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漢景帝的心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竇琰只能點頭應是,不多時,馬車已然離開了喧囂熱鬧的主幹道,轉進了竇府所在的巷子,這裡距離那長安的宮殿區最多也就是一柱香的功夫,左右鄰里,皆是朝庭重臣貴戚,而竇嬰這位小小的六百石小吏居然也能夠在這裡獲賜一座不小的居所,不能不說,竇太后對其之寵起了很大的作用。
“夫君,琰兒,你們可回來了,你們父子去了足足個多的時辰,可把妾身給擔心的。”方入了府門,就遇上了聽到了家丁稟報站在前廳階上守候的孃親,孃親伸手接過了老爹身上的外披,遞給了身邊的下人。
“孃親,孩兒跟父親不過是去見姑罷了,您有什麼好擔心的,今
一見,姑
對孩兒和父親都很是慈祥,還讓父親陪豐她去逛了好久,說了好些話呢。”心裡邊很清楚孃親擔心所在的竇琰樂呵呵地解釋道。
孃親原本眉宇之間的愁雲陡然盡散,臉上的喜意更濃。
“那可太好了,琰兒快坐下吧,你身子方好了些,可經不起勞累,夫君也坐下來歇會。”老爹笑著擺了擺頭,坐下之後撫著他那三縷黑鬚慢條斯理地把今去見竇太后的過程向孃親一一述說之後,孃親臉上的喜
又添了幾分,輕拍著那竇琰的手道:“不愧是咱們家的琰兒,這張嘴可是比你爹乖巧多了。”聽到了這話,竇嬰很不滿地輕咳了聲。
“夫人,您這是什麼話?”孃親眼珠子一眼,趕緊笑眯眯地端了一杯水擺到了老爹的跟前:“妾身這是在誇琰兒呢,難道您不希望咱們琰兒能夠青出於藍勝於藍嗎?再說了,太后她老人家對咱們琰兒可真夠上心的,上次送來的那些藥材都還剩好些,這次又賜下了一批。”這話讓老爹翻了半天眼珠子偏讓找不著反駁的話,而孃親那張笑語盈盈的臉更是讓老爹沒辦法發火。看到這一幕的竇琰心裡邊覺得很是愉快,嗯,這才像是一家子。
不大會的功夫,孃親喜孜孜地離開了,說是要去吩咐廚房今天晚上多整治一些菜餚,一家子好好地享用一番。
-----------孃親離開之後,竇琰向那正在喝水的竇冊詢問起了方才未盡的話題。
“那父親您的意思,這些藩國該不該削?”看得出來,竇嬰是一位很健談的人,況且這些子以來,閉門在家讀書,看樣子也憋的不輕,聽到了竇琰的提問,呵呵一笑,揚了揚眉頭道:“自然是該的,畢竟這乃是大漢朝,天下本應只有一個共主,而今,那些藩王卻奢靡驕寵,隱有不聽天子號令,不尊國之政令之行徑,長此以往,我大漢豈不又如那東周列國一般?琰兒可知,這些時
,為父雖已辭官,可畢竟仍舊是大漢的子民,為國分憂,乃為父畢生之志…”竇嬰很是
慨了一番,很有懷材不遇的忿悶,不過還好,他並沒有忘記跟前兒子的提問,稍稍抒發了一下情懷之後便開始給竇琰分析起了他的觀點。
不得不說,竇嬰的眼光確實是十分地毒辣和到,至少,在竇嬰的刻意顯擺,唔…應該是耐心解釋之下,竇琰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麼漢景帝為什麼會如此急不可耐地推行《削藩令》,並且剛剛拾綴了其中三個確有大罪的藩王之後,就開始盯上了那大漢朝實力最為強勁的藩王:吳王劉濞。
那吳王劉濞被封為王的時間恰好就是在高祖末年。是年劉邦還鄉,唱《大風歌》,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嘆。事實上,不是缺少猛士,而是缺少值得劉邦信賴的猛士。長江下游即吳,或稱東楚,為“四方”之一,原來的荊王劉賈被殺,派誰人繼守,頗費躊躇。
天下猛士如雲,但異姓猛士不可信,可信的是皇子,但諸皇子年幼“上患吳,會稽輕悍”顧慮那裡的地方勢力不好對付,親生的兒子不可涉險,於是便選中了“年二十,有氣力”的侄兒劉濞。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乃用人之道,問題是劉邦無奈任用劉濞,卻又懷疑劉濞。說他“有反相”又當面關照“慎毋反”這樣骨的懷疑與猜忌能讓年輕的劉濞心悅誠服嗎?劉邦自以為是打了一劑預防針,其實是埋下了封國與朝廷不和的第一粒種子。
而另外在文帝時代,當時還只是太子的劉啟跟那被遣於長安為質的吳王劉濞的兒子,也就是吳世子兩人博弈,也就是漢代的棋旗遊戲之類的玩意,據老爹嘗聽傳聞,應該是劉啟這位太子爺棋藝不,連續輸給了吳世子好幾盤,因而惱羞盛怒,指斥吳世子作弊或者是作出了什麼有違棋牌娛樂活動規則的行為,因為開始爭執。
或許是因為口才不如對方,給擠兌得不行,終至惱羞成怒的太子爺劉啟一怒之下,居然抄起了那棋盤衝那吳世子砸過去,嗯,很有點後世黑社會**爭地盤先禮後兵的架勢,嘴皮子上找不著偏宜,自然是實施搏戰略。
結果那位吳世子也倒黴,或許是沒有想到堂堂大漢朝的太子,本該是一彬彬君子,動口不動手典範的劉啟居然耍起了這種野蠻手段,一時愣住,結果那棋盤直接就劈在他腦門上,然後,直接死翹翹…
王子至高,實質上屬於人質,無罪被殺,朝廷應妥為善後,安撫人心。只是朝廷的舉措僅僅是“遣其喪歸葬”這件事同樣讓那吳王劉濞懷恨在心,嗯,說實話,自己兒子讓人給幹掉,當老子的不僅僅不能報仇,還得灰溜溜地縮頭,這樣的事情,怕是天底下真沒幾個人能忍得住,就算是忍住了,指不定就是還不到合適的時候報仇。至少竇琰覺得自己沒這份忍耐力。
“汝可知那晁錯曾向天子所進的《削藩策》中,直指吳王:‘令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晁錯此言雖然過,可是,恰好點到了天子的心病。”竇嬰說到了這,忍不住嘆了口氣:“怕也是他的這番巧言令
,再加上天子昔
與吳王的恩怨,還有天子新登基不過數年,若要收天下之心,必有大建樹,才
得天子執意削藩。”-----------ps:今天的第一更,晴了仍舊化妝沒牙的老太太喝稀飯中…悲憤啊,好好的一熱血青年居然會遭到這樣的病痛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