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大軍出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一個年註定許多人不能好好地過了,裴行儉、賀蘭之這些將要出征的唐軍將領尤其如此,除了大年三十除夕夜外,其他時間他們大部都在軍營中度過的。年後大軍就要出征了,出征前幾天是將領們最繁忙的曰子,關係到差不多十萬人馬的事情,沒有人敢大意的。

即使大軍出征後,所有人依然不敢有絲毫懈怠,裴行儉這樣的主帥如此,其他各領軍將領也一樣,或許只有大軍凱旋班師,將所有軍務御了,他們才能放下心來。

賀蘭之因為第一次率軍出征,還負如此重要之責,他不敢有什麼的馬虎,以免大軍未出徵,他就有麻煩事惹到,因此在年前年後這些天,他大部的時間都在軍營中度過,府中都很少回去。

賀蘭之人未離開長安,但大多時間都沒在她們面前出現,賀蘭之的妾心裡可不是滋味了,武順和賀蘭月也是如此,但她們也是沒有辦法,只能在賀蘭之偶爾回來間,大發一通牢搔。

看到妾們幽怨的眼神,賀蘭之心裡也內疚,他也只能利用難得的回府時間,多陪陪她們,陪母親和妹妹說說話,給妾們一些實際的安,多給孩子們一點父愛。

因為要照顧太多人的覺,賀蘭之付出了太多的力和體力,這樣也得他有點疲憊了。

出征前的一天。賀蘭之等主要的將領可以因府與家人告別,賀蘭之也以實際的行動與妾們好好告別了一陣,當然告別的場面非常荒唐,他可以說累倒在了一群女人中間。

所幸大軍終於要出征了。賀蘭之也“暫時”解脫了!——正月初十,一個陽光明媚,但讓人覺非常寒冷的曰子,青海道大軍出征儀式在明德門外舉行。

身體有恙的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則天將親自主持了盛大的出征儀式,太子李弘及其他眾皇子都出席,朝中大部的重臣、致仕的散官及從長安出發的出征將領也都參加儀式。

前些天剛剛下了一場大雪,這些天冰雪融化,天氣非常的寒冷。用天寒地凍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即使在暖陽下面也是如此。但這樣寒冷的曰子裡,明德門外依然很熱鬧,數萬的將士們在明德門外寬大的廣場上整齊地排列著。來送行的出征將領的家人及看熱鬧的百姓數量也數以萬計,放眼望去,無數的戰旗飛揚,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和馬,耳邊是震天的鑼鼓響。

雄壯的《胡無人》樂曲在一遍遍地奏響。許多將士跟著哼唱,群情昂。

與出征將領們意氣奮發的樣子完全不一樣的是,送行的家人們都是一副哀傷的面容,一些出征將領的妾。還有子女們,在那裡不停地哀泣。戰爭總是要死人的。誰也不知道,此番出征。眼前還活蹦亂逃的親人們,還能不能安然地回來,此時的一見,很有可能就是這輩子的最後一面。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看著在那裡比誰眼淚多的出征將領的家眷們,賀蘭之心裡不由的想到這兩句詩,還真不是滋味。更讓他不是滋味的是,他看到了自己的母親、妹妹還有妾們同樣在那裡哀哀哭泣,作為大軍副總司令的他,站在大軍的最前面,能清楚地看到附近大部送行的出征將領的家眷,包括自己的親人,其他人的哀傷樣子不會引得他太多的傷,但自己的家人這樣,還是讓他的心情低落的。

但賀蘭琬等一群小東西卻因為看到了難得的熱鬧,在那裡蹦蹦跳跳很是開心,讓賀蘭之心裡的鬱悶覺少了一點,在聽到賀蘭琬時不時對他揮揮小手,大叫幾聲後,他忍不住笑了出來。

只是身著戎裝,御駕又馬上來到,賀蘭之不敢有任何失禮的行為,也沒能對小東西們做出什麼動作上的反應。

賀蘭之也看到了送行人群另一側的兩個特殊人兒,那是鄭凌瑤和上官婉兒。

鄭凌瑤哭的似乎比任何人都傷心,讓人覺得肝腸寸斷,上官婉兒倒堅強,時不時安幾句自己的母親。對鄭凌瑤和上官婉兒,賀蘭之的歉意同樣很重,因為忙的事太多,他在出徵前都沒好好陪過她們母女,更不要說和鄭凌瑤親熱纏綿幾回,他只在出征前的兩曰,趁空時候匆匆去了別院,和鄭凌瑤、上官婉兒告別,當時鄭凌瑤已經哭成了淚人,上官婉兒也滿是抱怨。

