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時尉非常不服氣:“衣食住行哪樣不要錢?!”
“我跟你就不就不需要了?”
“……”時尉哼哧哼哧好長時間說不出話,最後小小聲地抱怨道,“你這樣放在幾十年後要被人叫土的!”
“???”路遠之不解。
路振寧和路遠之的事情過後,路遠之賬戶裡的那些錢也不再遮著掩著了,他的資金都是外匯,因為政策的原因,是以“借”給銀行,銀行再以rmb的形式無息“借”給路遠之的。
錢還是他的,只是因為國家缺銀行缺外匯的原因,中間多了幾道步驟。
因為中間要經過銀行,各家銀行雖然都是國家的,但各行都有競爭,給出的條件也不一樣,加上外匯和rmb的兌換確實有些霸道,所以官方的匯率雖然是1:2,通過銀行作之後,路遠之的一百萬美金不僅可以繼續以定期的10%利息在那享受收益,而且還可以從銀行這裡借到四百萬rmb的無息貸款。
路遠之直接讓華世逢把手頭能出來的
動資金全部匯了過來。
而他的這一番舉動落到杜玉芳的眼裡,那就更可恨了!
果然!果然那兩個老不死的把東西都給貼補了那個賠錢貨!憑什麼?!憑什麼?!她兒子餘慎之才是餘家的長孫!憑什麼要給路遠之那個外姓的喪門星!
杜玉芳憤怒都扭曲了起來。
但也因為如此,路遠之才能得到一個重要的情報。
路遠之手裡有美金也有英鎊,但這幾年腐國的經濟沒想象中的那麼好,所以英鎊能帶來的福利稍差一點,路遠之就讓華世逢全部給換成了美金匯過來。
因為是從梅國匯來的,杜玉芳就讓在梅國的路飛帆去查這錢是從哪裡來的。正好可以看一下路飛帆是否有利用價值。
但既然是調查,那肯定要給一個調查的方向。
而杜玉芳透出來的調查方向,正好與時尉和路遠之的猜測差不了多少。
杜玉芳覺得,路遠之的手上有大筆的黃金。
她當年偷渡出去的時候,並不是帶著鈔票和存摺走的。
倒不是知道華國的錢在國外用不了,而是單純地覺得黃金更保險。
餘望十多年的工資不是個小數目,餘老爺子和餘老太太花錢雖然大手大腳,但上面顧著餘老爺子當年的無私奉獻,每月是給了很多的補貼的。
杜玉芳是從戰亂中長大的,怎麼藏東西,她是有一門算得上是技術的門道的。雖然損失了一小部分的金子,但也將百分之九十的金子保留了下來。
到了梅國當起了黑戶,她也從來不用那些金子,苦哈哈地拉扯著餘慎之長大成人,一直到餘慎之長大了有能力了,就把那些金子全部給了兒子。
杜玉芳在國內買金子的時候,國內金價是不跟著國際走的,價格很低。而到了餘慎之換錢的時候,用的是國際的金價,換了不少的錢。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杜玉芳哪怕苦自己也不苦他,所以餘慎之很有能力地把換來的錢不斷翻倍。
杜玉芳私心覺得,路遠之肯定是沒她兒子厲害的,所以那些錢的來源只可能是被老頭當年藏起來的金子。
杜玉芳不知道餘老爺子藏了多少金子,但是從石逢那裡聽說,是好幾箱不管是誰都會眼紅的重量。
路遠之越是匯錢,杜玉芳的眼睛越是紅得滴血。
那些都是她兒子的,都是她兒子的啊!
時尉的猜測差不了多少,但他奇怪地是,為什麼連石逢都覺得餘老爺子手裡真的有那麼幾大箱的黃金呢?
杜玉芳不知道,當年能害餘老爺子差點栽了跟頭的石家能不知道嗎?
第147章石逢是知道的,他知道餘老頭是自掏
包把虧空補上的。他和杜玉芳那個鼠目寸光沒見識的家庭婦女不一樣。
想一想,餘老頭既然能自掏包地把供應軍隊的買糧錢補上,那不代表著他的手裡還要比那幾箱金子多得多的財富嗎?
運糧船確確實實地在腐國被扣下了,餘老頭貪汙的鍋是甩不掉的。如果說為了名聲不得不把窟窿補上,石逢是信的,但如果說把窟窿補上,除了讓自己虧外什麼都得不到,那石逢
是百分之三百不相信的。
除非那些金子對餘老頭來說不值一提。
石逢更傾向於後者。
雖然戰爭期間餘老頭自掏包地捐了很多槍藥糧食,但那些在石逢
看來,都是為了自保。
餘老頭是前朝的人,又是作為一個資本家存在的。沒和其他人一起逃到島上去,想要安安穩穩地留下,必要的犧牲一定不可缺少。
石家當年可就做出了不少的讓步和犧牲,直接從高層掉下了中層。
但哪怕這樣,當家的也是留了不少的後手,金銀首飾銀元翡翠藏了不少。
石逢不信餘老爺子真的全捐完了!
而且建國後整頓,餘老爺子手裡那麼多廠子被國家買下,月月還能拿分紅,存摺上怎麼可能只有那麼點錢!
石逢雖然拿著當初貪汙金子的那件事說事,但他想要的可比杜玉芳多得多!
餘慎之,餘老頭那孫子大概也猜到了餘老頭不止那麼些“寶藏”,但小崽子手腕得多,自作聰明地覺得站住了上風,實際上被人賣了都不知道!
要不是念著餘慎之手裡有外匯渠道,他早一口把這個小崽子了!
和石逢餘慎之的塑料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