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急流勇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七點半左右,傑利科才與貝蒂取得聯繫,得知“柏林”號已在五十分鐘前撤走。
雖然只隔了五十分鐘,但是這意味著“柏林”號已經航行了二十多海里,與大艦隊的距離擴大到五十公里左右。因為“柏林”號有較為明顯的速度優勢,所以大艦隊無論如何也追不上“柏林”號。
與馮承乾預料的一樣,在搞清楚情況後,傑利科放棄了追擊“柏林”號的想法。
七點五十分,在漢密爾頓趕到的時候,傑利科讓他繼續向南追擊,並且為他增派了四艘輕巡洋艦。
十分鐘後,傑利科率領大艦隊向西航行。
傑利科不肯前來決戰,馮承乾也沒辦法,而且希佩爾的公海艦隊還在兩百多公里外,本追不上傑利科。
當天下午,馮承乾與希佩爾會師。
雖然漢密爾頓緊追了近十個小時但是發現公海艦隊之後,他非常理智的放棄了追擊行動,選擇了撤退。
最終,這場大張旗鼓的行動,在雙方主力艦隊沒有相遇的情況下宣告結束。
二月二十四上午“柏林”號在公海艦隊的陪同下回到威廉港,馮承乾等數百名艦隊官兵受到了凱旋英雄的待遇。
兩天之後,馮承乾收到消息“無敵”號被拖回了斯卡帕灣。
雖然這艘戰列巡洋艦沒有沉沒,但是在遭到近三十發二百八十毫米炮彈與數百發一百五十毫米炮彈打擊之後,也完全喪失了作戰能力。兩個月後“無敵”號被拖回朴茨茅斯。在接下來的兩年中,這艘戰艦都躺在幹船塢內。直到一九一七年初“無敵”號才在修復後重回戰鬥序列。
二月二十八,馮承乾回到柏林。
雖然“柏林”號在破行動中只擊沉了十多艘商船,但是沉重打擊了英國的航運。甚至可以說,英法聯軍在西線陷入困境,也有“柏林”號的功勞,因為正是“柏林”號的破
行動,使運送到英國的戰爭物資銳減,從而讓援助給法國的物資量大大減少,增重了英國的戰爭負擔。
“柏林”號的行動,還證明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即在海軍實力相當的情況下,破戰是是打擊英國的有效方式。
這也正是馮承乾回到柏林之後,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柏杯”號在北大西洋上取得的成功,讓帝國海軍的一些將領認為,應該擴大破作戰的範圍,並且豐富破
作戰的手段。當時,除了派遣破
艦深入北大西洋之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潛艇。
提爾皮茨並不反對使用潛艇,但是也不支持使用潛艇。
主要就是,提爾皮茨非常清楚,使用潛艇就得放開手腳,不能制訂約束條件,也就會導致難以預料的後果。
對此,馮承乾有著更加清楚的認識。
大戰爆發的時候,帝國海軍只有不到三十艘潛艇,而且大多是隻能在近海活動的小型潛艇,能夠衝出北海的大型潛艇還不到十艘。在一九一四年,這些潛艇主要在北海活動,而且取得了一些戰果。比如在比利時戰役期間,口艇就在弗蘭德斯附近擊沉了一艘英國皇家海軍的巡洋艦。
問題是,這些潛艇並沒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九一四年底,提爾皮茨策劃過一次潛艇破作戰行動,派遣六艘航程較遠的潛艇進入北大西洋。在一個月的戰鬥中,這六艘潛艇擊沉與俘獲了三十多艘商船,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戰果,但是也遭受了很大的損失。最終,只有一艘潛艇回到帝國,另外五艘都在戰鬥中被擊沉,其中三艘是被偽裝成商船的戰艦、或者是武裝商船擊沉,還有一艘在返航途中被反潛戰艦擊沉。
問題不在潛艇,而是在使用潛艇的戰術上。
當時,提爾皮茨沒有批准無限制潛艇戰,要求潛艇在襲擊商船的時候浮到海面上,並且給予商船船員撤離的機會,然後才能將商船炸沉。
英國皇家海軍正是利用這個漏,用武裝商船或者是偽裝成商船的戰艦來對付帝國海軍的潛艇,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使潛艇威脅大大降低。
要想消除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無限制潛艇戰,即在不警告的情況下擊沉商船。
由此,產生了新的問題。
如果潛艇不用發出警告,也就不用浮到海面上。即便使用潛望鏡,也很難辨明商船的身份,特別是所屬國籍。也就是說,在無限制潛艇戰中,潛艇很有可能擊沉中立國的船隻,從而造成外災難。
提爾皮茨擔心的,正是運個問題。
馮承乾也知道,如果展開無限制潛艇戰,就很有可能給英國口實,讓美國這樣的中立國倒向協約國集團。
事實上,這也正是馮承乾最擔心的問題。
雖然在馮承乾的認識中,美國是英國的天然盟國,但是現實情況卻不大一樣,英國在提防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同時,對美國這樣的新興強國也心存戒備,甚至把美國看成是不亞於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強大威脅。
大戰爆發後,美國的立場顯得至關重要。
如果美國加入協約國集團,那麼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勝算就將大大降低。也許美國最終會加入協約國集團,可是馮承乾非常清楚,至少在法國戰敗之前,得讓美國保持中立,不然帝國將輸掉這場戰爭。
為此,就不能觸怒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