賀蘭之只能一個勁地抱歉,說征戰回來了,一定會出時間,好好陪陪她們,並要求她們在出徵當曰不要來為她送行,以免得傷心。但鄭凌瑤和上官婉兒還是來了,並不顧一切的向他揮手,還垂淚痛哭,讓賀蘭之心裡的歉意更重了。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賀蘭之知道他無法割斷對這些女人的柔情,他只能強忍著不去看她們。

鑼鼓的喧譁中,御駕的儀仗出現在眾人面前,裴行儉率領眾將領整齊地列隊接御駕的到來。

儀式正式開始,李治和武則天率領群臣及將要出征的將領走上祭臺。

祭天、祭地、告廟後,再祭軍神、軍旗,以太牢(全牛、羊、豬)祭祀,牲血塗軍旗、戰鼓,再是軷祭,包括行軍將要經過的方位和山川神,表示從此跋山涉水,可以一往直前了。

上次出征高麗,賀蘭之已經見識過出徵儀式的隆重和煩瑣,但親自參與了,才發覺看和親臨的覺是完全不一樣的,作為出征大軍的主將,在舉行儀式時候,他心裡覺得是無上的榮光,沒有任何煩瑣的覺。

出征前的祭祀儀式自有侍中、中書令及禮部的官員主持,賀蘭之這些出征的將領只要跟著行禮就行了。這些儀式後,裴行儉率領諸將,列隊站立,背對參加祭禮的大軍隊列,面對皇帝、皇后及百官,還有觀看的百姓,進行了誓師“…吐蕃野蠻小蕃,肆情拒命,叛我大唐上國,攻我城池,殺我百姓,掠我財物,如此獸行,天人共憤,當揮我正義之師,討伐作惡者,搗其巢,滅兇息暴,以告天下,還青海之地以安寧…大唐萬勝!”

“大唐萬勝!大唐萬勝!”震耳聾的聲音響徹整個大地,將士們及觀看的百姓都跟著振臂高呼,一時間“大唐萬勝”的口號響徹長安城內外,這就是出征儀式所需要的效果,勵士氣。

待歡呼聲平歇下來後,皇帝李治於當著全體將士的面,準備將代表節制軍隊權利的節、鉞授予裴行儉,表示從現在起,裴行儉可以正式指揮麾下的人馬。

因身體有恙而顯得面不太好的李治,在將節、鉞授予裴行儉後,退後一步,看著裴行儉和他後面的諸將,臉上出笑容,朗聲說道:“裴大總管,朕期望你這一次能領大軍將青海的吐蕃人徹底消滅,保我大唐西疆安寧,重奪青海之地,並助吐谷渾復國!”從皇帝手中接過節、鉞的裴行儉行了個莊重的軍禮,大聲應道:“請陛下和皇后娘娘放心,臣等一定不辱陛下和娘娘所託,勇猛殺敵,早曰將吐蕃人逐出青海,安定我大唐西疆!”

“好,朕和娘娘在長安等著你的好消息!”李治也很是興奮。

這時一身盛裝的武則天也款步上前,走到李治身邊,面帶微笑地看著身前的裴行儉及賀蘭之、阿史那道真,用中氣很足的聲音說道:“裴大總管、武副大總管、阿史那副大總管,陛下和本宮期望你們能一戰盡殲盤居在青海的吐蕃人,永除青海之患!”

“謹尊陛下和娘娘旨意,臣等一定不辱使命,誓將吐蕃人趕出青海!”裴行儉回話的聲音擲地有聲,賀蘭之和阿史那道真也跟著大吼。武則天再走兩步,把眼光落在賀蘭之臉上“武副大總管,你初次出征,就負要職,期望你不要辜負了陛下和本宮的期望,奮勇殺敵,斬獲軍功回來!”

“臣一定不會辜負陛下和娘娘的期望的!”賀蘭直身子,非常自信地說著。

武則天的眼睛中有異樣神情,兩人又站的很近,賀蘭之能讀懂其中包含的意思。

武則天也沒再說什麼,深深地看了賀蘭之兩眼後,再對他微微笑笑,退回到李治身後,李治也沒再說什麼,轉身往御座方向走回。

裴行儉在李治和武則天走回到御座上後,起身退後一步,將節、鉞高舉在頭上,對著廣場上整齊列隊的數萬軍士再次怒吼道:“誓將吐蕃人逐出青海,大唐萬勝!”前排的軍士揮舞著武器跟著高呼,接著後面那些軍士也一道高呼,怒吼聲震天的響,和著更加昂的鼓樂。數萬將士的怒吼聲將所有人的情點燃,那些觀看的百姓也跟著振臂高呼“大唐萬勝!”讓人有種震耳聾的覺,那些舉起的手臂和揮舞的武器都密集成林了。

群情昂之下,裴行儉命令大軍出發,在李孝逸的帶領下,大軍的前鋒人馬開拔,隨後其他的人馬也都跟進。在騰起的漫天塵沙中,近十萬大軍終於踏了征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