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兩個師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楚玉祥跟義母阮夫人練過鷹爪門的武功,鷹爪門使的都是手法,因此對掌法的運用,還能領悟,於是等到綠袍老人講解完畢,他就依照使招,但聽來明白,等到你練習之時,就不是這麼一會事了,不是運氣凝功,無法配合手勢,就是劃的圈不對,推出的手掌不合。

綠袍老人看他使的不對,就立加校正,那知練來練去,始終不得要領。

綠袍老人微微一笑道:“你以為這一招很簡單麼?凡是越簡單的東西,一定會越難練,為師且助你一臂,你就能領悟得快些了。”說完,舉手按在楚玉祥“靈臺”上,一股滾滾真氣直透左臂,一面要楚玉祥依照式樣劃圈推掌。

楚玉祥依式使招,果覺一股真氣隨著自己手勢運行.等到立掌推出之時,耳中聽到“嘶”的一聲,真氣居然從掌緣發出,透掌而出!

綠袍老人呵呵一笑道;“你現在應該體會得到了。”楚玉祥這回確實體會到了,他只覺師父傳來的真氣,循臂而上,是隨著手勢逐步上升,等到立掌推出,真氣也正好到達掌緣,透掌而出。

這正是自己知道如何做,而無法做到的,但經師父真氣這一引導,便完全體會出來了,這就說道:“經師父這一指引,弟子已可領悟了。”綠袍老人點頭道:“能領悟就好,你好好練吧!”說完轉身朝左壁一個石窟走去。

楚玉祥不敢怠慢,只是依照師父的口訣,和方才引導真氣貫注手臂,由臂而腕,由腕而掌的路線,一遍又一遍的苦練,也不知練了多少時間,漸漸的總算基本合式了。

一看頭,竟然業已偏酉,腹中覺得飢餓,不覺停了下來。

只聽左首石窟中傳出師父的聲音笑道:“徒兒,你怎麼停下來了?是不是肚子餓了?”楚王祥應了聲“是”綠袍老人已從左首石窟中走出,含笑道:“這座島嶼,孤懸海外,人跡罕至,吃的東西,可說遍地皆是,你隨為師來。”他走至口,俯身取起一把生了鐵鏽的鐵鍬,朝外行去,一面說道:“外面這片松林,就有吃不完的獲苓,松子,左首石壁下還有黃,如果你想換換口味,只須走遠些,西首一片平地.還有不少野生的果樹,桃李成蹊,地上有野粟、蕃薯.就是住上十年二十年,也夠你吃的了?”楚玉祥聽得暗暗叫苦,心想:“看來這三個月,只能吃黃、茯苓裹腹了。”綠袍老人領著他來至林中,在一棵高大的松樹底下,掘了幾鍬,便掘到了一大堆茯苓,然後又領著他在石壁下掘了一堆黃,又採了許多松子,才回轉石窟。

綠袍老人要楚玉祥把掘來的茯苓、黃,在石窟裡首巖壁下一個小水潭中,洗去泥土,就拿起一個吃起來。

楚玉祥從未吃過,覺得新鮮,也拿起一個黃,咬了一口,只覺入口微甘,細嚼之後,還有一股清香氣味,也就吃了個飽。

不多一會,天已經漸暗下來。

綠袍老人令他把吃剩的黃、茯苓、松子收起,就到右首石室中練功。

右首這個石室甚是狹窄,大概只容得一個人坐臥,除了中間放著一個圓形的石蒲團,就別無他物。

楚玉祥忽然發覺自己不點燈也可以看得見事物,心裡不由一怔,繼而大喜過望,心知船上這七天工夫,內功進甚多,師父說自己“太素陰功”初得門徑,自己不過初得門徑,就已目能夜視了。

當下不敢怠慢,就在石蒲團上盤膝坐好,緩緩調息,運起功來。

那知時間稍久,人坐在石蒲團上,漸漸到寒冷,這股寒意竟是從石蒲團上傳來的。

他覺得奇怪,照說在石上坐久了,就不該冷了,仔細用心檢查,才發現石蒲團中似有一縷陰寒之氣,由“尾廬”傳入,散佈全身。

這縷寒意似有若無,初時因自己正在運功行氣,自己練的又是“太素陰功”寒意不知不覺滲入自己真氣之中,還並不覺得,時間一久,滲入的寒意漸漸積多了,才到身上有了寒意。

心中不驚疑起來,自己是不是應該停下?還是繼續運功,不去理它?但繼而一想:“師父要自己在這間石室中練功.莫非另有深算?那麼身上雖覺寒冷,就應該繼續支持下去。’一念及此,就忍著寒冷,一心一意的調息行功,再也不去管它。

