重新賦予了“出軌”這個故事嶄新的風貌,以及更令人驚喜的演變及思考!
事實上,在這出舞臺戲的劇本里,我除了佩服孟華編劇的功力之外,更看到了這半年來孟華思想的轉變與成。
她思想的轉變及豐富成,可以從地賦子女配角辛莉綺一個完整且更富震撼力的面貌而窺伺得見。
在原著裡,辛莉綺是一個面貌模糊的配角。然而在這齣戲裡,辛莉綺成了一個極具其實生命力及個的角
,從她嫵媚如小鳥依人般的偎在男主角身上撒嬌,到突然翻臉而隨時和男主角爭執大吵的一幕幕場景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在出軌中,看似成功者的第三者,卻因無法擺脫女主角陰影纏繞,而隨時活在不安及嫉妒的焦慮情緒中,成了歇斯底里而且不可理喻的潑婦
格,那使得她不再討喜、不再嫵媚可愛,也終於讓男主角厭煩,而令男主角更加懷念理智成
的前女友,終於再度將男主角推回了前女友的身邊…
而在這同時,女主角也正經歷著一段新戀情的衝突與抉擇,一個條件優異的男人對她展開猛烈追求。
男配角的體貼與守候甚至訴苦,都令她心動掙扎,猶豫著是否能夠接受這段新戀情?(而在這過程中,或許也有著報復男主角的心態在作祟。)然而無法割捨忘懷的舊情人及情創未愈的傷口,都令她躊躇掙扎,卻步不前…
包諷刺的是,如果地接受了這段戀情,她也就成了另一個男人的“出軌”成了一個曾令她痛恨心碎的“第三者”!
原著裡,最後女主角還是選擇了原諒男主角,讓兩人的情與人生重新回到“正軌”然而在舞臺劇裡,四個人卻各自站在軌內軌外,沒有人知道這條人生軌道的最終答案。
在這出奏明快緊湊、四個男女相互牽扯糾葛的一個半小時舞臺劇過程中,孟華除了提供一個令人屏息的好看故事之外,更丟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空間讓觀眾思索了…就像是她拋出了一個線團,觀眾接了,在層層絲剝繭之後,我們可以得到什麼?
劇中,辛莉綺喃喃自問她究竟是愛上男主角?還是愛上男女主角之間那種愛情的覺?
而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問問自己…我們究竟是因人而愛?還是因愛而愛?是因為所愛的那個人讓我們割捨不了情?還是因為戀愛的
覺讓我們割捨不了愛情?
一個令人思索的問題,一出值得深思的舞臺劇…這就是孟華的“出軌”
…
裴意小說中,我們往往透過語言,表達情和思考。可是劇場中,過多的語言,好像反而成為一種障礙。我覺得這樣的編導、對白中,留下了孟華反覆思考的問題。而
簡的畫面,強化了衝突和情緒……元玥戲是真的很
采,我想除了故事本身之外“表演形式”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它帶來的“豐富
”是不同於文字營造的,而這也是我個人相當喜歡的部分,舉凡音樂、燈光乃至於整個場景,在一個半小時裡,無處不是“表演”、無處不是“
”更重要的是,無處不見“創意”!
…
望舒這是我第一次看小劇場,當舞臺的幕拉起時,我嚇了一跳,舞臺竟然和觀眾如此接近。以往只看過商業氣息濃重的舞臺劇,在看完“出軌”後,腦中浮現“原來這就是小劇場”的字眼。(突然覺得自己好像井底之蛙、|||。)如果就給觀眾的衝擊來比較,滿分為十,在舞臺劇上所表現的七、八分,換成小劇場的話,可能高達九分,甚至十分,給觀眾的是強烈而直接的
覺。…伊捷…將一部文字作品轉化成視覺影像的經驗很有趣,誠實的說一句:“出軌”舞臺劇幕前幕後傳達出來的強烈企圖心,讓人既回味又
動。一個半鐘頭下來,我一直在和自己的思緒拔河。一方面由於看過小說,從簡潔
代的畫面、對白和演員的肢體互動中,可以輕易回溯閱讀經驗,一方面我卻又想將自己重新定位,拚命催眠自己當個“宮雪花”不斷的想要忘記小說劇情而跳脫出來,期望找到另一種全新的戲劇經驗,否則,很容易在劇情比對的過程中神遊出線……華蓉以上,是節錄幾位朋友在看完“出軌”一劇的心得報告中的“好話”還有更多朋友的心得以及批評,因篇幅、乏故無法一一列出,如梓、素玲、嘉琪、安黛、vivim、譚、維絲娜、伊黎和章築,如果各位朋友想看到更多關於“出軌”一劇的心得,可到我的綱站上去瞧瞧,裡面有更完整的收錄。
一寫完“解放”後,便馬上投身“出軌”一劇中,而這一忙,便是從二000年九月忙到二00一年的二月,整整長達半年的時間,現在要一一細數當時所發生的故事,其實已記不得;就如同我曾在“解放”後記中寫的,製作“出軌”此劇,就像爬一座山一樣,在過程中,不知遇到了多少回的挫折和柯擊,汗水和淚水總是不停織著,想放棄、退出的念頭時時刻刻都在產生,可這些全都在演完後的剎那得到解放,不記得痛苦的事,留下只有一份不遺憾的圓滿以及更多的
動。
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要玩舞臺劇呢?其實緣起很簡單,就如同前面裴意曾提到的,我想試著為言情小說走出另一條路,同樣地,我也想知道透過舞臺劇,自己的作品會有何樣貌的呈現?
