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我錯了大王您是全天下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年三十兒,團圓宴,鑼鼓喧天。

水仙臘梅開成滿院燦黃白,雲涯道院的院場上,先生們各自扛著自家的桌兒出來聚宴,雖是各家做各家的飯菜,但卻把桌子擺在一處,那熱鬧的氣氛能把人臉都給薰出一片喜慶歡快的紅來。

到東家嚐個餃子,西家吃塊年糕,從這桌轉到哪桌,到最後到底吃了誰家的沒吃誰家的,跟誰在一塊兒吃過都記不住了。到最後程堯連李崇安都找不見了,人實在太多,院場又太大,她被幾位師姐拉著滿園子認識人,難得眾人齊聚在一塊兒,她這個未來的院長夫人自然要多多認識一下院兒裡的諸位女先生以及其他先生們的女眷。

女眷們坐到一塊兒,談論的話題總是很原始,丈夫孩子家裡那方寸之間的些柴米油鹽事,就算是女先生們,這時候說的也是衣食住行。男人的話題到最後可能是家國天下事,可能是女人,但女人的話題到最後,不是家庭就是孩子。

堯這個新婚小媳婦就被人侃了:“堯堯啊,別老逗我們的孩子,趕明兒個你也生一個,就知道生孩子養孩子是什麼滋味兒了。”說者本是無心,程堯這個聽者也並不多在意,她才成婚一年,這個話題本就不該在這時候成為忌諱,所以她自也坦坦蕩蕩:“這事兒不急,我也才十七,祝大夫說等過了二十生孩子才妥當呢,鍾師姐也說年齡稍大一點生孩子身子更受得住。在這之前,逗逗大家夥兒的孩子,當給我預先練習一下怎麼當媽了。”

“那倒是,不時聽有十三四歲生孩子落下病的,咱們女人家呀就是得養好身子,好好活著。否則就會有別的女人來佔咱們的位置。”

“這話說得對,好死不如賴活著,何況咱們活得好好的,自然該對自個兒好一點。不過堯堯,你也別太晚,你是宗婦,太晚生孩子小心宗室給靜山倆側妃來,到時候有理兒都沒地方說去。”說到這事兒,程堯確實有些擔心,三年五年說得過去。十年八年呢,別以為十年八年就有多麼漫長。李崇安二十一了,等到他三十歲還沒有子嗣。就算是秦王不干涉兒女之事,就算是她有婚書上的“室無二婦”做背書,仍舊擋不住宗室長輩往晉郡王府人。而且宗室長輩要得人進來,秦王不能反對,李崇安更是隻能接著。否則一頂頂大帽子就要往秦王府和晉郡王府頭頂上壓。

平時跟李崇安說起孩子的事時,總是隻考慮秦王和彼此的受,對於宗室的態度並不過多去談,畢竟他們在雲涯道院,宗室到底隔得遠,也管不得那麼長。可他們又不是不回京城。也就今年不回去而已,明年及以後過年過節都得回去,又不能一輩子山長水遠。

年夜飯吃罷。程堯帶著一肚皮低靡的情緒回屋,路上正好遇到李崇安出來找她:“你才回啊,我還以為你早回了,一回屋不見你又出來找,你倒好在這瞎站著做什麼。可是被雪景住了。那也不能站在樹底下,看這一腦袋雪落得冷不冷。走吧,回屋泡熱湯換衣裳,別凍壞身子。”李崇安伸手拉去拉她的手,卻抓到一雙冰涼的手,十手指凍得跟冰稜子似的沒有半點溫度,李崇安這才察覺到不對。紅燈籠暈紅搖曳的燈光下,紅狐狸的臉上沒有半點兒笑意,平時就是不說不笑不動地靜靜坐著都嘴角上揚的紅狐狸這會兒整個人似乎都很不安:“堯堯,怎麼了?”

“崇安師兄,我以前只想到你和父王的態度,卻忘了還有宗室。以前總想著我有婚書啊,有你的一心一意啊,還父王的寬容縱容,這樣就足夠我們過得好了。可是我們都忘了宗室長輩們還會干涉的,難道我們還能一家一家的去說服長輩們不成。”程堯就剛才那一會兒,把事情早往最壞的方面打算到了不知道多遠的地方,所以她很傷很不安甚至有些恐懼。

宗室的態度李崇安何嘗沒有思考過,不過事情總要一步一步來,他既然能不著痕跡地扭轉秦王的想法,自然也能一點點扭轉宗室長輩的想法。他的紅狐狸呀,就是那麼愛心,看到片爛樹葉,就能預想到整棵樹枯死的情景,真是…讓人又恨又愛吶:“這些事,讓我心就可以了,我娶你,是為了讓你一世歡愉無憂,不是讓你天天心這些事的。婚書上寫過的,我應承過的,自然都能做到,如果因為外物干擾便做不到了,當初我便不會如此承諾。堯堯,相信我,雖非君子,卻也不是毀諾之人。”怎麼能不心,對資深被害妄想症(輕度)患者來說,這世上哪有說得準的事兒,什麼事兒最後都有可能有變成壞結局的可能。她是相信李崇安呀,可這世間變化的因素太多了,能影響到結局的因素太龐雜了,誰能說出一定肯定確定的話來:“崇安師兄,我不是不相信你,很大程度上,我是在自我懷疑。”

