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說幹就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時,馮謹端了個托盤進來。

“爺,夫人特給您備的夜宵。”馮虞看看一時半會也悟不了道,乾脆先滿足口腹得了。

“今晚做得什麼?”

“小半隻的清蒸童子雞。就加了丁點姜、料酒,還有些鹽,略調調味。”四個小廝裡頭,馮謹別的長處沒有,就是對飲食之道有些個無師自通,這點是最讓馮虞中意的。接過碗來喝了口湯,馮虞不叫了聲好“要的便是這般原味。依妍如今手藝越發緻了。”

“嘿嘿,夫人用心炮製,爺又是最講究口味的,手藝哪能不進益。小的便只能些大路貨了。”馮謹正待往下說,抬眼一看,馮虞眼睛直勾勾地望著他,嚇了一跳,當時自己哪句失言了,趕忙跪下討饒。

馮虞擺擺手“起來吧。不干你事,我自想心事呢。”馮謹趕忙退得遠遠的,大氣都不敢出。只見馮虞仰頭望著房頂,口中唸唸有詞,突然一拍大腿“對呀!何必非做出大路貨來!”原來馮虞剛才聽了馮謹說的“用心炮製”、“大路貨”這一句,陡然開竅。產量少又如何,正是物以稀為貴。腳踏車一旦是打造出來,物以稀為貴,只怕獲利比量產還要豐厚許多。再推而廣之,許多東西何必非要自己會造呢?只要把形制和大致所知與那些能工巧匠說來,讓他們自行試去,能成是最好,不能成拉倒,說不定還有無心柳柳成蔭的橋段呢。

想通這一節,馮虞一時間只覺滿天雲彩盡散,喜笑顏開,瞥見縮在一邊的馮謹,笑道:“好小子,今立功了,回頭到賬房領一吊賞錢。”直將馮謹聽得是莫名其妙,什麼就立功了?算了,反正有賞,管他那麼多呢。

馮虞這會兒已陷入亢奮狀態,取來紙筆簾開工。方才琢磨的收音機、照相機難度太大,現世只怕是拿不下的。航模嘛,估計是賣不出什麼好價錢。縫紉機結構貌似簡單,也合用,只可惜課上只學了作,沒分解過。憑著記憶畫個外形,也不知道那個皮帶輪能不能出來,看工匠的本事了。

腳踏車是親手拆裝過多回了,後家的腳踏車除了破胎,一般的小病都是自己拾掇,這也是馮虞少年時頗為自豪之處。結構圖、各工件詳圖,那是一揮而就,唯一讓馮虞擔心的,還是滾珠、鏈條、彈簧這三件,還有就是輪胎了。這個是工匠的事,這會兒還犯不著為這個傷腦筋。畫完之後,馮虞將圖紙舉在面前左看右看,沒尋出不妥之處。

正待收拾東西歇息了,突然靈機一動。既然能出兩輪腳踏車,為什麼不搞個三輪車,加個後鬥運貨最是合用。再有,兩個小邊輪,不就是童車了麼?

將這些想法一一作圖之後,馮虞方才上歇息,可是一時間如何能入睡,只覺得奇思妙想如泉湧。這腳踏車就如馬匹一般,既能做軍馬,也能為豪門坐騎。腳踏車又何嘗不能如此?裝飾華貴、造型靈動的,賣與豪奢,簡樸結實的裝備步軍,騎腳踏車衝鋒陷陣是難了點,至少比步行機動強上百倍。記得後世的瑞士便有腳踏車部隊。如此一來,若是全國數十萬步軍人手一輛,那得是多少銀子。於是…馮虞便在這滿眼金山銀海的幻影中酣然入睡,全然忘了之前不量產的那番計較。

第二天一大早,馮虞便翻身下,匆匆吃過早飯,使人叫上朱潛,收拾停當,打馬直奔壽山工坊。

到地方,急急召來黃工首與鐵匠匠頭,將兩輪腳踏車工圖與兩人觀看。

“這東西做得出來麼?”兩人頭挨著頭看了一陣,異口同聲答道:“能!”馮虞聽二人答得如此斬釘截鐵,大詫異。這指著工圖說道:“這滾珠可得是一般大小!,還有這彈簧,哦,這鐵圈,可是全身份量壓在上頭,得不變形還得能緩衝才成。”那黃工首笑道:“大人只管放寬心。這珠子想來是省力之用,就如搬運巨石需在石下墊圓木一般。可是這個道理?”馮虞奇道:“老黃頭,好眼力啊,一語中的。”

“嘿嘿,大人過獎啦,這可不是小人的能耐。大人想來是不知道,前朝太史局同知郭守敬發明的。郭守敬制天文儀時便在軸間安放圓滾,與大人這滾珠是異曲同工。這珠子要做得一般大小也不難,只是模要緻。再說這彈簧是吧,不知大人可曾見過貴婦頭上的珠冠,那小珠子便用彎折的細銅絲鑲上,人一動彈,便突突亂顫。與這彈簧頗似,只是這是一圈一圈的。至於用料麼…大人想來是見過那束軟劍的,彎可做帶,一鬆勁便彈回原狀,只是造價不低。”馮虞一聽,懸著的心便落回肚裡。

“造價不必管它,先造出一輛來看看。一般生鐵易生鏽,你看看是用鋼好還是用銅,總之要結實耐用才是。”

“小的明白。還有一事…”

“怎麼?”

“我看大人在鐵輪面上刻花,想來是防滑用,莫非是在鄉下田地騎用?”

“城內鄉下都用。”那黃工首想了片刻,說道:“若是城內騎著,只怕在石板路上咯得厲害。反正大人說不必管造價,不如做個光面,蒙上老牛皮,舒坦得多呢。”馮虞大喜,腳踏車若是分平路、野地兩種,不是翻著倍賣了。

“妙啊!就照你說的做!”說完此事,兩人收起工圖便要告辭退下。馮虞點手將二人喚住“還有一事。那火銃如今產量多少?如要擴產,能增多少?”黃工首面帶愧,回道:“大人還是上回那個數,實在是增不了。”馮虞點點頭“這個不怪你。自明?”

“在。”

“能不能再多尋些人手來?民間選調也成。火銃是一塊,這腳踏車若是投產,還得不少人手。”

“要多少人手?”

“呵呵,韓信帶兵多多益善。不過手藝至少需說得過去。”朱潛想了想,回道:“這個一時卻不好說,下官盡力去辦。想來人手增一倍還不難。其實…若是一些淺活計,尋些學徒來未必不能對付,還能邊做邊學著。依學生看,後只怕還得擴產,總上外頭去尋,一個急切間未必能尋著,二來也怕找來不牢靠的,萬一還有外人遣來的探子,可就麻煩了。”馮虞一想,果然是這個道理。

“行,這事你看著辦。多些人來學著也好。哦,你再拿個章程出來,我這邊的工匠,年限越久工錢越高,手藝好的加工錢,徒弟帶得好也加工錢。還有,但凡為我做事的,工錢一直領到嚥氣為止,只升不降。讓他們不必擔心養老,不必藏私,悉心帶徒。眼前麼,火銃一月產量需儘早提到五百枝,越多越好。子彈至少也要翻兩番。還有一事,自明你也得心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