這半年我付出許多,可同樣地,我也得到…許多…一群朋友像傻瓜一樣,陪我一起圓夢,整整半年,在白天忙完自己的工作,晚上與我一道排戲排到凌晨,演完後也沒拿到什麼酬勞,只除了我送的書…
對他們這份付出,我除了深深的動,還有更多的歉疚,只能說謝謝以外還是…謝謝。
在此,我要利用這個機會謝幾位朋友擔任演員的石怡穎、陳雅琳、盧元龍、張仁析;音樂製作黃美雅;宣傳執行呂明真;美術設計詹志鴻;以及陪我吃最多苦的執行製作兼舞監的劉宜洵。
還有更重要的…就是我們童顏團長小風老師張黎明和師母,如果沒有他們二位大力支持協助,我也完成不了這齣戲。
當然更要謝謝從全省鎊地、不遠千里跑到臺中來看戲的朋友們,謝謝你們願意與我分享,你們的支持和心意,我將永遠銘記在心,謝謝!
希望下回還有機會,還能以戲與你們。
謝出版社願意幫我將“出軌”戲劇配樂做成音樂cd,希望透過這片cd,可與更多朋友分享孟華這段“出軌”過程。關於“出軌”cd的購買方式及讀者優惠辦法,請看內文前第十一頁之活動說明。
寫作小札孟華近半年都沒再提筆創作小說,所以在寫“顛覆”時,竟有些陌生了。
雖然開頭很早以前就寫下了,但後續卻不知該如何下去,瞪著螢幕發呆好一陣子,才開始抓回寫作的覺。
但,不能否認的,在寫前面幾章的時候,腦中出現的畫面是很舞臺劇的方式,各位可以想象嗎?一個大舞臺上,中間隔了一道牆壁,兩個主人翁各住一邊,是單獨的個體卻又彼此互動著,而且每一章節都有配合的音樂…
在這本書我顛覆了什麼?或者本都沒顛覆到!
嗯!這點我就要請各位朋友告訴我答案了,回答者,不管是來信或到我網站留言板po文者,都有獎喔(送“出軌”一劇紀念書卡,可以嗎?)!希望大家對我二00一年的第一本作品還滿意,不滿意的話,老話一句,會再更努力。
下一回,想嘗試比較輕鬆的寫法,而且好久沒寫古代小說,很心癢呢!
許久未寫後記了,其實還有很多話都想跟大家說,而前序謝四方兄熱情貢獻,為了回報他,我一定會更用力的幫佳薇編催他的稿。(呃!這算回報嗎?)不過得要補充說明幾點,不敢再辦四方兄的讀書會的原因,實在是四方兄人氣太旺了(短短一個半小時,居然讓我這個主持人被聊天室踢出去三次!害我嚇死了,怕讀書會秩序會一團混亂),能讓參與者都問到一個問題,已經很了不起啦,而且小宇
實在太愛戴他了,為了不厚此薄彼,公平起見,在舉行讀書會的每一秒、每一分鐘,孟小華無不戰戰兢兢,神經緊繃,讀書會結束後,網站沒癱,孟小華倒是癱在電腦前,手都還在發抖,由此可想見孟小華是有多麼緊張!包別提在那段時間死了多少細胞和多出n
白頭髮啦!
各位看倌,如果是你,你敢再辦嗎?(呃!話說回來,如果四方兄還有勇氣跑出蝙蝠,不想躲在供在
內深處的那個龜殼時,呵!孟小華冒著變白髮魔女的危險,也會再舉辦的。)孟華每個月辦線上讀書會,舉行至今曾邀請了本社的藍蜻、齊晏、元玥、望舒、伊伶、四方宇、洛煒及友社的阿蠻等參與(在此大大的謝謝他們),這些朋友都是在言情小說界認真創作的筆耕者,辦座談讀書會的自的,除了讓讀者與作者有線上接觸的機會,也想一起分享他們的創作心得,對同是創作者而言,可是很寶貴的經驗呢。
前陣子,民意代表及媒體,也有更多的社會大眾將言情小說視為se凊小說,但我想說的是.還有一群朋友,在這塊可以揮灑無限可能的園地中,努力、堅持的耕耘著,他們的聲音值得傾聽。
總之,真的跟大家好久未以書相會,希望大家一切都平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