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蒙金冢機關險重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記得這小雖然四通八達,迂迴曲折,但總長不過方圓數丈,其定不過僅可容身,若在白天,藉著外的光線就可一目瞭然,毫無一點兒隱蔽神秘之處。

心中正在暗自納悶,耳邊卻聽到卡嗓一聲,原來諸若愚已打亮了火摺子,將手中的火炬點上,內立即大放光明,內景物,尤比白天看得更為真切。

沈宇不免暗暗佩服諸若愚的手工,原來那支特製火炬,其光度竟比平常的火炬要亮出好幾倍,而且光焰穩定,絲毫不見黑煙,在狹小的假山內,竟然沒有一點兒使人覺得受到煙燻窒息之

諸若愚似看出沈宇的心意,是以微微一笑,道:“這兩支持制火炬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點上一天半,不怕筒內松脂用竭,而且任它風吹雨打,除非你要它熄滅,否則它絕不熄滅。”沈宇道:“前輩可算是多才多藝,實在今晚輩佩服。”一邊說,一邊放眼打量內,覺得和自己以前所進來看到過的幾次沒有什麼不同,頂高及頭頂,兩邊略比身形略寬,如此而已。

而兩邊壁和頂之間,除了些維妙維肖的人工小小石筍和鍾之外,一無神秘可言。

諸若愚並不理會沈宇心中所慮,點上火炬之後,直向內行去,走不到幾步,便到了一個分叉口,沈宇清楚記得,這叉口左邊正是出口,右邊則僅是一個兩三步深的死角。

諸若愚轉右走到死角盡處,將手中的特製火炬給沈宇拿著,又從沈宇中拿過那半尺長的鋼筋,先用手在壁上略一比量然後便毫不遲疑的用鋼筋的一端向壁上捶去。

說也奇怪,那壁雖是人工所造,但看上去仍是堅硬無比,諸若愚用鋼筋向壁上一,那手指般大的鋼筋竟似毫無阻力,一下子便穿壁而入。

沈宇耳邊忽然聽到一陣微弱的轟隆之聲響自腳下,彷彿有什麼東西就在地底之下滾動一樣。

就在這時,沈宇身邊的壁上忽然發出一陣格格聲響,隨著格格之聲,壁上竟然裂開了一道小小的裂縫。

沈宇心中一怔,卻聽得請若愚道:“這就是了,沒想到它比我想像中的還容易,但設計之巧,卻使老朽不得不佩服之至。”沈宇看看那裂縫,正好可容一個人蹲身而過,忍不住道:“我們就從這裡進入黃金冢麼?”諸若愚微笑道:“不錯,但這黃金冢的巧妙,據老朽所知,並不在我們所看到的這些,而是在地下,等會兒你便知道。”說罷伸手接過沈宇手中的火炬,道:“你把你的特製火炬也點著了吧!”沈宇依言點上了手中的火炬,諸若愚提著火炬當先蹲身進入裂縫之內。

沈宇緊隨而入。

裂縫之內,竟有一條狹小的甫道,像螺旋似的鑽入地下。

諸若愚忽然停步不前,回頭過來神情嚴肅追:“你要小心,可千萬別用力碰觸兩邊的牆壁,否則我們兩人可就要葬身在黃金冢之內了。”沈宇聞言,不放目打量兩道兩邊牆壁,發現壁上光滑無比,一無異處。

諸若愚道:“這兩邊的牆壁,看似砌得整齊,其實老朽在村中要對付商城四凶時都採用了這種建築,只要它受到較大的壓力,比如有人要移動或者要挖掘這座假山,它立即就會崩碎,化成泥潭,只一眨眼,就可將這條通道整個填滿,不留絲毫痕跡。”沈宇在那鄉村中曾親眼目睹過請若愚所佈設的一座偌大的房子,能在片刻之間化為烏有的事,對諸若愚所說深信不疑,是以不嘆道:“原來這黃金冢還有這麼可怕的設伏,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前輩的博學,更令晚輩佩服了。”諸若愚道:“這卻沒有什麼,上蒼造人各有專長,比如你老弟的武功,還不是令老朽佩服得五體投地?”語氣一轉,笑笑道:“我們盡談這些幹什麼?還是趕快下去瞧瞧,那下面更有令人驚歎的地方哩!”說罷繼續向下走去,約走五、六十步,忽然到了盡頭。

