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臺南新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貓貓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大明官商第二百七十八章臺南新城月的臺海。颱風季已過。大陸來的風。依然是攜-的涼意。馮將身上披風解下。罩在母親上。母親。海景便是如此了。這會子風大。且去艙裡暫避。下午便到臺灣。還頗有看呢。”母點點頭。

“也好。許久沒見風了。不知如今是怎生模樣。”

“呵呵。頭曬。海風吹。只怕是黑猴兒一般了。”

“虧你還取笑於人。你自在京師福。卻將人扔在這天涯海角處。還不知楊家老爺子背後如何抱怨你呢。”

“嘿嘿。決不至此。楊家三兄妹裡頭就楊風最能做事。原本頂多不過是個海商的命。如今卻是什麼角?手握重兵。縱橫南洋!好男兒志在四方。楊家老爺子看他如今的業績。高興還來不及。如何會背後罵我。”馮滿臉。來。母親。我扶您進艙。待會子用過飯。咱們或許便能見著臺灣了。”海上人家。餐桌上最不缺的便是魚。要想吃一口菜蔬卻不容易。不過到了馮虞這個份上。卻不用再這個心了。中午飯雞鴨魚都有。不過。馮母與兩位媳婦最愛的卻是各海魚。

“依虞。這些個魚蟹好新鮮。福州城裡的可遠沒法比。”馮母邊吃邊嘆。

楊雲也說道:“月港倒是也有新鮮貨。不過這幾樣海魚卻是不曾見過的。”馮虞說道:“這是深水中方有的。討小海或是一般小漁船打不著的。與河魚相比。海魚更鮮美許多。是腥味重。的。用黃酒薑絲蔥花麻油醬料清蒸。又去的腥。原味尚在。結實的生煎吃來最香。待會子一盤大斗。便是用香煎做法了。”採妍道:“相公總是不脫大食堂本。說起吃的便來勁了。”馮虞扒了幾口飯。喝了半碗魚滑湯。說道:“你們先吃著。轉頭還有雞湯海蚌。湯給晴晴二郎多喝點。我出去烤幾條小魚來。香呢。”吃過飯。一家人稍歇了歇。臺灣的海岸線果然已躍出天際了。待船行近碼頭。馮虞一家及林炫等人同站上船。只見岸上滿是候人群。正和著鼓樂聲歡呼雀躍。漢話和土話。喊的什麼聽不真切。

船靠岸。只見楊風朱潛黃偉等人已在岸上等候。在他們身邊還有一人。卻大出馮虞意料。便是呂宋總督胡銳。此外還有許多漢番官員。許多都不認識。在他們身後。是千的臺灣軍民。尤其是那些個土著。身著綵衣。載歌載舞。看來別有一番韻味。

馮虞三步並作兩步。下了跳板來到楊風面前。一個熊抱。阿風。咱們可是一年沒見了!”楊風也是眼眶微紅。用力拍打馮虞肩背。是啊!一年啦!你在北邊打苦啊。如今依你可是名動天|了。”說著。兩人分開。互相打量著。你一拳我一掌。恨不的將這一年的牽掛統統發洩出來。此時。楊雲從後來。抱住哥哥的一隻胳膊。泣起來。哥。這麼多子。卻也不來|爹和我。”楊風笑道:“此間事多。走不開。過個一兩年。諸事理順了。便不需我死盯了。”母與採妍此時也上了岸。楊風忙上前要施大禮。卻給馮母一把拉住。自家人。見外什麼!”馮母上下下仔細打量楊風一番。說道:“還好。只是黑了些。不曾見瘦。阿風啊。這些天來。終身大事可有眉目?”楊風臉微微一紅:“有勞太夫人掛念。這個…這事先從長計議著。待臺灣大局底定。再作打算不遲”此時。馮虞已與朱潛會面。兩人互一使眼。便若無其事攀談起來。

見著呂宋總督胡銳。馮虞便問:“怎的回到臺灣?呂宋那邊情形如何?”銳敬禮說道:“卑職任滿一年。近呂宋戰事將熄。大局已定。特回臺灣述職。”

“聽說你在呂宋打的不錯。如今是個什麼情形?”

“經將士一年苦戰。掃蕩全島。如今當地土番部族已全數歸服。只有東北山區還有零星崑崙奴時降時叛。不過也不成氣候。如今新調臺灣土兵進剿。不便可克盡全功。”

“好。呂宋戰事停息後。你便要一'經營。反臺灣了。

“是。呂宋確是個好地方。稻米子甘麻。長皆是極好的。只是當地土人懶。產量不。若是官府用心勸導催課。供給島外綽綽有餘。此外。呂宋金銅。硫磺出產極多。且多是好礦。卑職俘虜前往開採。”

“好。如今漢人去的多嗎?”

