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又隱了下去。
翌清晨,君回醒來後,覺得肚子好像沒那麼餓了,身體也沒那麼痠痛了,心情大好,起身後,興沖沖地對燭照說道:“聖尊,辟穀果然有用,我今天身體都沒那麼痠痛了。”
“那便好好練習功法。”燭照柔聲應道。
“好!”君回自覺走到臨湖平臺,練起招數來。
身後,琴聲傳來。
作者有話要說:註釋:1、施州:系南北朝至元代的地方行政區,大致相當於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始設於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廢於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併入施州衛。
2、夷水:清江,長江一級支,古稱夷水,因“水
清明十丈,人見其清澄”,故名清江。清江發源於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之齊嶽山,
經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東、長陽、宜都等七個縣市,在宜都陸城匯入長江。
3、總角:□□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4、金鵬:系印度神話之鳥,被視同迦樓羅鳥。又作妙翅鳥、項癭鳥。為印度教毗溼奴神所跨乘。於佛教中,為八部眾之一,翅翮金,兩翼廣三三六萬裡,住於須彌山下層。據《長阿含經》卷十九載,此鳥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四種,常取卵胎溼化之諸龍為食。
5、句餘山:《山海經·南山經》:“句餘之山,無草木,多金玉。”郭璞注:“今在會稽餘姚縣南、句章縣北,故此二縣因以為名。”6、式靈:概念同式神。
7、古神:盤古。
8、修者有三修:人修、仙修、神修。
人修:煉氣境、築基境、開光境、元嬰境、出竅境、分神境、煉虛境、合體境、大乘境,後渡劫進仙身。
仙修:散仙、真仙、玄仙、上仙、金仙、九天玄仙、羅天上仙、大羅金仙、混元仙帝,後渡千劫進為神身。
神修:半神境、真神境、分神境、靈武境、神武境、地陰境、天陽境、生死境、涅槃境。
☆、九道天雷就這麼練習,一眨眼也過去數。待君回使扇略微有所
進之後,每天的練習時辰便沒有之前那麼多了。偶爾燭照也會陪君回一起下棋。在君回的再三要求下,燭照教了他撫瑟。之後,他們也會經常琴瑟合奏。或者外虛澤淵中散散步,看看那些奇花異草古靈
怪。這樣的
子,過著過著,竟也過去了三百年。
燭照總是那麼淡淡的。說話淡淡的,笑意也淡淡的。君回再怎麼無理取鬧,他也從不生氣。自然,燭照是聖尊,本就將一切情緒融為平衡,化為虛無了。
只是君回尚在六道之中,雖說修行本應平心靜氣,但他一個連辟穀都不行的散仙,要讓他心無外物,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燭照的各種平和之下,反倒養得君回愈發得寸進尺了。
那,同樣是在合奏,君回撫了幾下瑟後,便轉身半跪,將手從燭照肩膀處滑至
前,把他攬住。
他從後面看著燭照撫琴,略帶不滿地說道:“下回換我主琴,你來輔瑟。”隨後轉身,仰靠在燭照背上。
“你若學會,便由你主琴。”燭照也不怪他,溫柔回應。
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君回便與燭照這般親密了。他只是覺得,在燭照身邊有無限的安定與平靜。他的進步會被認可,他的缺陷也不會被取笑。他的一切都會被包容。而正是燭照的淡然與包容,讓他總是忍不住一步一步佔山為王。
“你的天劫快到了。”燭照說道。
“嗯。”君回似乎都快忘記自己初入虛澤淵時想留下來的目的了。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已經不在乎能不能晉升境界了,他只覺得,如此平淡安逸,看著燭照溫柔地對他笑,就是最幸福的。
“虛澤淵是我化出的地界,本不屬於六界之地。待今晚子時,你需要出虛澤淵去歷劫。”
“那我要去哪裡?”君回聽了,有點不開心,起身轉頭,對著燭照的背影問道。
“就在淨水臨淵吧。也方便我照看你。”
“好。”雖說君回偶爾也會有想要保護燭照體現自己男子氣概的時候,但畢竟修為擺在那裡,他也只能接受。至少燭照在乎自己,就夠了。
“歷完劫,你便可晉為真仙境。也該回仙界去了。”燭照接著說道。
“為什麼?”君回起身。他沒想到,三百年過去,燭照依舊會讓他離開。
三百年。他們在虛澤淵一起度過了三百年,朝夕相對,燭照教會他使扇、用劍、撫瑟、下棋,甚至御水、御火。。。要說他所會之物,早已在上仙之上了。這世間,縱使千般不願萬般不捨,一個百年,凡人早已入了輪迴,怎的三百年了,燭照對他,竟然一點情誼都沒有麼?
“你本就不屬於虛澤淵。當初為了修煉留在此處,現在你既已達成所願,自然該回到原處去了。”
“三百年了,你一點不捨都沒有麼?”君回冷冷地問道。
“一切緣法,於我而言,本就是虛無。就連與我一同化出真身的幽熒,於我而言,也是虛無。”還是一樣的語氣,那麼淡淡的,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這一次,君回恨極了這一份“淡”。正是這一份“淡”,讓他肆無忌憚地靠近,卻也是這一份“淡”,讓他的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