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路上,漢密士不時跑去嗅嗅別的狗或別人家花園籬笆旁邊的有趣玩意兒。不過只要蘇菲一叫“狗狗,過來!”它就立刻回來。
不一會兒,他們已經走過了一座老舊的牧場、一座大運動場和一個遊樂場,進入了人車較多的地區。他們繼續沿着一條鋪着圓石並有電車往來的大街向市中心走。到了市中心時,漢密士引導蘇菲穿越市中心廣場,走到教會街上。這裏屬於舊市區,四周都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時興建的平凡單調的大宅子。時間已經將近下午一點半了。
現在他們已經到了市區的另外一邊。這裏蘇菲並不常來。她記得小時候有一次爸媽曾帶她到這裏的一條街上拜訪一位年老的姨媽。
最後他們走到位於幾棟舊宅子之間的一座小廣場。這座廣場雖然看起來非常古老,但卻名為“新廣場”不過話説回來,這整座城鎮歷史已經很悠久了,它興建的年代可以遠溯到中世紀。
漢密士走向第十四號房屋,然後便停下來不動,等着蘇菲開門。蘇菲心跳開始加快。
進了前門,蘇菲看到一塊嵌板上釘着幾個綠的信箱,最上面一排有一個信箱口
出—張明信片。上面有郵局所蓋的“地址詳”的印章。
明信片上的地址寫着“新廣場十四號,席德收”期是六月十五
。事實上還有兩個星期才到六月十五
,但郵差顯然沒有注意到。
蘇菲把明信片取下來看:親愛的席德:現在蘇菲已經到哲學家的家裏來了。她很快就要滿十五歲了,但你昨天就滿十五了。還是今天呢?如果是今天的話,那麼信到的大遲了。不過我們兩個的時間並不一定一致。下一代出來後,上一代就老了。歷史就這樣發展下去。你有沒有想過歐洲的歷史就像一個人的一生?古代就像歐洲的童年,然後到了漫長的中世紀,這是歐洲的學生時期。最後終於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此時,漫長的求學時期結束了。歐洲成年了,充滿了旺盛的活力以及對生命的渴望。我們可以説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的十五歲生!現在是六月中旬了,我的孩子,活着的
覺真好,不是嗎?
p.s:很遺憾你丟了那條金十字架鏈子。你得學習照管自己的東西才行。爸爸就在你的身旁。
愛你的老爸漢密士已經開始上樓了。蘇菲拿了明信片,跟着它走。她必須跑才能趕上它。它一直快活地搖着尾巴。他們走上了二樓、三樓,到四樓後只有一道通往閣樓的樓梯。難道要上屋頂嗎?漢密士沿着樓梯上去,在一扇窄門前停下來,並用爪子抓門。
蘇菲聽到腳步聲從裏面走來。門開了,艾伯特站在那兒。他已經換了服裝,現在穿着另外一套衣服,包括白長襪、紅膝馬褲和黃墊肩的緊身上衣。他使蘇菲想起撲克牌裏的小丑。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這是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服裝。
“你這個小丑!”蘇菲喊,輕輕地推了他一把,以便走進屋裏。
在恐怖、害羞的情緒集之下,蘇菲又不期然地拿她可憐的哲學老師當靶子。由於剛才在玄關處發現那張明信片,蘇菲現在的思緒是一片混亂。
“不要這麼容易動,孩子。”艾伯特説,一面把門關上。
“你看這張明信片!她説,一面把信給他,好像他應該負責似的。
艾伯特看完信後搖搖頭。
“他愈來愈無所忌憚了。説不定他是利用我們做為他女兒的生娛樂。”説完後他將明信片撕成碎片,丟進字紙簍中。
“信上説席德丟了她的十字架。”蘇菲説。
“我看到了。”
“那個十字架被我發現了,就是那一個,放在我家的枕頭下面。你知道它怎麼會在那裏嗎?”艾伯特嚴肅地看着她的眼睛“這件事看起來也許很引入,但只是他不費一點力氣就能玩的小把戲罷了。我們還是集中
神來看那隻被魔術師從宇宙的禮帽中拉出來的大白兔吧!”他們進入客廳。那是蘇菲所見過的最不尋常的房間之一。
這是一間寬敞的閣樓,四邊的牆壁略微傾斜。強烈的陽光透過其中一面的窗户瀉滿了整個房間。另外一扇窗户則開向市區,蘇菲可以從這裏看到舊市區裏所有房子的屋頂。
但是最讓蘇菲驚訝的還是房間裏擺滿了各種年代的傢俱器物。有一張三十年代的沙發,一張二十世紀初期的舊書桌和一把看起來有幾百年歷史的椅子。除了傢俱之外,還有各式各樣古董,不管是實用的還是裝飾的,統統凌亂地放在架子上或櫃子裏,包括古老的時鐘與花瓶、研缽和蒸餾器、刀子和娃娃、羽筆和書擋、八分儀和六分儀、羅盤和氣壓計等。有一整面牆放滿了書,而且都不是那些可以在書店裏看到的書,出版的年代橫跨數百年。另外一面牆則掛滿了素描與圖畫,有些是最近幾十年的,但大多數都是非常古老的作品。此外,每面牆上都掛有很多古老的圖表與地圖。從圖上挪威的大小與位置看來,這些地圖並不很
確。
有好幾分鐘的時間,蘇菲只是站在那兒,沒有説話。她東張西望了一陣子,直到她從各個角度把這個房間看過為止。
“你這裏蒐集的舊垃圾可真多!”
“你又來了。這個房間裏保存的是幾百年的歷史文物。應該不算是垃圾吧?”
“你是開古董店的嗎?”艾伯特的表情幾乎有點痛苦。
“我們不能讓自己被歷史的沖走,總得有人收拾河岸邊留下來的東西。”
“這話很奇怪。”
“是很奇怪,但卻一點不假。孩子,我們並不只活在我們所屬的時代裏,我們身上也扛着歷史。不要忘記你在這個房間內看到的每一樣東西都曾經是嶄新的。那個十六世紀的木娃娃也許是為了某個五歲女孩的生做的,而製造的人也許就是她年老的祖母…然後小女孩長成了青少年,然後成年了,結婚了,也許也生了一個女兒,後來她把木娃娃傳給女兒,自己則漸漸老去,有一天就死了。
雖然她活了很久,但總還是難免一死,從此一去不返。事實上她只是來到人間短暫一遊罷了。但是她的娃娃——你看,現在卻放在那個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