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迫敵決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貓貓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這個時候,特混艦隊已經在濟州鼻南面大約一百五十公里處。
當天下午,馮承乾收到了吳鐵生從瀋陽發來的電報。〖〗本陸軍的增援部隊很有可能在十五
出發,〖中〗國陸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渡過鴨綠江,因此海軍得儘快到達對馬海峽,阻止〖
〗本陸軍向朝鮮派遣部隊。
這封電報,等於讓馮承乾去冒險。
當然,馮承乾也知道,特混艦隊存在的價值,就是奪取制海權,而奪取制海權的目的就是阻止〖〗本向朝鮮增兵。
入夜後,馮承乾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轟炸長崎。
事實上,這還不是最大膽的決定。
十五凌晨,馮承乾做出了一個更加大膽的決定:只留下兩艘輕巡洋艦掩護“大鵬”號航母,六艘主力艦與六艘輕巡洋艦組成編隊,向西南方向航行,其中六艘輕巡洋艦均在兩點之前加速執行偵察任務。
馮承乾的目的很明的:通過轟炸長崎,迫使聯合艦隊前來決戰。
雖然當時還沒有找到聯合艦隊,但是通過十四白天的搜索,馮承乾已經能夠大致斷定聯合艦隊沒有在濟州島附近。這樣一來,就只有兩種可能了。一是聯合艦隊已經進入對馬海峽,準備掩護運兵船隊。二是聯合艦隊正在向南航行,尋找特混艦隊決戰。不管如何,只要特混艦隊轟炸了長崎,聯合艦隊都會前來決戰。如果是前者,那麼聯合艦隊就會離開對馬海峽,而出於安全考慮,〖
〗本當局很有可能推遲運兵船隊的出發時間。如果是後者,聯合艦隊同樣得趕過來,而海戰的結果,將直接決定〖
〗本當局會不會在十五
派出運兵船隊,向朝鮮增兵。
說白了,關鍵就在艦隊決戰的結果。
決戰無法避免,也就不用避免。
當然,為了取勝,必須盡最大努力爭取有利條件。
轟炸長崎,就是馮承乾在爭取有利條件。
要知道,自從佩裡的“黑艦隊”殺入東京灣之後,〖還沒有遭到過打擊,此舉必然會產生爆炸
效果。
事實上,這個時候,聯合艦隊已經在特混艦隊北面,只不過沒再向南航行,而是向北。
十四白天,聯合艦隊一直向南。
只是,與特混艦隊一樣,沒有半點收穫。事實上,也正是聯合艦隊一直在向南航行,才在十四白天避開了特混艦隊的偵察機。同樣的,末次信正也沒有想到特混艦隊會在濟州島南面,因此也沒有發現特混艦隊。
入夜後不久,聯合艦隊就轉向北上。
原因很簡單,末次信正收到了〖〗本海軍本部的電報,運兵船隊將在十五
上午出發,聯合艦隊得回到對馬海峽附近。
只是,末次信正怎麼也不可能想到,特混艦隊會去轟炸長崎。
實際上,當天晚上十二點左右,特混艦隊就差點與聯合艦隊遭遇。
兩支艦隊錯而過的時候,最近距離不到一百公里。
也就是說,馮承乾準備轟炸長崎的時候,末次信正正趕往對馬海峽。
十五,清晨六點半,執行轟炸任務的十六架“海鷗”就起飛了。
按照馮承乾的安排,攻擊機群將在天亮的時候到達長崎上空,而當時沒有一種戰鬥機具有夜間作戰能力,所以不用安排戰鬥機護航。
七點半不到,十六架“海鷗”在長崎上空投下了炸彈。
因為特混艦隊出海的時候,以對付聯合艦隊為主,所以“大鵬”號上只攜帶了用於對付戰艦的二百五十公斤級炸彈,沒有攜帶用於轟炸地面目標的小型炸彈,所以這次轟炸造成的損失並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當時馮承乾手裡沒有長崎的地圖,飛行員也無法在天剛亮的時候找準轟炸目標。
說白了,這只是一次象徵的轟炸。
十六架“海鷗”投下了十六枚炸彈,其中十二枚落到了郊區,只有四枚落在市區,造成十多棟房屋受損,一百多人傷亡。
只是,這次轟炸產生的作用,絕對不能用損傷來衡量。
八點剛過,〖〗本首相就召開了緊急內閣會議。
緊接著,海軍本部就給末次信正發了一封電報,要求聯合艦隊不惜代價的找到、並且消滅〖中〗國艦隊。
當天上午十點左右,〖中〗國各大報紙都刊登了艦隊轟炸長崎的消息。
有趣的是,這些消息不是來自特混艦隊,因為特混艦隊一直保持無線電靜默,直到快要返回青島港的時候才發出電報。當時,這些消息全都是一些外國新聞社提供的,〖中〗國的報紙只是援引了國外報紙的報道。
當然,這也讓〖中〗國外部等政府機關的負責人十分尷尬。
要知道,在記者找上門來的時候,〖中〗國〖中〗央政府官員都不知道艦隊轟炸了長崎,甚至沒有半點與艦隊有關的消息。
對末次信正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
上午九點不到,已經到達對馬島西難大的一百公里處的聯合艦隊轉向南下。
在這個關鍵時刻,末次信正犯了一個最為嚴重的錯誤:給海軍本部回報,聯合艦隊將盡全力找到、並且殲滅〖中〗國艦隊。
顯然,這是一封表決心的電報。
更明顯的是,末次信正是一個沒有多少高科技戰爭意識的將領,甚至很有可能不知道這封電報會使他暴行蹤。
換做馮承乾,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做這樣的蠢事。
要知道,當時馮承乾還認為聯合艦隊在南面呢!
如果末次信正沒有發這封電報,這場海戰的結果很有可能對〖〗本更加有利,而這封電報最終絕對了這場海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