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細細思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百零五章細細思量文怡沒能見到聶珩,卻從趙大家的那裡知道了後者去找柳東行的事,不由得心下暗慌。

聶珩當年曾囑咐過她,不要因為柳東行對她有救命之恩,便太過親近了。文怡起初雖然也記住了他的話,但後來接二連三地與柳東行偶遇,漸漸地就為他的身世生出測隱之心。他在太平山學藝四年,而她在那四年裡,雖然與柳東行見面不多,心下卻是越發對他有了好,竟是將聶珩的一番告誡全都拋在了腦後。後來兩人在顧莊重遇,柳顧氏提親,她隨長房上京等事,她都沒跟聶珩底。此時此刻,又怎會不覺得心虛?

想起大表哥一直以來對她的關心愛護,她便慚愧萬分。

只是與柳東行的婚事,她早已是認定了的,兩人不但有兩世的緣分,柳東行對她的用心,也叫她動。無論如何,這輩子她是不會再出家了,那就意味著她必定要嫁人。既然同樣是嫁人,她寧可選擇一個知知底的柳東行,也強似其他的陌生人。至少,她對柳東行的脾氣還算了解,嫁過去後,即便遇到什麼不好的事,也能心裡有數。至於說柳東行的情有什麼不足之處,她也不擔心,她已經認識他將近五年時間了,這五年裡,他還沒做過什麼為非作歹的事呢文怡咬牙猶豫了許久,決定還是要找機會與聶珩見一面,打聽打聽他都跟柳東行說了些什麼,若他仍舊對她的這個未婚夫婿有所不滿,她就得盡力去打消他的疑慮。大表哥乃是她極為敬重的兄長,她希望自己的婚事能獲得他的認可。

拿定了主意,文怡便開始想辦法捎信給聶珩了。如今她在侍郎府內院住著,聶珩則住在附近的小院,兩人雖是親如兄妹,名分上卻仍舊是表親。侍郎府的一干長輩,不知是真的看重規矩,還是有別的用意,完全沒提起讓兩人見面的事,她早上去向於老夫人請安時,後者只是輕描淡寫地提了一提,說聶珩太過客氣了,一場親戚,便是在家裡住些子,又有什麼要緊,何必非要在外頭賃地方住,只盼著他今科能高中,她舅舅家裡必然十分歡喜,云云。文怡只是虛應著,沒說什麼,回頭見到蔣氏時,才向她試探地問了一句,能不能捎些東西給聶家表兄,省得他大冷天的住在外頭,用的東西不夠齊備。

蔣氏這些子以來,大概是因為女兒越發乖巧安靜的緣故,對文怡是一天比一天親切,聽到她這麼說,倒是沒有多想,只是笑道:“這話說得也是,既是你的親表哥,也是咱們家的親戚了,雖說住在外頭,但我們也不能怠慢。我回頭就叫人去他住的地方瞧一瞧,看有什麼東西短了,今明兩天就給他送去這事兒就包在大伯母身上吧”接著又問:“你若有什麼口信要捎過去,也一併吩咐了吧?”她這樣熱心,文怡倒不好直說了,猶豫了一下才道:“也沒什麼話,只是請他多保重身體,千萬彆著了涼,好好溫習功課,若是缺什麼東西,只管派人來跟我說。”頓了頓“李家表姑母先前送了我一房家人,我在這裡住著,要用什麼東西都是齊備的,便是有事要辦,也有大伯母心,並無差使需要勞動他們。聽說大表哥進京,只帶了一個小廝與一個長隨,在京城又人生地不的,不如就讓趙大帶一個兒子過去聽差吧?若是大表哥有事要尋我,也有個人傳話。”蔣氏笑著說:“哪裡用得著這麼麻煩?府裡沒差事的閒人多著呢,你在京裡就趙大這一房人可以使喚,又是李太太送你的,還是留著自己使吧。”文怡心下一緊,狀若無意地道:“大伯母家裡的僕役雖多,我卻不好派他們去呢。大表哥…與長房,論親戚確實是有些遠了,他連屋子都不想借住…大伯母您別生氣,其實這不過是書生意氣,也是為了避嫌的意思,畢竟大伯父是朝中高官,大表哥有心今科高中,卻不願意引得外人閒話大伯父拉攏讀書人呢。府裡如今住著的幾位舉子,除了二哥哥是自己人,還有另外兩三個是親戚家的子弟外,都是平陽本地人,大伯父開口相助,也是常理,但我大表哥卻是平陰縣人…侄女兒只是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表哥便是不願意沾府裡的光,總不能拒絕我這個表妹的一番好意吧?”她說這番話時,心中是七上八下的,如果蔣氏再次回絕,意思就很明白了,她得另想法子。