“原本便有些個。隨我軍連連告。佔地廣。接連便有漢人與臺灣土人遷入。但凡入遷人口。卑職一撥付土地。將其編入戶籍團練。”

“不錯。

地歸附土人如何處置?”

“多闢倆莊設土官管治。令其墾殖完稅。若有勞役。臨時徵發。此外。其中剽悍壯亦編組團練演。已運往蘇門答剌作戰。按都督府訓示。卑職向他們講明。憑首級記功授田領賞。滿十級可授銜。身我都督府正規軍。升任軍官。能說漢話則可抬籍享漢人禮遇。據說這些土兵如今在蘇門答剌極其驍勇。無堅不摧。不過傷亡較官軍略大了些。卑職正加緊整訓編練。幸好應徵人如雲。頗踴躍。兵源是不缺的。”馮虞連連點頭。好。就這麼做著不過。除此之外。你還先預作準備。待呂宋島平定之後。便要'兵攻略周邊麻逸蘇祿胡洛諸島。同時放船東向探尋。若尋獲海島。則立碑佔之。”

“是。”今這場合不便深談。馮虞只能拍拍胡銳的肩頭。匆匆問上兩句。這時。一群羽冠綵衣長裙赤足的土著少女了過來。奉上果品水酒。奏起弓琴竹笛鼻蕭。圍著客人載歌載舞。馮虞之前見過這些。母等人卻是大開眼界。

喝過水酒。諸部長老也上前見禮。楊風在旁一一引薦。第一個上前的是雅美族長老。湊到面前用自己的鼻子輕輕摩蹭馮虞的鼻尖。隨即用半不的漢話說了幾句。看周遭情形。漢人聽不懂。土人也不明白。馮則笑著抱拳還禮。諸部長老一一見禮。賓禮節千奇百怪。採妍與楊雲看著不偷笑。

離了頭。楊風先陪著馮虞等人住下。一年不見。安平鎮已是另一番模樣。在舊鎮以北。新建起一座模不小的城池。城牆以條石壘成。高少說有三丈多。護城河甕城敵臺角臺正樓箭樓閘樓角樓俱全。

楊風指著城池說道:“為著立定基。今年一開。我便徵調民夫及呂宋戰俘興建此城。城池大小比著州府城。城牆總長十五里。高四丈。女牆高六尺。底寬六丈。用條石城磚和著石灰黏土糯米汁築成。城門處修城|樓。四角設角角樓。城牆每百五十步設一敵臺。每十步設一炮位。加上濁水溪引護城河水繞城長壕。可說是固若金湯。原本還要再築內城。一來工不足。二來也怕過耗民力。便暫緩了。原本安平鎮上人口大半已遷入,中。還有些土人部民也已入住。”

“那原先的安平呢?”

“原先住家如今多改為客棧酒肆貨倉了。”

“看來是商賈雲集啊。”

“商賈倒不多。不過如今南洋與大陸貨物多運到此地調撥中轉。”馮虞又問:“對了。這座城叫什麼名字?”

“還不曾起名。看城門上還沒勒石呢。留給你定奪。現如今暫名臺灣府城。”馮虞想了想。說道:“臺灣島幅員不小。僅設一府管不過來。我想後當設臺南臺中臺北三府。這還是叫臺南府城好些。”楊風點頭道:“確是如此。還是分設三府好些。回頭便由你來題寫。我叫石匠刻上。”眾人由南門入城。進城一看。房,還不算多。佈局卻頗有條理。走了一陣。馮虞問楊風:“漳州府城佈局有句民諺語。

“東門金。南門銀。西門馬屎。北門蒼蠅。”說是東南向商戶雲集。西門駐軍。北門為牲畜易之地。似乎臺南城也是如此局?”楊風答道:“臺南府城西南向靠著港。商戶多在此處。咱們走的南門。故此妹夫你才覺與漳州佈局相似。至於駐軍。如今是城外安平鎮屯一部。城內東西門各有屯軍。一御山一御海。牲市不在城內。在北門外。怕汙濁了城區。臺灣瘴疫厲害。不的不防。城內我還專修了石砌的下水道。大路上建了茅廁。嚴百姓隨地解手。”馮虞連連點頭。

“正該如此。還僱傭老弱。編組清掃隊。時時打掃街巷。”

“這主意好!”馮虞等人在新建的館下榻。用熱熱鬧鬧一頓午飯。眾人先午休一陣。再作安排。馮前腳進屋。朱後腳便跟了進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