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漢家威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聽楊風這麼一說,那些番漢頭人反而猶豫了。若是在一天前,這些直子絕對是二話不說,撒開腳丫子追殺過去。可今
目睹官軍一面倒地屠殺布農戰士,這些人心生畏懼崇拜,楊風的話分量自然也重了許多,不能不仔細掂量。
看眾人聽得入耳,楊風又說道:“諸位放心。此事,本官有兩手準備。布農人若不來降,官軍必將入山進剿,不留遺禍。”說罷,他轉身點手叫過幾名悍親兵,吩咐道:“這些布農人今
遭此慘敗,已是喪魂落魄。此番僥倖逃生,想必是一心奔逃回老巢,不會多做防備。你等躡蹤尾隨,務必探清布農人巢
所在、佈防情形。”轉過頭來,楊風又
待那魯:“你即刻揀選一名會說漢話的團丁,給我這幾個斥喉做嚮導,探明進軍路徑。此番布農人若能明瞭本官成全之意,實心來降,那是最好不過。若是布農人妄圖據險頑抗,說不得便要犁庭掃
。今
放歸這些殘兵,回巢之後必然備陳我軍火器犀利,亂敵軍心。再次
手,布農人必定膽寒。”話說到這個份上,那些番漢頭人恍然大悟,紛紛恭維:“還是大人想得周全!”
“畢竟是中原來的大官啊,果然厲害!”三月初十,陳琛、朱潛、嶽海幾人風風火火趕到沁園,三人在府門外打了個照面。
“自明。嶽海,你們怎麼也過來了?”
“馮大人急召,也不知是所為何事。你們也是…”
“對呀。”正說著,林炫、賴時亨幾人也從遠處匆匆而來。一看這架勢,想必是有大事。眾人不再多言,互相拱了拱手,一道入府。
見著眾人來齊,馮虞施施然從裡屋轉出。手中攥著一份公文,很是誇張地往眾人面前一抖“各位,臺灣大捷!”陳琛手快,一把接了過去,展開來大聲讀道:“…十四,官軍會同安平、平埔兩部團練,於安平港外十里坡痛剿來犯布農山番。官軍以火器攢
,彈如雨下,摧枯拉朽。陣斬部族魁酋七人,族社頭領四十有二,斃敵三千九百二十二人,俘獲五百一十七人。官軍三人殉國十九人傷,番漢團練十亡四十一傷。戰後,職施
擒故縱之計,釋數百殘兵歸山,暗遣斥候尾隨,探清路徑。見山番無輸誠之意。次
夜,職盡起所部及番漢兩部男丁奔襲敵巢,犁庭掃
,重兵合圍,迫降布農八部六十七社,計男女老幼三萬七千餘口!”聽到這裡,眾人紛紛叫好,幾名官將當場歡呼起來。
“且慢,這還沒完呢。次。職遵大人行前叮囑,效武侯故事,將虜獲人口盡遷山外,免其抗拒王師之罪,擇地安置。又將其
壯盡選,編作輔軍。以為羈縻。安平漢民、平埔番民以軍政府轄制軍務、糧賦、通商、刑名。。族內事務則暫委其長老會自處。特請大人設法調撥吏員々具、耕牛、武備、輜重、木石入臺。詳數後報。”待陳琛唸完,馮虞眉飛
舞地說道:“今
午時接到告捷急報。簾便將各位叫來,大家一道樂一回。如今,咱們喊也喊過了,樂也樂過了。各自坐下,咱們好好議議正事。”待眾人坐定,馮虞說道:“此番楊風徵臺,行止得當,用兵得法,不單立定了腳跟,更昭彰我漢家威儀。經歷這一仗,咱們算是在臺灣有了個立足之地。據漢民報稱,臺灣這地方,有山有水,每年稻穀兩
,產硫碘、煤、沙金。只是少了鐵礦。不過南洋產鐵不少,轉運便利。好所在啊。當下,依我看,首要的便是加派各
人手上島,佔一處、經營一處,儘早打開局面才好。書信中說,要耕牛々具等物事,想來是楊風要安定民心。我看,不必等著詳報過來,咱們先著手安排下。趁著我那些相關職事尚未卸下,能做地提早做了才是。陳琛,你說說。”陳琛聽著馮虞點到自家頭上,也不推辭。
“我想著什麼說什麼。有不周全的,諸位幫著多想想。眼下,耕牛々具什麼的,還得由楊家出面收購發運,咱們私下裡幫襯,不致引人注目。此外,便是多募人口遷臺,有些罪當充軍的,也已蜂澎湖為名,一概發往臺灣聽用。至於選吏赴臺,這個卻難了,回頭問問林翰、林泮兩位老爺子,看看可有良策。我與自明兄在閩南也識得些失意文士,看看可有願赴臺一展抱負的。不過,臺灣幅員不小,人口也有十數萬,單靠咱們這邊派官遣吏,著實是捉襟見肘。依我看,長老會自治倒也是個辦法。另外,咱們手上幾個工坊,尤其是火器工坊,須儘快選拔幹工匠調往臺灣。反正這些人尚未脫匠戶、匠營戶籍,倒也方便行事。再有,楊家
基也得多往臺灣挪移。尤其是船隊。大人赴京之後,福建隔著千山萬水,便不好照應。再蝸居月港一處,總歸是不太妥當。這一時也就想到這些個,諸位都來說說。”陳琛話音未落,朱潛便接著開口。
“此番攻略臺灣如此之順,看來是全仗火器犀利。澎湖無水無木,火器工坊難成大局,須得及早遷臺。方才思獻兄說了,咱們手上能幹地工匠也須儘早派去一撥。如此一來,人手是不愁了。不過,臺灣本島不產硝芒、生鐵,這兩項須從何處採買,務須及早落定。此外,開發臺灣,所需靡費如無底,僅靠楊家支應,撐不了多久,也須及早想法子廣開財源,若能立足臺灣自給那是再好不過。至不濟,也要騰出水師,多往南洋走兩趟…對了,閩南擅造船的民間工匠也得想法子尋些遷臺,臺灣有的是千年古木,又有不少男丁,打造一支新水師想來不難。”聽到這兒,馮虞一拍桌案“說得好!正該如此!如今往呂宋的偏師尚無回報,若是能趟出深淺來,咱們不妨在臺島大興水師,整個南洋、西洋正好任我水師縱橫!呵呵,看來,我要親往臺灣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