陰寒之氣,不絕如縷,不斷的從“尾廬”滲入,進間越長,體內積聚的寒意越多,因為他一直在運行真氣,混合在一起,運轉全身,直冷得他身子不住的發抖,連牙齒都在一直打戰。

楚玉祥咬緊牙關,運功不歇,等到天漸漸黎明,他已經凍得嘴發紫,但一個晚上,總算給他堅忍著支撐過去了。

他緩緩跨下石蒲團,凍得發麻的四肢,走出石室,又去練那一記掌法,經過一夜運功,這招掌法,行氣發掌,居然有如水到渠成,立掌推出之時,隱隱有一股真氣,從掌緣透出,使得似是比昨晚練多了,心中方自一喜!

只聽綠袍老人呵呵一笑道:“真是難得,這第一招掌法你居然只化了一天時間,就練得已經差不多了。”楚玉祥急忙轉過身去,垂手叫了聲:“師父。”綠袍老人含笑問道:“你昨晚覺如何?”楚玉祥道:“弟子正要稟告你老人家,弟子昨晚坐在石蒲團上練功,先前還不覺如何,後來越坐越冷,幾乎忍受不住“哈哈!”綠袍老人大笑道:“但你結果還是忍住了,是不是?”楚玉祥道:“弟子發覺那石蒲團中似有一縷陰寒之氣,滲入體內,心想師父要弟子在這間石室中練功,也許是另有深意,所以弟子勉強忍住了。”

“很好,你果然不負為師一番苦心。”綠袍老人點著頭,嘉許的道:“那石蒲團下,本是一處泉眼,可能通向地底,經常有陰寒之氣從泉眼中宣洩噴出,為先師發現,就用這個石蒲團把它蓋住,正好本門練的是‘太素陰功’,這陰寒之氣給石蒲團壓住,陰氣透石而出,為數極微,練習本門陰功,正好緩慢入地底陰氣,收為己用,對本門陰功。可說有事半功倍之效。”楚玉祥道:“原來這裡是師祖修真之處。”綠袍老人微微頷首道:“這裡也是為師修真之處,你三月之後,另有去處,為師就不再出去了。”楚玉祥覺得師父說這句話的時候,神似乎極為傷,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綠袍老人揮揮手道;“快去洗把臉,吃過早餐,為師就可以教你第二招了。”楚玉祥走到水潭邊,掬水洗了把臉,早餐當然又是黃、茯苓、松子,師徒兩個吃了個飽。

綠袍老人就開始傳他第二招掌法,楚玉祥用心諦聽,這回因第一招有了基礎,很快就能領悟,就獨自用功練習。綠袍老人出去採了許多不知名的山果回來。

一天過去,晚上楚玉祥又在右首小石室中跌坐練功,現在他知道這石蒲團下面滲上來的陰寒之氣,對自己練習“太素陰功”有極大的益處,自然要竭力忍受。

這樣直到七天之後,練功時坐在石蒲團上。雖然還覺寒冷,但已經不覺奇寒澈骨了。師父傳給他的三刀——三記掌法,也已經練習純,火候雖淺,卻能夠收發由心。

第八天早晨,綠袍老人命他到外去折了一支三尺長的松枝,說道:“當年為師這太素三刀,就足足化了一個月時光,你卻只有七天工夫就練會了,可見你天資聰明,領悟力極強,但你雖然學會了,今後仍要繼續的練,才能益求。從今天起,為師就傳你十三劍了,當年為師練這十三劍,就化了兩個月功夫,才練會的,以你的悟,一天練一招,十三天就可練會了,為師說的練會,只是能夠記住練法,基本合式而已,至火候如何.那就要靠你自己去練習了;但你仗著悟,可以把三刀、十三劍在一個月內練會,惟有內功,是無法速成的,你仍須在這裡練上三個月,才小有成就,好了,現在你聽仔細,更須看得仔細,為師傳你第一招劍法…”當下他口中說著練劍的要訣.和第一招如何發招,有幾個變化,如何配合身法,如何使氣,一面把手中松枝隨著講解,隨手劃出。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