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上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做了劉備身邊的心腹時間越久,劉正在劉備心裡的影響力就越大。一路南下,王霸之業的大方向和過程都是劉正一手推動的。
讓劉備對劉正話裡的正確有了很明顯的偏向,張飛把消息帶回來,並說了過程之後,只考慮的半天,劉備就不顧諸葛亮還還有一些重臣的反對,準備了南下的事宜。
城中大軍慢慢調動著,而城外的關羽張飛也是一樣,只等五天後,掩護劉備撤退。
這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損人損己但唯一的好處卻是同樣也利己。藉著撤退來分散威脅,東吳聯盟則罷,要是不聯盟,就慢慢的一起熬著吧。直至滅亡。
劍走偏鋒也不過如此了。
滿是文書的正廳內,其餘同僚都已經陸續的走出。只剩下諸葛亮與好友徐庶。
現今諸葛亮沒有軍權,但有參機的權利,處理一些政務的權利,實際上還可以看做是劉備的長史,每天的文書之類的東西都是經過諸葛亮主持,會同簡雍,孫乾這些人分類,並上呈給劉備。
不管是權利地位都是與俱增,也算是深得劉備的信任。
徐庶看了眼面有些不佳的諸葛亮,道:“孔明也無需擔憂,這奇正奇正,你善正,而軍師將軍善奇,況有南陽之出人意表,襄陽之戰在前,主公深信軍師將軍也是常理。”頓了頓,徐庶又道:“就說我,反覆的思慮過後也是覺得軍師將軍此作為也是有些道理的。江夏郡重在要衝,絕不能放手。”諸葛亮聞言苦笑,道:“求援不成,既威
。軍師將軍所作為,確實是有幾分道理,但逞一時之快後,又叫主公如何緩和東吳的關係。”
“孔明心中還存有幻想?就如同軍師將軍所言,國與國,聯盟只是手段而已。”徐庶見諸葛亮如此,以為他還存了連東吳抗衡曹,甚至平分天下的幻想,有些皺眉道。
當初劉正說的清楚,三國在於,外,謀術。而不是什麼聯盟。對於這點,徐庶是深以為然的。
或許是徐庶曾經深入市井,在外闖蕩過的經歷,讓徐庶比諸葛亮多了幾分現實。
諸葛亮聞言搖著頭,舉拳道:“孔明也非愚笨之人,當初聽軍師將軍之言,豁然開朗,豈會再次走了歪路,而是想著,這不管是勝敗,將來要如何面對東吳啊。”說著,諸葛亮低聲道:“取益州如後方不穩,就如同鏡花水月。”
“你啊,憂心實在太重了,事實又豈能在人掌握之中?軍師將軍既然做了,必定會有所退路的,放心了。走一起用膳去。”徐庶走過來,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安道。
恐怕在徐庶心中,諸葛亮就這點不好吧,心思沉重,不如他灑脫。
“嗯。”諸葛亮點著頭,整理了下案上的文書,與徐庶一起並排而出。
智者所慮,並非沒有道理。但現在劉備這一方的人大多都是深信劉正能力的,也相信他判斷的。
整個勢力都因為劉正的判斷而做出了判斷,諸葛亮即使再神,也是人,而且還比劉正遲入夥。
威望不足,即使進諫,劉備也多是安撫為主。並沒有同意。只能眼看著劉備大張旗鼓的準備著撤退的事宜。
魯肅這邊早就把情況給擬了出來,命人快馬給孫權。心下只有沉重的份,劉正這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如果擱在一個昏庸的國度,或許沒有效果,但擱在東吳,效果應該是立竿見影的吧。
東吳不乏智者,也不乏深諳之道的軍事人才。他已經可以預見,劉正的這個動作如果真傳到東吳,反對的人肯定會有,但被劉正威成功的也會大有人在。而且這大有人在中,肯定都是心思冷靜的重臣。
“一切都看吳侯決斷吧。”魯肅心下苦笑,事情走到這一步,都是吳侯太顧念一城一地的得失了,現下好了,不出兵就得與劉備惡,劉備撤退到長沙後,還要直接面臨曹
的威脅了。
出兵,那就等於狠狠的煽了自己一個耳光,面子全無。
幸好孫權不是孫策,不是個極度講究面子的。局勢已經不在魯肅的掌控之中,魯肅心下只有如此安自己了。
“子敬先生,要我說,任他劉備撤退就是了,我東吳坐擁吳越之地,攜眾百萬,更有大都督周瑜如此俊傑,獨立抗衡曹也必定不是問題。”劉正摔印的時候,孫輝因為厭惡見到劉正,並沒有在場,當魯肅帶著沉重的臉
回來的時候,他才從魯肅的口中得到了帳中發生的經過。
當即就是怒氣發,大有要與劉正撕破臉馬上回東吳的衝動。被魯肅說了一頓,沒能回去。
但這個心思卻是在他心裡埋下了,這句話,就在一個時辰內,被孫輝反覆的,換湯不換藥的講了不下十遍。
血氣方剛,熱血沸騰是好。但要是盲目就是蠢了。魯肅現下心思沉重,對這個孫氏子也是沒了耐煩。
“要真如少川所言,不是東吳被滅,就是元氣大傷,又如何面對心懷怨恨的劉備呢?”魯肅不客氣的道。
如此一來,江東的情況就跟劉備勢力現在處於的尷尬局面一樣,前有虎,後也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