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帝國末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貓貓看書】:WWW.MAOMAOKS.COM

他沒有宣佈停戰,而是向布魯希洛夫下達了命令,要求俄軍在九月份發動一次進攻,以此證明俄國不會退出戰爭,也不會向霸佔著俄國領土的軸心國妥協,更不會因為政權變更而承認戰敗。

俄軍有能力婁動進攻嗎?

布魯希洛夫只是軍人,既然現在是克倫斯基做主,他只能聽從命令。

可惜的是,在他的對面,魯登道夫也做好了準備。

九月十二,俄軍在東線率先發動進攻,但是當天就被德軍打了回去,隨即俄軍的進攻變成了全面潰退。

接下來的三天之內,無心作戰的俄軍損失了一百五十萬官兵。

九月十六,布魯希洛夫不得不命令前線俄軍放棄進攻,轉為就地防禦。

因為一下子俘虜了上百萬俄軍,而且“巴巴羅薩行動”的戰俘還沒有安置妥當,所以德軍也不得不停止進攻。不然的話,洶湧而來的俄軍戰俘、或者說那些主動投降的俄軍官兵將拖垮德軍。

這次進攻,不但葬送了一百多萬俄軍,也葬送了克倫斯基政權。

在鳴金收兵的當天,魯登道夫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委派專人,把馮承乾讓他找到的那個人送回俄國。

此舉,等於在俄國內部埋下了一個火種。

九月底,聖彼得堡再次爆發大規模暴動。數十萬起義者走上街頭,要求克倫斯基政權立即停止一切戰爭行為,馬上與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停戰談判,結束這場已經奪走了數百萬俄國人命的戰爭。

與當初的沙皇一樣,克倫斯基沒有妥協,而是出動軍隊進行〖鎮〗壓。

顯然,克倫斯基不比沙皇好多少。從某種意義上講,克倫斯基只是一個政治野心家,他的目的不是率領俄國走出戰爭深淵,而是藉助這場戰爭奪取政權,甚至是取代沙皇,成為俄國的最高統治者。

可惜的是,絕大部分俄國人並不想打下去。

十月二,聖彼得堡的暴動演變成了第二次〖革〗命。克倫斯基派出去的〖鎮〗壓軍隊不但沒有把槍口對準起義者,反而調轉槍口。當天,俄國波羅的海水兵也加入了起義行動,在俄戰爭中僥倖逃脫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向克倫斯基政權打響了第一炮,起義者軍隊迅速佔領了冬宮。

面對洶湧的起義,克倫斯基的表現還不如沙皇。

當晚,克倫斯基在英國外人員的陪同下,偽裝成外官,躲進了英國大使館,並且在兩後離開了俄國。

十月五,俄國無產階級政府成立。

當天,這個新生的政權就向德意志第二帝國發出了停戰信號,要求立即停止一切軍事行動,進行停戰談判。

收到消息的時候,馮承乾已經回到威廉港。

俄國願意停戰,對德意志第二帝國來說,無疑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因為這意味著東線的兩百萬德軍能夠開赴西線。這更加意味著,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夠在英國的戰爭力量處於谷底的時候,在西線發動戰略進攻。甚至可以說,這讓德意志第二帝國獲得了在一九一六年結束戰爭的希望。至少,在帝國陸軍把主力全部集中在西線之後,有望在一九一六年結束歐陸戰爭。

當天晚上,馮承乾就急匆匆的趕回柏林。

他要做的,不是讓德皇趁火打劫,而是見好就收。

可惜的是,他來晚了一步。

下午,魯登道夫就趕了回來,親自向德皇提出,應該借這個機會,讓俄國簽署一份極為苛刻的條件,比如割讓部分領土,賠償戰爭損失等等,補償帝國遭受的損失,同時空俄國復興的基礎。

魯登道夫想得沒錯,問題是有這個現實需求嗎?

要知道,俄國不是在戰場上戰敗的,而是因為內部問題而戰敗的,因此俄國已經在這場戰爭中賠光了老本,除了那些荒涼的土地之外,本沒有值得帝國垂涎的好處,而帝國獲得俄國的領土,又有什麼好處呢?

“你是說,寬容處置俄國?”

“陛下,我知道,對待俄國這樣的國家,任何寬容都沒有用,但是我們必須考慮到當前的實際情況。”德皇笑了笑,讓馮承乾說下去。

“如果俄國還有能力打下去,就肯定不會向我們乞求和平。所有跡象都表明,俄國已經沒有能力打下去了。也就是說,俄國已經耗光了資源。就算我們迫使俄國簽署了一份不平等的停戰條約,也不見得能夠從俄國撈到多少好處。別的不說,俄國本沒有足夠多的糧食來養活所有人,又哪有能力向我們致富戰爭賠款呢?既然我們不可能從這份停戰條約中獲得實質的好處,為什麼要為下一場戰爭埋下禍呢?”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任何不平等條約,都不可能帶來真正的和平。我們不可能徹底打垮鼎國,也就不可能阻止俄國在數十年後復興,再次成為我們的頭號勁敵。也許,一份平等的停戰條約也不可能帶來永久的和平,但是至少能夠減輕我們的戰爭負擔,而且與俄國保持良好關係,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好處。”

“什麼樣的好處?”

“讓我們暫時不用提防俄國,可以把部署在東線的兵力降到最低限度,從而集中兵力對付英法。”德皇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當然,必要的懲戒也不可少。”

“你的意思是…”

“比如,可以讓俄國簽署一份長期貿易協議,讓我們能夠以較為低廉的價格從俄國獲得維持戰爭所必須的物資。”馮承乾看了德皇一眼,又說道“如果有必要,我們甚至得幫助俄國恢復生產。不管怎麼說,英法還沒有戰敗,而且誰也不能保證英法一定會在明年戰敗,我們得做好長遠打算。”

“看來,你比魯登道夫考慮得更加長遠。”!。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