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鼻子一酸,愈發覺得以前的自己真是個不懂事的混賬。

忝居官位,一丁點的實事都沒幹過便也罷了,卻總還想著去攀愈發便捷的途徑。彷彿為官之道,只是帝寵,也只有帝寵。

我連忙將自己的所有情緒都掩下去,低頭去看明誠之的那張紙。

黃克宗與唐代儒兩條線,並非往裡報上京師那樣水火不容,彼此之間敬而遠之。他們是有著相的時候的,且我發現,節點上的惠利都是實打實的,而所謂的水火不容,都是些浮皮潦草的小事。

果然。

只是既如此,那鳳相……

鳳相此行留給我的破綻頗多,否則我也不能這麼快就懷疑黃克宗與唐代儒的真實關係。他寫來的那封信與若白的行程有偏差,對丁四平的指令與聖上不同,屢次提及唐代儒、紀信和趙士琛時言語模稜兩可,如今再加上黃克宗……

我仔細數了數。

這張紙上寫了揚州與丹州兩地、共計三十八位大小官員的名字,擰在一起,便是沒有所謂的地宮,也已是足可動搖大夏基的一股力量。

我接過明誠之手中的筆,在黃克宗與唐代儒前頭各拉出了一條線,和在一起,寫下了鳳昱廷三個字。

只是雖寫了,但我心裡還是猶疑。

鳳相如今已是人臣之極,便有一天改朝換代,他也不可能去擁兵自立。

何況,經此一事,尹川王大約也不會再有立相的心了吧。

更何況,這事還不一定能不能成,自傷國本,自毀清譽,又是何必呢?

對鳳相來說,怎麼算都是一件吃虧的事兒。

“鳳相之上還有尹川王,尹川王與各國做了怎樣的易?”明誠之起身,又站到了門口。他的眼神是遙遠又虛無的,彷彿正看著萬里之外的京師,“他們已籌謀許多年了,叫你來丹州,不過是鳳相一貫的手法。”還不等我訝異,明誠之又道,“原先折過許多人,都是如你一樣的,被他刻意引導著發現了什麼。但他們後來都死了。”

“我算是第三個,僥倖活到再進丹州這一天。”他們是怎麼死的?是因為聖上不信?還是鳳相藉此機會除盡異己?丹州和揚州的土地裡,到底埋了多少鐵骨忠臣?

我想都不敢想。

而餘海與王福俱已要嚇呆了,倒是王福還恢復的快些,“明大人,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鳳相已從尹川王。”明誠之收回眼光,看向王福。

我也不敢想鳳相與明誠之間的過往,明誠之比鳳相小這麼多,如何竟能在鳳相的算計下,安然離開丹州回到京師,又活到了今

“過了年,聖上會病重,鳳相一定會召你回去。”明誠之又看向我,“你離京前歸順鳳相……”我連忙拱手,“那是下官一時糊塗。”

“不,你歸順鳳相,是個好事兒。”明誠之道,“五仙縣雖然出了這麼多岔子,但也並非你一力促成。你嘴皮子向來利索,知道怎麼把自己摘出來嗎?”

“這……”我彷彿明白了明誠之的意思。

“下官知道。”

“你把自己摘出來,鳳相也不會信你。”明誠之又道,“你只是需要像以前的我一樣,待在他身邊,一步也不要離開。”這時青衿帶著白鷺進來了,於是我們都格外默契的止了話頭,圍坐在桌側。

青衿除了飯菜還多買了一碗白粥,如今我一看見白粥就想起了那碗撒滿鹽的,嗓子一緊,下意識就要叫青衿給我換一碗。

不料明誠之卻自我面前拿走了白粥,將自己的青菜粥推過來,“我愛吃這個。”我低下頭,扒了幾筷子,心裡愈發難過。

明大人其實也是護著我的,只是我以前糊塗油蒙了心,總覺得他太嚴苛了,所以不愛與他親近。

“其實宋岸小時候與你是一個子。”明誠之忽然開口。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我竟似從這一聲裡聽出些慨的意思。

“可惜啊……”明誠之夾起菜,看了半晌,忽然笑了一聲,“你不知道我有多羨慕你們。沒人管束,吃飯的時候也可以說笑,真好。”於是我又想起了明誠之的身世,自小便沒了親人,又因為聖上的緣故,所以嶽老爺一定拿最重的規矩去拘著他。他的前半生究竟是怎麼樣的?我雖寄人籬下,但到底沒那麼多規矩,跑跑跳跳的,直到一腳踏進了京師。

而明誠之呢?

我想不出來。

也實在是……不敢想。

差不離的年齡,這世道卻把他打磨的如此老成。他來丹州的時候才多大?竟能安然回到京師去,還在鳳相的身邊,與他周旋了這麼多年。

“孟非原,你如今可是大錯特錯了!”我莫名想起了明誠之說過的這句話。那京師下了雨,連帶著我的思緒也模糊不清了,只剩下這句話,響起時便如驚雷一般。於是我下意識接了一句,“下官知錯。”我這沒頭沒腦的一句,眾人不知底裡,都跟著笑。

丁四平甚至還大笑道,“孟大人也是欺軟怕硬的主兒,明大人這還沒說什麼就著急認錯。”我臉皮微紅,也不知該如何解釋,倒是明誠之看了我一眼。

明誠之知道我在想什麼,他這一眼叫我安了心,我們之間從此再沒有隔閡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在2020-02-1911: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