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華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明軍中,各級官佐戎服甲冑各有規制,原本俱由軍中配發。不過,永樂之後,富庶軍將自行備甲的卻是越來越多,必經自尋良匠度身定做的甲冑比軍中大路貨要良華美許多,只要不逾制也無人指摘。此時展現在馮虞眼前得這副甲冑便足可稱得上是令人驚豔了。
明軍頭盔分皮弁、鐵盔兩種。鐵盔就形制來說,大略可分成御林軍專用的水磨鎖子護項頭盔,一般兵士戴的高缽大眉庇鐵盔,官佐則多戴抹金鳳翅盔、貂纓尖塔或缽形水磨盔兩種。朝陽坊工匠緻的這一襲甲冑,頭盔用的是三道油黑磨漆面的缽形水磨盔,盔沿、脊柱、纓管皆用金漆刷磨,纓管中
兩隻雪白的孔雀翎,居中一面指揮僉事品階旗。左右盔面上還各嵌一隻鎏金漢瓦當白虎圖紋。盔側後綴著黑
綢質護領,護頸、護耳,上繡金絲雲紋,密綴鎏金泡釘。
身甲則用黑綢面綿甲。所謂綿甲,早在宋代便在軍中出現,以布為表裡,內裝棉花,用
綿線橫直逐行縫緊,再放入水中浸透,取出後鋪在地上用腳瑞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則成“胖襖。”在“胖襖”裡頭釘綴金屬甲片,就是一件完整的“綿甲”了。綿甲對火器、弓矢勝於一般鐵甲,穿著又輕便,夏
耐
冬
保暖,近些年來在明軍中裝備量漸增,尤其是南方駐軍,有取代鐵甲之勢。
經過匠人製的這身綿甲與一般軍將比起來又好看了許多。護肩、護膊、甲衣、護裙、護腹俱是黑綢做面,金線包邊,密綴金釘、內襯
鋼甲片。護肩、護裙、護腹上各以金絲繡上漢瓦當白虎間雜雲朵圖樣,甲衣當
更是鑲著一隻海碗大小的鎏金虎頭。據那匠頭解說,這鎏金虎頭是
鋼打造,較一般銅製護心鏡更牢靠許多。更絕的是,那一對虎眼竟是用兩塊大小
澤幾乎一般無二的卵石狀墨玉嵌入。
馮虞看了果然是愛不釋手。外形威猛華貴是一面,綿甲比一般四十來斤的鐵甲可輕巧了許多。當下他便讓親兵幫著披掛起來,到了院子空曠處,拔出刀舞
開來,果然服帖。一趟刀法耍完,馮虞脫下盔甲,衝著諸位工匠一拱手“諸位有心了。果然是合身。不過,本官倒有個想法。有兩處可略作改動,或許更好些。”馮虞指了指甲衣肋部,說道:“這綿甲腹背皆有甲片屏護,唯有兩肋是個空當。這邊若是與護腹一般綴上兩片護肋,豈不周全?再有…”他又拎起一隻袖管。
“這袖子遮到腕部,雙手卻是無遮無攔,若是做個馬蹄袖,將拳掌蓋住,便萬無一失了。”眾人聽了,拍手叫絕。
“大人果然是了得。百十年來這綿甲俱是如此形制,卻叫大人今一眼看出破綻來,我等佩服!”馮虞連連擺手:“過譽了,過譽了。”心中卻道:這個沒甚稀奇,後世滿洲八旗所用鎧甲便仿的明制,若說有所創新,也就是這兩處了,不過確實是恰到好處。
“這事不難,大傢伙趕趕工,三五便得。”那管事當即拍
脯打包票。
馮虞拍拍他的肩頭以示嘉許,之後意猶未盡地繞著放回架子的這身甲冑來回轉過幾圈“著這鎧甲,戰袍←風也得配上。戰袍麼,本官自有錦衣衛黃袍。嗯,就欠了披風。回頭著落忠叔身上便是。”大凡身為武將,必對三樣東西見獵心喜,一是好馬,二是好兵刃,這三,便是一身好衣甲。今馮虞得了這一身
甲自然是神清氣
。回到家中,採妍聞訊
了過來,另有一樁好事相告。
“依虞,我與忠叔這兩與嶽、關兩家商議下,本月廿一
正是黃道吉
宜嫁娶,便將喜事辦了,過個喜慶年節。”
“呵呵,便依你等商議,我已是等不及了。”
“知道的。現下一般事務不用你心,只有一樣。這婚禮上頭,你可要請些官面上朋友過來湊個熱鬧?這個卻須你自拿主意,著人早呈帖子才好。”馮虞凝神想了片刻,說道:“慧梅姐姐既然為依媽收作義女,那便算是我馮家人,不可隨意含糊過去。加上欠著嶽海救命的情分,更是要風風光光辦他一回。只是也不好遍發紅帖,免得落下個藉機斂財的名聲。這麼著,我再斟酌下,別個賓朋你與他們兩家定下便好。哦,軍中手足也是要請的,這個也
我來定吧。”採妍答應一聲,便匆匆離去做事,卻給馮虞拉住:“依妍,近
似乎消瘦了些。”湊到近前,馮虞細細打量一番“還真是。年關事多,莫要太過
勞,別人家成親自己個累到了。晚間早些歇息…不行,我這便吩咐廚子做些滋補的菜
,冬
裡本就該是進些補品來著。愛吃些什麼?
些黃甲來燉湯如何?要不蒸個鱸魚來?”採妍原本給馮虞盯得有些臉紅,聽了這番言語,這回紅的卻是眼圈了。打了馮虞一記,採妍輕言輕語:“不打緊的。你事多,這個我自會
待。行啦行啦,莫拉拉拽拽的,讓下人看著嘴碎笑話呢。”馮虞一撇嘴“哪個敢?如今府裡有忠叔管著,還有依媽鎮著,規矩還是有的。若真有不曉事,拿住了便將他…將他…”看馮虞吭哧了半
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採妍“撲哧”一笑“行了行了,知道你是個菩薩心,如今府裡連個家法都沒有。你自己想你的事吧。幾
不曾在家用飯了,難得回來,回頭
待廚子晚上加兩個菜。今
約了人家看地呢,我去去就回。”回到自己屋中,取來紙筆思忖起宴請名單來。楊家那邊有楊風在,不過府上還是要快馬傳報的。錦衣衛千戶所上下官佐是要遍請的,鎮守府、三司衙門、福州府⌒舶提舉司頭頭腦腦也都不能落下。巡按福建監察御史張景陽前些時初至福州府,還不曾照面,此番正好下帖見上一回。
另外,幾位鄉賢也不好落下。當年曾誇獎過馮虞書法的南京兵部尚書林瀚今年不知怎的得罪劉瑾,遭勒令致仕回鄉,現已回返濂浦祖居,此公是定要下帖子的。還有南京戶部尚書林泮今年也遭中旨致仕,想來也應是回鄉了。當初這林泮兄弟三人同年登科,轟動一時,人稱“閩中三鳳。”林澤,林炫等幾個有些
情的年輕士子不妨一併請來。如今官位越來越大,手頭事務也多,還真是有些
子沒見面了。
看著手頭寫得滿是人名的兩張紙,馮虞苦笑了兩聲,又來活了,這得是多少張喜帖?別個還能差下人投送。梁裕那邊是要親自跑一回的。還有林瀚、林泮兩位鄉賢,雖說是得罪了劉瑾,卻也不能失了禮數,也得親自登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