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整軍備武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吉林陪同家人過了個愉快的新年,年初五,張興漢就帶著蔣百里、郭忠和沈星夜等人離開了吉林。
一來,南京方面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他處理,二來,由於張興漢現在成了新的委員長,東北地區,尤其是遼寧這邊的各界人士爭相趕來送禮。
名義上是看來看望他老子張玉喜的,但其用意,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張興漢命令保密局暗中將自家保護起來,又讓老爹張玉喜只見客,不收禮。
畢竟,現在新政府剛剛成立,作為軍事委員會的委員長,全國公認的頭號實權人物。
張興漢還是有必要注意下影響,以身作則,也為後的執政黨做一個好的表率。
興許是權力越大,肩膀上的責任也就越大吧。
當初剛穿越的時候,他還只想著如果能夠儘自己一己之力,保護瀋陽城的軍民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現在他所想的只是如果能夠讓已經落後西方列強近兩個世紀的中華民族頭趕上,甚至超越。
其實他也知道,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戰爭,戰爭是毀滅,亦是走向復興的開始。
張興漢並非貪戀權力的人,在民國混到這個地步,私人安全已經不成任何問題。
他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儘快完成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重新走向世界巔峰的這個宏偉計劃。
然後為這些跟自己開疆拓土,血火拼殺的部下們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找一個可以永保平安的地盤。
然後帶著自己的親人去盡情享受這人世間的美好繁華,由心愛的人陪著慢慢老去。
張興漢回到南京,行政院院長閻錫山以及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朱公和李宗仁、委員兼任參謀總長的白崇禧等一干軍政要員親往機場接。
作為新政府內,實力僅次於張興漢的蔣公卻沒來,倒是派了其心腹何應欽與陳誠這兩個陸軍上將代表。
眾人一番寒暄,輪到與陳誠、何應欽握手時。張興漢微笑著問道:“怎麼不見蔣公啊?”何應欽語氣恭敬的道:“委座您有所不知,年前蔣公就身體不適,現在已經回奉化老家修養,因身體不便,特拜託我與辭修代他來接委座您回寧。”張興漢哦了一聲,點頭道:“那就請何將軍與陳將軍代我向蔣公表示
問,請蔣公好生修養身體,國家還是有許多大事等著他來出力呢。等忙完這段時間,我一定親至奉化探視。”在這次改組變動中,表面上落得最大便宜的行政院院長閻錫山。笑
的湊上來道:“委座,這機場風大寒冷,以我看,我們還是先回南京城,再好好商談要事。”對於閻錫山當選行政院院長一職,張興漢也是為了制衡桂系與中央軍派系。
閻錫山的晉綏軍現在基本上已經不復存在了,就算讓他當上行政院院長,那也是有權無實。
畢竟這個年代,手底下沒有槍桿子支持。他這個行政院院長能幹個啥?
但,如果要是讓桂系或者中央系擔任行政院院長,那可會埋下不可預測的隱患。
因為桂系軍隊與中央系軍隊,明面上已經同意擁護新政府組成。但其大多數還在蔣公與李宗仁的掌握之中。
尤其是,蔣公與李宗仁都入選了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一職,僅次於他張興漢。
現在國人都希望平定統一,國家方可大力發展。而且張興漢就是打著這個口號提出改組建議的。
這個時候,是不宜動中央軍與桂系下面的軍隊的,萬一在爆發內戰。那新政府就會立即四分五裂。
智者所不取也。
只要自己是委員長一天,那自己就是新國民政府軍權的一把手,名義上全國的陸海空三軍總司令。
他就有了曹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便利,隨著各方面軍的建成,相互的換防,國家內部的發展。
張興漢有信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的改變派系林立的局面,將他們變成真正意義上國民革命軍。
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外戰爭,因為戰爭就是大熔爐。
改變軍隊內部派系林立,軍令不統一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全國各地的稅收統一有行政院下屬的財政部收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