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上山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田中耕作的農人遙遙望見四人,都慌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就地跪倒叩頭禮拜。少衝見素君三人泰然處之,並不計較,心下大驚:“這些人為何對三人如此恭敬?我給師父管碼頭時,夥計們見了我,不過是停下來打聲招呼罷了。何曾有這樣恭敬的?”有心想問個明白,卻又怕犯了紫陽宮的忌諱,便忍住了。過了天界山,只見一座雄偉的山峰直雲霄,雲霧籠罩,忽隱忽現,恍如仙境一般。
楊秀指著那山笑道:“小弟,你一路上見山就問是不是紫陽山,如今真的到了為何反而不問啦?可惜今天霧太大,若是天晴才好看呢。”少衝訝然失,跪地便拜,三人大笑,黃梅抬腳踢了少衝一腳,笑罵道:“這裡是三清聖地,容不得你這些溜鬚拍馬的小計倆。今後再敢這樣,小心你姐我一腳踹你下山去。”少衝咧嘴笑笑。四人在山路邊的一間小木屋停下來,裡面雖然簡陋,鍋灶米鹽倒也齊全。楊秀解釋道:“這就是外面的驛站,鍋灶米鹽,是專門為拜山的人準備的。山上規矩是過午不
客。若是午時上不了山就只好在這住上一宿了。”少衝正在生火做飯,聽到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又似有人在竊竊私語,正想出去查看。門外有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老朽給三位仙姑磕頭請安。”韋素君原本正在打坐靜養,聞聲,忙叫道:“老人家不必多禮!”急急忙忙起身
了出去。木屋前跪著一個七八十歲的乾枯老者,鬚髮皆白,手裡握著一
磨得光溜溜的柺杖。此人姓趙名彥,四十多年前帶著家人逃難到紫陽山,蒙紫陽收留安置在山東側的一塊平地上,趙彥帶領家人開田闢地、修建房舍,漸漸形成了今天東村的雛形,其後不斷地有
民進山,紫陽也將他們安置在東山,久而久之就成了東村今
的摸樣,趙彥因資歷最老,被推舉為村裡的長老,而且一做就是四十年。村人耕種紫陽宮土地,受紫陽宮庇護,故此每年都向宮裡繳糧納稅,形同主賓。趙彥身後跪著兩個後生,一人頂著一個托盤,左手的托盤上放著一盤雞,一盤鴨,一盤魚,一盤
,右手的托盤上擺著一盆白米飯,一碗菜湯。素君上前扶起老者,面含
之
,握著趙彥的手道:“你的心意我們知道了,這些東西帶回去分給孩子們吃吧。”趙彥道:“仙姑還是收下吧,這是山上定下的規矩。小老兒可不敢破了規矩啊。”素君含淚收下,吩咐少衝將包裡剩下的乾糧送給趙彥。趙彥縮著手不敢接。黃梅道:“仙姑賞你們的。你們就收下吧。這也是山上定的規矩。”趙彥這才千恩萬謝地接過去。少衝看在眼裡,暗自吃驚。黃梅望著三人的背影,冷哼了一聲道:“這老兒還真是機靈,怪不得一口氣做了四十幾年的長老。七姐,他們是紫陽山的家奴,你又何必跟他們客氣呢。小心跌了身份。”素君幽幽地嘆了一聲,說道:“今年天旱,地裡的收成只有往年一半,難為他們了。”黃梅道:“對他們這些人可不能有菩薩心腸,你給他一錢顏料他就敢開染坊。”話說到這,素君、楊秀都不願意再多說。少衝趕忙擺上飯菜,招呼三人用飯。四人埋頭用完飯菜,楊秀將剩下的菜收好,放在架子上,碗碟洗乾淨碼在托盤裡。
二一早,眾人啟程。見山花樹木被雲霧滋潤的分外鮮
,鳥鳴山澗,泉
腳邊,極是好風光。過一條石橋,道路忽然變得寬敞起來,那青石板一塊有一尺見方,齊齊的排列。黃梅笑道:“踏上了這塊石板就算是上了紫陽山。”少衝心中想的卻是:這條石板路得花費多少人力才能修成?
走了約三里地,登上了一座小山,眼前有一座大山,雲遮霧繞,高聳入雲,甚是雄偉壯麗。紫陽山原來分成東、西、南三座山峰,西邊的山峰單峰獨立,直上雲天,四周光溜溜地寸草不生,都是青白的石壁,因形狀像一隻指向天空的筆,故取名玉筆峰,每逢夕陽西下,殘陽餘暉便將這玉筆峰映幻的五顏六
,煞是好景緻。玉筆峰對面是一道南北走向的山峰,東西兩側光滑如鏡,因形似一張屏風,故名東屏山。南峰名曰積香,乃是紫陽山正峰,山勢不高,形勢四平八穩,山頂有塊十餘畝的平地,紫陽宮便建在這片平地之上。三峰環抱著一塊谷地,地勢平整開闊,玉筆峰引出的貴溪和發源自東屏山的湯溪穿谷而過,谷底正中建著一座山莊,名叫西來莊,相傳紫陽真人初來紫陽山時曾在此地築廬居住三年,後來建起紫陽宮,此處變成宮中僕傭的居所,歷經四十餘年修築,漸成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