幸好蔣氏沒有回絕,雖然表情有些不高興,卻也能理解聶珩的做法。長房與六房的姻親…確實是遠了些,讀書人嘛,清高一點也不出奇,好歹比前院那幾個,一天到晚也不花心思溫書,卻只知道與府裡的清客一起陪著她丈夫高談闊論,差點妨礙到文賢與文良備考了。這聶珩比起他們,無疑是討人喜歡得多有了蔣氏許可,文怡一回房,立時便召了趙大家的前來,囑咐了好些話,又親筆寫了信,讓她帶給趙大,捎去給聶珩。信裡沒寫別的,只提了一句,是否能時間見一面?若是侍郎府裡有所不便,李家或是羅家,他比較樂意上哪一家去?

李家是盧老夫人孃家親戚,說來是文怡遠親,與聶珩自然也是姻親了,只是關係有些遠,不過倒是名正言順的。而羅家呢,羅四太太是文怡乾孃,同時也是羅明的親嬸,聶珩若是以拜訪羅明的名義上門,也還說得過去。

不過半天,趙大的長子景陽便捎了回信回來。聶珩後便會去拜訪羅明,因羅家長輩中只有羅四太太在京,他少不得要去請個安。

文怡心中大動,忙向蔣氏打了招呼,說要去看望乾孃。這時候京中凡是家裡出了武將的人家,除非實在是不招人待見,或是沒本事沒前程的,都是眾人趨之若鶩的對象,更何況羅四老爺眼下身為正五品淮西守備,離北望城極近,正是要緊的位置。蔣氏一聽到文怡的話,立時便答應下來,熱心地幫她準備了不少禮物,最後還打包票會在於老夫人面前替她說項。

只是有一點,文怡需得儘可能地多多打聽北疆戰事的消息,看局勢是否如小道消息裡說的那樣危急。若是北望城形勢果真不利,她就得開始考慮是不是帶著婆婆與兒女們回平陽避一避了。

文怡就這樣順利地到達了羅四太太家。

她陪著羅四太太說了一會兒話,聶珩也到了。他先向羅四太太請安問好,後者又問了些備考的話,還嘆道:“離會試的子不遠了,功課很緊吧?都準備得怎麼樣了?”文怡聞言,面有愧。她好象有些心急了,其實等大表哥考完會試,再與他見面,也沒什麼要緊。

聶珩恭敬地答道:“功課已經溫習得差不多了,經義都是的,眼下主要以觀摩前輩們的文章為主,自己也練練筆,倒也算不上忙碌。”說完用安撫的眼神看了文怡一眼,淡淡一笑。

他的功課很好,書都記了,文章也練過許久,府學的先生都說若無意外,是必中的,只是名次還是越高越好,因此他如今還在緩緩溫習從前的功課,倒是不覺得緊張。

文怡聽了,才稍稍鬆了口氣。大表哥的功課很好,記也很好,文章也是深受先生稱讚的。她實在是過慮了。

羅四太太笑著點頭,指了指文怡道:“你們兄妹倆久不見面,想必有許多話要說。我就不打攪了。明這些子總是出門,但我昨兒跟他提過你們今要來,想必馬上就到了。我出去瞧一瞧,你們先聊吧。若有什麼吩咐,只管吩咐門外的婆子。”文怡忙起身一禮,恭敬將她送出了門,便返回身對聶珩鄭重地福下身去,語帶愧疚地道:“訂親的事…是我不對,不該瞞著大表哥,還請大表哥恕罪。”

“你這傻丫頭,快起來”聶珩忙攔住她“哪裡就到這個地步了?你離開平陽時,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親事能不能定下來,不告訴大表哥也是人之常情。如今你能配得好夫婿,大表哥心裡也為你高興,怎會怪你呢?”文怡心中疑惑,不由得抬起頭來:“大表哥,你…”他不是才到京城就氣沖沖地尋柳東行去了麼?從前對柳東行也不大待見的,為何此時卻…