沈宇心裡默算,這五、六十步的夾道,差不多距離地面已有兩、三丈深了。

但到了盡頭之處,卻只比來時的而道略為寬敞一點而已,不見有任何寶藏。

諸若愚將手中的火炬給沈宇,自己伏下身去輕輕地用手在地上摸索,不消片刻,便看到一個狀似把手的東西出地面來。

諸若愚握著把手,用力一提,一隻圓形蓋子居然應手而起,底下團出一個看似深不見底的口來。

沈宇呼了口氣道:“原來這下面還別有天地。”諸若愚道:“可不是,但如果不明白其中奧妙,即使掘通了上面的院子,還是找不到這下面的天地來。”沈宇心中暗道:“這也不見得,如果發動較大的人力,掘到地處就可發現這個圓蓋子,只要將圓蓋子掀開,豈不就可看到這個地下口了?”諸若愚似看出沈字的心意,一邊將手中的圓蓋放落地下,一邊微笑道:“你別看將這個蓋子揭開就可看到這個口,如果沒有剛才我們在大榕樹所經過的那一關,此時我們還是看不到這個口。”沈宇不解道:“那又是什麼原因?”諸若愚微笑道:“等一下你自然就會知道,現在我們下去再說吧。”沈宇看看那個口,似是垂直向下,由於底下太黑,不知道到底有多深,是以忍不住道:“看這口像是一口深井,莫測高深,我們如何下去,萬一太深,我們豈不是要被摔得粉身碎骨?”諸若愚笑道:“你看這口旁邊,豈不是為我們準備了下去的東西了麼?”沈宇舉火細看,果然發現邊有一像是繩子般的東西,直通下面。

諸若愚道:“這是一經過長期浸練特製的老藤,足夠承受百斤重量,你我儘管放心下去便是。”沈宇道:“如此晚輩就下去看看。”說罷一手提著特製火炬,一手舉著那老藤,暗提一口真氣,很快地沿著老藤從口處向下滑落。

不消片刻,兩腳便已著地,仰頭向上望去,清楚可看到諸若愚舉著火炬站在口之上,沈宇估量一下,這一個像深井般的直,少說也有兩丈左右高。

諸若愚藉著沈手手中的火光,已看到了沈宇已經著地,也隨後滑了下來。

舉目四看,這底下竟有七、八丈見寬,四壁居然是用白石砌造,光可鑑人,頭頂上除了那個通往上面的直之外,也是用白石鋪砌,經兩支特製的光亮火炬一照,乍看上去,宛如置身在玉殿之中。

唯一例外的,是沈宇和諸若愚兩人落地所站立之處,卻是一塊圓形的鬆軟泥地,這塊泥土,和院中地上的泥土一無不同之處。

諸若愚忽然指指腳下的泥土道:“你看出這塊地方有什麼奇怪的地方沒有?”沈宇仔細看看腳下,發覺那塊泥地的大小,看似恰恰和那深井似的口差不多大小,心中一動,道:“這塊泥土必定是和這個口有關了。”諸若愚欣然遭:“老弟聰明異常,這塊泥土確是和我們下來的這個大有關係,它原是堵住這個口的一支泥柱,經我們在那棵大榕樹上觸動了它的機關,它才下降到這裡來的。”沈宇大為驚奇,道:“前輩是說我們所站的地方竟會活動升降?”諸若愚道:“不錯,等會兒只要我們把那從大椒樹上拔下的鋼筋放回原處,這座泥柱自然又會開回到原來的地方,將整條兩道堵得天衣無縫。”沈宇這才想起剛才在大榕樹上拔出鋼筋時所到有重物下垂和發生吱吱聲響的情形,敢情這泥柱就是借剛才重物的拉動而能下垂上升。

諸若愚又道:“我第一次到院中察看時就覺得那棵大榕樹大有文章,別的樹木中心挖空就很難再生長,但百年以上的老榕樹,除了母樹之外,都有很多樹身,這些樹身是由母樹生出的藤垂到地面後發報生長的,彼此一脈相連,互相依存,所以那棵老榕樹就經那位前輩高人利用做成了這巧妙的機關,只要在那樹心裝上一勒帶,就可採用重物相制的道理布出這機關來。”沈宇對機關消息之學一竅不通,是以雖經請若愚解說,心中仍然到匪夷所思。

諸若愚卻是興趣極濃,又道:“從假山經過堵道,再通過這個垂,起碼有五、六丈深,中間所有的兩道,只要一受到挖掘,便不再留下痕跡,所以我說如果不明箇中奧妙,就算挖翻了整個院子和房屋,仍然控不到這裡來。”沈宇大為驚歎,但也由此而好奇心大積,心想這黃金家既然花上這麼大的功夫來建造,而且設計得這般巧嚴密,想必是有什麼蓋世之寶藏在這裡面了。

當下遊目四顧,卻不奇怪。

原來這地下室四壁光滑如鏡,一目瞭然,看上去卻是空空如也,一無所有。

大家正在读