“嗯?為什麼?”李崇安就是智商二千都猜不明白女人的心思,怪不得說女人心海底針呢。

“不知道,算了,別糾纏在這個上面了。還好我還有一點好處,那就是想不通的事兒隨時都能扔到腦袋後邊去,今朝有酒今朝醉,誰管明天有沒有買酒的錢。”程堯典型的來得快去得快,轉臉兒就是一張燦燦的笑臉,李崇安都有些反應不過來,他還準備了一大堆話來寬呢。

忍不住翻白眼的李崇安想起了紅狐狸小時候擠眼淚扮哭的情形,總是上一刻還把臉得通紅,淚花兒在眼裡打轉,下一刻達成心意後就眉開眼笑,如花齊放,彤雲浸染,前後對比得太鮮明,她總是輕易能把人得想嘆氣搖頭,然後伸手給她個雞窩頭:“堯堯,你關心吃喝玩樂就行了,其他的事有我呢。你不是說我腦子生得靈光麼,這種費腦筋的事兒給我來解決便成了,你這腦袋瓜子不靈光,就不要瞎想了。”

瞪向李崇安,怒道:“我怎麼不靈光了,不靈光能下棋下贏你啊!”

“我錯了大王,您是全天下最聰明的人。”崇安少年,你節何在呀。

初一大拜年,大家夥兒三三兩兩結伴滿道院互相拜年,吃瓜子果子點心酥糖,見面就是“新年好”

“恭賀新禧”下午的時候,山下的小孩兒們還跑得上山來拜年,院裡的先生們撒下大把糖果點心,小孩兒們一撥拔來,又一拔拔揣著滿滿的口袋下山去。

怪不得雲涯道院在附近群眾基礎那麼深厚呢,雲涯道院在大明朝走的向來就不是皇室高端路線,而是走群眾路現。雲涯道院的弟子出去了,也會把這種與民同樂的習帶到各地,所以雲涯道院在大明朝群眾基礎相當深厚,那是有口皆碑的好口碑。

小孩兒們來過了,大人們也結長大隊兒上道院來拜年,雲涯道院山下的百姓仰仗著道院子一天比一天好,百姓們對道院裡的先生弟子們都很是尊重。院長親自接待了每一撥上門來拜年的成年人,並暗暗囑咐李崇安和程堯:“無涯先師說宗教不宜走上層路線,所以我們與民親近,與民為善,多結善緣,多種善因,這樣一來道院才可恆久立世,長盛不衰。靜山,道院不說萬載,總不能毀於百年未至之時,你是個心思通明的,我點透了,該怎麼做想必你心裡也有數,總之你記住一條,道院的立身之本在廣闊的天地之間。所以道院只有山門沒有院牆,道院的弟子不可以從政為官,不可以涉及朝堂之爭。”噢,在龍虎山下過棋的小程七段瞬間悟了,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有南張北孔之說,北孔是孔子後裔,走的是文人皇室的高端路線,皇室願意給他們體面尊榮。至於南張就是龍虎山一脈的天師府,走的是民間路線,群眾基礎紮實,皇室也要給他們體面。都是傳承千年的世家,甚至到現代都依舊傳承有序。

這開辦雲涯道院的李無涯難道是天師府的後人麼,看那位不像是現代穿來的,反倒有點兒像宋明二代,衣著什麼的都頗具宋明二代的氣息,再據明太祖登基是在李無涯的掐算下才把定朝為“明”李無涯是明朝人八成就跑不掉了!

想到李無涯,程堯不得不再一次嘆——好牛的穿越者,前輩,我給您丟人了!

堯,想清楚什麼了?”院長見程堯眼珠子張開,就知道這丫頭明白什麼了,不能不說這丫頭有些時候就是比誰都靈光,李崇安聰明吧,可有些時候就是比不上程堯啊!院長會承認他選李崇安,有多半原因是因為李崇安娶了程堯這小丫頭麼,不不不,絕對不會,太傷少年人的自尊心了。

“院長,人想活下去有很多種方法,但一個如道院這般的存在想累世傳承下去,要麼讓人不得不敬畏,要麼讓人無法不敬仰。”李易突然過來句話:“有區別嗎?”

“當然有,不過你好像適合參與這個話題。”

“為什麼,我也是道院的弟子,難道還有分別嗎,院長,你要給我做主,師姐欺負我!”你就風吧,少年!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