聶珩微微一笑:“從前我看他,確實是不大滿意的。便是前兒我與他見了一面,也覺得他雖不似幾年前那麼怨氣沖天的,也仍舊有些過於陰沉。表妹這樣的好女兒,配他實在是委屈了。”文怡張口想要說話,卻又忍住了,低頭絞著帕子,小聲道:“我…我沒覺得委屈…”聶珩見狀,暗暗嘆了口氣,又重新出了微笑:“不過後來他倒是叫我刮目相看了。你可知道,當我說你嫁給他會受氣,實在不是良配,勸他另娶他人時,他有什麼反應?”文怡吃了一驚,立時抬起頭來看向聶珩:“大表哥,你跟他說那樣的話了?”見聶珩點頭,急得差點紅了眼圈,卻又在看到他那打趣的目光後,醒過神來“你這是…在試探他?”聶珩笑了:“起初還真是一時氣話,沒有試探的意思,沒想到卻叫我試探出他的心意來了。他一聽這話,幾乎就翻了臉,我想,若不是還顧慮著我是你表哥,他立時把我打出門去都有可能呢經此一事,我倒是放下了擔心,他情雖有些不足,待你倒是真心的,對這門親事也十分執著,想必後會待你好的。”不但如此,他回想起當時柳東行的眼神,就象是一頭要吃人的野獸一般,只是很快就恢復了冷靜,可見脾氣並不算衝動,但也足見對方對這門親事十分執著。為人執著並不是壞事,也許太過執著,會有不慎傷到表妹的時候,但這份真心是不摻假的,只在於分寸而已。有真心,總比沒有強。

他或許可以另外為表妹尋一個情溫文爾雅、家世又好的謙謙君子為夫婿,這對他來說不難辦到,但那對錶妹而言未必就是好姻緣。情溫和,脾氣好,那就足夠了麼?他如今已經娶,自然知道對於女子而言,情溫和的夫婿並不意味著幸福。他回想起來,心中多少覺得有些愧對新婚子,雖然他以身體不好與忙著備考為由,回絕了母親在子小子時安排的通房,但母親對子卻還是生了嫌隙,子也同樣覺得委屈。她們是親姑侄,尚且如此,若表妹嫁了人,是不是也要受這樣的氣?他深知表妹情,平裡最是溫順乖巧不過的,但遇事卻很有主意,一旦受了委屈,便是嘴裡不說出來,心裡也要惦記著,卻是不肯輕易讓步的。這樣的子,平還好,遇上了難相處的婆母,便要吃虧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一個真心敬愛她、情堅毅的丈夫,總比一個情溫和孝順卻不能違背長輩意願的丈夫要強一些。

柳東行沒有父母,雖有叔嬸在上,卻向來不睦,又有意分家另過。這樣的夫婿,可保表妹婚後能過上清靜子,又立時就能當家作主,不至於事事受制於人,對在家時習慣了當家的表妹來說,是最好的人選。

柳東行情雖陰沉些,行事也有些不夠光明正大,但只要待表妹真心,便能護她周全。橫豎他又不是什麼大大惡之輩,不怕他會連累表妹。

表妹雖有主意,實際上是個心慈手軟的,家裡上有老,下有小,事事都要她支撐著,若嫁的是柳東行,一來不怕婆家壓倒孃家,二來柳東行也能幫襯著顧家六房,想必正合表妹心意…

當然最要緊的,是表妹的想法…

聶珩思量了一大堆,再次看向文怡,嘆了口氣:“話雖如此,但以後的事,又有誰能知道呢?若是他叫你受了委屈,你也別忍著,千萬要記得還有大表哥呢,只管告訴我去,我雖只是一介書生,在書院裡也學過幾招劍法,必要好好教訓他一頓,給你出氣的。便是打不過他,我還能講理,還能叫上全家人,給你撐去”文怡聽得心頭動,當即便紅了眼圈,哽咽地連連點頭。這時門外卻傳來了羅明打趣的聲音:“了不得病潘安居然也要打人了,我得悄悄告訴東行一聲,省得他不知情,糊里糊塗地得罪了弟妹,被人胖揍一頓”文怡聽得臉一紅,啐了他一口,窘得不行,眼見羅四太太笑呵呵地站在門外,忙向聶珩行了一禮,也不理會羅明,便走到羅四太太身邊,扶著她轉身離開了。

羅明還在那裡怪叫:“哇,不是吧?這新媳婦還沒進門,怎麼能把媒人扔過牆呢?”文怡聽了,腳下走得越快了。

羅明哈哈大笑,回過頭來,看到聶珩似笑非笑地盯著自己,心下開始發,乾笑幾聲,閉了嘴,半天才擠出一句:“來了?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聶珩眯了眯眼“既然今難得相見了,咱們好好聊一聊吧?”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